一个人废掉的9种迹象
2022/1/19 16:08:54 每天的解忧书馆

    

     作者:泉道·丫丫

     当你大步迈向前,才能看到前方更美的风景,才配享受未来更好的人生。

    

    ?

     作家李尚龙说过:“在大城市里,搞废一个人的方式特别简单。给你一个安静狭小的空间,给你一根网线,·最好再加一个外卖电话。好了,你开始废了。”

     不得不承认,这话戳到了很多人的痛处。

     想要成功,千难万难;做个废物,却很简单。

     美国哈佛大学就曾做过一项研究,当一个人身上出现这些迹象的时候,就说明他离废掉不远了。

     01

     犹豫不决

     “犹豫,就会败北。”

     这个一度很流行的游戏梗,说的其实是最通俗的道理。

     正如三毛所说:“等待和犹豫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杀手。”

     我有个朋友,脑子很聪明,能力也很强,但就是有个毛病:优柔寡断。

     说好听点,是谨慎,说难听点,就是害怕决定。

     工作上有些好机会出现,他总是要考虑再考虑,等到终于想好要试试了,机会已经转到了别人的手上。

     遇到一个很喜欢的人,也不敢大胆追求,而是考虑了一堆没有必要的事情,最后人家女孩嫁给了别人。

     人之所以会犹豫,其实是害怕犯错,更害怕承担犯错的后果。

     但如果一个人连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勇气都没有,又怎么可能真的做成什么事情。

    

     02

     拖延成瘾

     看过一则小寓言。

     一只青蛙在路边晒太阳。

     田里的青蛙提醒它,路上车来车往太危险,还是回到田里安全。

     但青蛙不为所动,只说:“急什么,过一会儿回去也不迟。”

     到了晚上,这只青蛙也没回去。

     田里的青蛙跑到路边一看,才发现它不知道什么时候被车轧死了。

     死在路边的青蛙,就像是每一个深陷拖延症的人。

     可以明天做的事情,今天就不会考虑;就算现在明明闲着,也不愿意提早完成工作。

     面对问题,总是抱着“能拖一天是一天”的心态,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逃避。

     可当拖延成了习惯,一个人就会变得越来越消极,无法对任何事物提起干劲。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拖延到最后,万事皆蹉跎。

    

     03

     三分钟热度

     知乎上有个问题:“你见过最不求上进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有个高赞回答:“为现状焦虑,又没有毅力践行决心去改变自己。”

     没有人可以真正心安理得地当个废物,每个人总会时不时冒出一点想要努力上进的念头。

     问题是,这些念头往往坚持不了多久。

     三分钟热度过后,就后继无力了。

     有句话说,世界上80%的失败,都源于半途而废。

     一个人没有上进心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他对任何事情都只有三分钟热度。

     在别人眼里,他好像对什么事情都有兴趣,都愿意去尝试,看上去还挺积极的。

     可实际上,一个人如果没有办法做到专注和坚持,没有沉淀和积累,注定只会一事无成。

     妻子和丈夫大吵一架,丈夫作势要走,妻子就说:“有本事走了就别回来。”

     丈夫撂下一句狠话:“回来的是孙子”,然后夺门而出。

     过了几个小时,丈夫拎着一堆妻子爱吃的零食回到了家,妻子冷笑着说:“不是说回来的是孙子吗?”

     丈夫笑嘻嘻地求饶:“我错了,奶奶。”

     绷着脸的妻子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两个人说说笑笑地和好了。

     段子虽然只供一笑,但夫妻吵架,懂得低头道歉的爱人,真的很令人羡慕。

    

     04

     害怕被拒绝

     很多人的失败,其实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在于不敢尝试。

     面对心仪的对象,因为害怕被拒绝,然后连朋友都没得做,就索性一直不告白;

     面对想要的东西,因为害怕被拒绝给予,无法承受那种的尴尬,就索性把渴望藏起来。

     刘备请诸葛亮出山,都要三顾茅庐,礼贤下士,不怕热脸贴上冷屁股。

     因为他知道,比起将这位人才收入麾下的好处,被拒绝几次的难堪,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可在有些人的心中,自尊高过一切,根本无法接受被拒绝。

     所以他们做事会变得瞻前顾后,过度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反而因此什么都做不好。

    

     05

     自我设限

     曾看过一个故事。

     一位49岁的大学宿管阿姨,和儿子一起考研。

     儿子考上了复旦大学,而她则圆梦广西大学。

     记者问她:“大家退休都开始享清闲,你为什么要考研?”

     她笑着说:“我觉得我还可以拥有更多的精彩。”

     这位阿姨从未因年龄而给自己设限,努力去活出自己更精彩的人生。

     可惜的是,很多正值大好年华的人,却早早地给自己套上了各种限制。

     “我就是个农村孩子,读大学干嘛,早点出去打工算了。”

     “我都是两个孩子的妈了,还折腾什么,带带孩子做做家务,谈什么梦想。”

     而事实上,所有的平庸与一事无成,都是自我设限的结果。

     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人生有更多的可能性,那么这辈子真的就这样了。

    

     06

     逃避现实

     《脱口秀大会3》冠军王勉,有首“逃避之歌”一度刷屏。

     把共享单车让给路人,因为想逃避上班;

     晚上自愿留下来加班,因为想逃避回家陪女友;

     爸爸借口来上海探望“我”,实际上却去了朋友家,因为想逃避唠叨的妈妈……

     很真实,很扎心,唱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但笑过以后,我们需要思考的是:逃避舒服,可是真的有用吗?

     用考研逃避就业,但读完研之后,社会并不会变得不再残酷;用沉迷游戏或小说逃避现实,可是梦总有醒的时候,该你解决的问题一个都不会少。

     如康德所说:“如果我们像动物一样,听从欲望,逃避痛苦,我们就成了欲望和冲动的奴隶。”

     遇事就逃避,不愿直面现实,永远只会原地踏步,走不出困难的囹圄。

    

     07

     总找借口

     知乎上有个问题:“弱者和强者的临界点是什么?“

     有个高赞回答是:“在于他们是否为自己找借口。”

     每个人都会有犯错失败的时候,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儿。但很多人犯了错,第一反应就是自我辩护,给自己找借口。

     工作上出了纰漏,“我不是故意做错报表的,是因为工作太多,精力分散了。”

     和女友约会迟到,“我没有不在乎你,是因为路上堵车。”

     可实际上,工作太多是因为自己把所有事情都积压到了一起,这才手忙脚乱;路上的确堵车,但其实是自己睡过了头,如果早半个小时出发,就可以避过高峰期。

     借口找习惯了,什么都是别人的问题,自己反倒成了“受害者”。

     久而久之,对自我的认知会越来越偏,同样的错误会一犯再犯,永远无法真正成长。

    

     08

     心生恐惧

     很久以前,有个女孩被一条大蛇咬了,性命垂危。

     幸好被人及时施救,女孩才保住了一条命。

     但是,在那之后,女孩就对蛇无比恐惧,看到类似蛇形的物体都十分害怕。

     去井台打水,看到辘轳上的井绳,都以为是蛇,怕得不敢接近。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

     每个人都有自己害怕的东西,或许是某种动物,或许是较高的高度,或许是黑暗……

     有些生理上的恐惧的确难以克服,但有些害怕的情绪,却是自己加给自己的。

     害怕面对挫折,害怕犯错,害怕被别人批评,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如果无法克服这些恐惧,我们往往寸步难进。

    

     09

     拒绝学习

     经常看到一句话:为什么你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很多人对当下的生活充满抱怨,想要改变,可是一想到要为此付出的努力,去学习很多新的东西,就忍不住开始打退堂鼓。

     因为生活的苦是被动的,我们无法拒绝;学习的苦却是主动的,需要我们主动去吃。

     而很多人宁愿待在舒适区里承受日复一日的痛苦,也不愿意主动去吃学习的苦。

     法国作家左拉说过: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当一个人对未知失去了探索的欲望,不再渴望得到新的知识,也就意味着他这一生只能止步于此。

     还没到变老的年纪,心却早已经老去。

    

     10

     回顾过往,审视当下,你的身上有没有出现这些迹象?

     如果有,请一定要当心了,别让自己在最该奋斗的年纪,悄无声息地废掉。

     宫崎骏说过:“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不要习惯安逸,要永远保持清醒;不要故步自封,要永远走在路上。

     当你大步迈向前,才能看到前方更美的风景,才配享受未来更好的人生。

     共勉。

     文章来源:泉道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每天的解忧书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