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式(此文无价)
2022/2/25 21:11:49 每天的解忧书馆

    

    

     作者:温青阳

     来源:听书369(ID:tingshu369)

    

     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369主播朗读音频

    

    


     中年,是个身与心较劲的年纪。

     身体开始走下坡,而心却不敢停下来。

     上有白发高堂,下有懵懂稚子,而自己又没能活成当初想要的模样。

     回顾之前的生活,奔波与忙碌是永恒的主旋律。

     很多时候我们只顾着向前冲,有时会迷失,更多的是疲惫。

     如同在滚轮上拼命奔跑的仓鼠,奔跑并不代表效率,盲目努力还会累倒在奋斗的路上。

     约翰?列侬曾说:“当我们正为生活疲于奔命时,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

     人到中年,人生半坡。

     走过半场光景,深感忙则多乱。

     因此,参透“慢”的道理,才能更好地度过余生。

    

    


     01

     开口慢一点,见修养

     古语云: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

     意思是说:水越深,水流的反而越平缓;人越有涵养,说话时越会反复琢磨,不急于评判。

     生活中的大多时候,心直口快未必代表真诚,亲眼所见也未必代表真实。

     曾看过一个泰国的广告宣传片,是关于一个霸道的收租婆的故事。

     片中,收租婆带着两个手下,来到市场收租。

     她大声指责商贩卫生不好,催促商贩交租;赶走肉摊前的顾客,打翻肉摊主的秤盘……

     有人将她收租时的“恶行”发布到了网上。

     视频飞速传播,网友认为收租婆欺人太甚,气得敲着键盘就怒骂了起来。

     “商贩做了什么?有必要这样吗?”

     “死老板娘,变态!”

     “社会的垃圾,要让她得到应有的报应!”

     ……

     网友很快人肉搜索到了收租婆和她的市场,这时又有新的霸道收租视频传了出来。

     视频中她叫人把商贩抬出市场,有人解释道:“她是谁交不上租金,就把谁赶走,太过分了。”

     至此,收租婆受到全网的批评,甚至谩骂。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真实的原因是肉摊摊主缺斤少两欺骗顾客,收租婆教训他;有摊主身体不舒服,收租婆叫人扶他出去……

     只根据节选的视频,就恶语评价他人,殊不知自认为的正义,却误伤着一个好人。

     现今网络通讯空前发达,成千上万的信息难辨真假,太多的故事都出现了反转,不经过思考的评价又岂能随便乱言。

     开口慢一点,先用智慧去思考,是做人真正的修养。

    

    


     古希腊先贤苏格拉底曾教导学生,说话要先过“三个筛子”:

     第一个筛子,这件事是真的吗?

     第二个筛子,你说这件事是善意的吗?

     第三个筛子,这件事真的很重要吗?

     如果“筛”不过,也就不必说。

     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语言的力量是强大的,金玉良言,可以治病疗伤;口不择言,杀伤力也将不可估量。

     张口说话并不难,慢开口却不容易。

     蔡康永说:“一个人说出口的言语,不是简单的汉字组合,而是一个人内心情感的流露。”

     学会话到嘴边缓三分,有些坏事,会变成好事。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真正有修养的人,不会对不了解的事情,妄加评论。

    

     02

     做事慢一点,显智慧

     荀子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许多伟大的成就都始于点滴积累,这个过程大多枯燥而漫长,但确是无法绕开的关键步骤。

     著名作家莫言57岁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年距他开始写作,整整过去了31年。

     这31年里,他始终不急不躁,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和创作,耐得住寂寞,抵得住繁华,努力积淀,笔耕不辍。

     他的作品大都紧贴时代,很多都被改编成了影视剧本。31年里每个时期他都有代表作品,这与他始终紧随时代学习、积累是分不开的。

     最终他以长篇小说《蛙》,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莫言的成功没有天才的故事,有的只是慢慢成长的启示。

     正如他自己所说: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

     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

     莫言始终不改初心,不骄不躁,慢慢成长,最终摘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

     慢慢做事,蕴含着成长的智慧,慢即是快;

     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往往欲速则不达。

     慢下来,才有空隙思考问题;

     慢下来,才更容易沉下心去;

     慢下来,才能做到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慢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智慧。

     懂得慢下来做事的人,会给自己的生活留白,知道要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时间去成长。

     因此,真正的智者是懂得慢慢做事的人。

    

     03

     相交慢一点,得长情

     钱钟书曾说:“真正的友谊的形成,并非由于双方有意的拉拢,带些偶然,带些不知不觉。”

     的确如此,快速结交的情谊,往往带有特定的目的;谁是真正的朋友,时间终会给你答案。

     张爱玲和邝文美相识于工作。起初只因彼此的才华,而相互欣赏。

     后来张爱玲想躲避热心粉丝的打扰,邝文美就在自己家附近为她租了间房子,住得近了,二人渐渐熟识了。

     她们志趣相投,才识相当,淡淡交往,彼此关爱。期间宋美龄曾邀请邝文美做她的私人秘书,邝文美婉言拒绝了。

     她的大部分时间都陪伴了当时孤单而失意的张爱玲。以致于后来张爱玲说:“有了你这样的朋友之后,也的确是宠坏了我。”

     后来张爱玲去了美国生活,她们依然保持着书信来往。在信中,两人无话不谈,从工作到生活,从艺术到人生。

     到了老年,二人的信里又有了对彼此病情的关切,闲言细语,满满都是牵挂。

     这是张爱玲与邝文美的交往,也是世人向往的友情。

     朋友淡淡交,慢慢处,才能长久;感情浅浅尝,细细品才有回味。与人交往,给彼此时间去适应,才能相熟相知。

     有人说:“真正的友谊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很是贴切。

     因为植物生长有它自己的规律,急不来,需要用心呵护。

     该浇水时浇水,该松土时松土,认真除草捉虫,耐心修枝整形。之后,才有机会静待花开。

     人与人的交往,也是如此。

     十倍速开始的感情,往往也会十倍速地离开。唯有经过世事的历练和时间检验才能收获一段深厚的情谊。

     与人交往,不妨脚步放慢,情感放缓,将心比心,来日方长。

    

    


     04

     作家苏芩曾说:“人生路,谁也来不了第二次,走慢一些,看细一点,别太急,其实你没有那么赶时间。”

     的确如此。

     现代人的生活,脚步太匆忙,生活太紧张。

     适当慢下来,既能丰富人生,也能认真老去。

     在人生的路上,慢慢地修炼内在,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不留心中的遗憾。

     所谓“四十不惑”,不是四十岁后,什么都会知道,而是此时的智慧会让人活得明白通透。

     说得慢一点,把握分寸,尽显修养;

     做得慢一点,厚积薄发,展现智慧;

     相交慢一点,用心交往,收获真情。

     往后余生,愿我们都能慢慢以对,不慌不乱,享受自己的丰盈人生。

     作者:温青阳,本文首发:听书369(ID:tingshu369),用你的耳朵,保护你的眼睛,每日听名著,读好文,百万书友的共读平台,美好生活,从这里开始!转载请联系听书369。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每天的解忧书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