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深度好文)
2022/3/8 11:40:02 每天的解忧书馆

    

     作者:听书君 来源:听书369(ID:tingshu369)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史记》中有云: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人的一生就像四季的变化,繁华过后终归平淡。须懂得深藏不露,厚积薄发,光华内敛,有朝一日才能成大器。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任环境纷乱嘈杂,只有会“藏”的人,才能不被外界的光怪陆离迷惑,活的淡定且从容。

    01藏锋三国李康在《运命论》中说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真正聪明的人,从来不炫耀自己的才华,越是聪明的人,越懂得藏起锋芒。正所谓:地低成海,人低成王。自古以来,锋芒毕露、自以为是的人,大多都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赵括自以为读过几本兵书,便率领赵军袭击秦军,导致长平大战惨败,身死人手,直接加速了赵国的灭亡;

     杨修自恃有才,便恃才放旷目中无人,多次公开猜测曹操心意,炫耀自己的聪明,最终使得曹操恼羞成怒,招来杀身之祸。相比于这两人,张良就深谙“藏锋”之道。作为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凭借出色的智谋“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为建立西汉王朝立下了不世之功。在论功行赏之时,张良却刘邦谢绝“三万户”的厚封。天下已定,他便功成身退,谢绝封赏,隐居深山,不恋世俗权位。“三杰”中韩信功高盖主被杀,萧何民望过盛而入狱,只有张良急流勇退得以保全,寿终正寝。《菜根谭》中说:淡泊之士,多为浓妆者所疑;检饬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处此,固不可少变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锋芒。”懂得藏锋,是一种智慧。生而为人,不张扬,不露锋,以谦卑之态处世,以谦卑之态待人,才能走的更远。

    02

     藏巧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生最高的境界,是藏巧守拙。《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刘备假意投降曹操,背地里却联系将军董承,设法除掉曹操。为了消除曹操的疑虑,刘备韬光养晦,每日只知种菜养花,挑水浇粪,向天下人显示自己胸无大志,无争霸之心。在与曹操煮酒论英雄时,他也装出一问三不知,懦弱愚蠢的样子,使曹操彻底放下了戒心,放刘备出走徐州,这才有了后来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曾国藩曾说:“聪明外露者德薄。”真正的聪明人,懂得藏巧,不显山不露水,过于表现自己,反而会成为众矢之的。《老子》中“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便是如此。

     03

     藏心

     王阳明曾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深以为然。人活一世,就是一个修心的旅程,以一颗清明澄澈的心,淡看世事沧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据传某一年北大开学,一个来报道的新生看见在报名处有位衣着朴素的老人,以为是学校的校工,便麻烦他帮忙照看行李,自己去办手续。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新生才匆匆赶回来,而老人还站在烈日下尽职尽责守着行李。到了开学典礼致词的时候,新生惊讶的发现,那天帮他看管行李的“校工”——北大的副校长、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

    季羡林先生在北大任教时,虽被冠以“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但是穿着极其朴素,经常被学生当做校工,但是他从来也不生气,也不辩解,只是笑呵呵的帮助他人。季老常说:“我从不把自己估计过高,我甘愿当一个平凡的人。”季羡林的一生,有顺境,有坎坷,也有非人的待遇,但他从未抱怨生活,反而苦中作乐,在《牛棚杂忆》中充满了幽默和调侃。所谓渡人先渡己,修人先修心。真正见过世面的人,藏着一颗强大的心,不畏过往,不惧未来,即使生活残忍,也能坦然接受一切。▽鬼谷子有言:“圣人之道,在隐与匿。”人生在世,就活一个“藏”:藏住锋,低调做人;藏住巧,大智若愚;藏住心,淡定从容。余生,守一个“藏”,藏锋守拙,看淡得失,以谦逊之心对待世间万物。

     共勉。

     文章来源:听书369(ID:tingshu369)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每天的解忧书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