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秋|家和万事兴,人勤万事圆,心静万事顺
2022/9/10 8:30:00 每天的解忧书馆

    

     王阳明在《中秋》中写道: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中秋节,人们赏月作诗,思念故乡,期盼丰收。

     俗话说:“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一年四季,秋天最温柔,微风徐来,所有美好不期而至。

     愿所有人,家和万事兴,人勤万事圆,心静万事顺。

    

    

     家和,万事兴

     苏轼在《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写道: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那是1076年的中秋,苏轼和弟弟苏辙已有四年没见面。

     而此时的苏轼,官场也不如意,他被贬至密州。

     仕途迷茫,家人相隔两地。

     苏轼在中秋节这一天,喝酒赏月,触景生情而写下这首流传千古的诗。

     一千多年后的我们,也许正在异乡打拼,游子未归,父母期盼。

     距离虽远,但亲情未减。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天时地利,不如人和。”

     中秋节,宜和睦,忌争吵。

     家庭,是一个人的根系,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

     曾国藩在家书里写道:

     “以和睦为第一,家和万事兴,家和福自生。”

     唯有家人和睦,人生方能平稳前行。

     “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

     明月圆,家人和。

     在中秋节这一天,放下是非。

     陪伴家人,欢声笑语,便能迎来生活的兴盛欢喜。

    

    

     心静,万事顺

     唐代诗人王建写道: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春天湿润,冬天是孤冷,夏天是热燥。

     唯独秋天,恰到好处,一分安静,一分清凉,不动声色。

     人生也有许多季节:

     年轻时,如夏天,血气方刚,骄躁勇猛。

     中年时,如秋天,沉稳内敛,心无挂碍。

     作家雪小禅说:

     “这是秋天赠阅的安静。最清宁地阅读着时间、天地,要多辽阔有多辽阔,要多寂寥有多寂寥。”

     到了秋天,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

     把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事上,不再违背心意,顺从内心。

     培养一个爱好,看一本书,写一篇日记,烹饪一餐美食。

     陶渊明种菊,苏东坡爱竹,林逋梅妻鹤子,每个人都应该从容一回。

     清风拂面,明月朗朗,山间人静。

     人生入秋,包容一切情绪,也接纳一切得失。

    

    

     人勤,万事圆

     俗话说:

     “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

     中秋节,一般在瓜果飘香、庄稼成熟的季节,人们会用新鲜的月饼、水果供奉月亮。

     心诚,风调雨顺。

     人勤,事事皆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淳熙八年,诗人辛弃疾被罢官,心怀愁绪。

     他到江西上饶隐居,自耕自食,在荒地上开辟出菜园和稻田,犁田躬耕。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劳动换回丰收。

     辛弃疾,给自己的房子取了一个名字,叫“稼轩”,勉励自己勤劳。

     “戴星理农业,未叹筋力衰。”

     一个人勤快起来,物质上丰收,精神更加饱满。

     一份耕种,一份收获。一年之计,在于“勤”。

    

     诗人冯梦龙说: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秋天的丰收,来自于春夏的耕种。

     感情会变、容颜会衰老,但是付出的汗水不会白费。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若要求得一个圆满富贵,需先从自身努力开始。

    

     张九龄 在《望月怀远》中写道: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四季往复,阴阳轮转,中秋节是一场欢喜的盛事。

     在清澈月光下,虔诚许愿,祝祷未来的日子:

     家和,万事兴;

     人勤,万事圆;

     心静,万事顺。

     在普天同庆的日子里,准备一桌美食、一盘月饼、一杯清茶,圆月之下,共饮美好。

     月圆,不如心圆;月明,不如心明。

     愿我们都能安度春夏秋冬,此生圆满无忧。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每天的解忧书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