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能犯的三个大忌
2021/10/22 6:30:00 有书
回复【早安】送你一张专属祝福卡片
文 | 儒风君 · 主播 | 路遥
来源 | 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人生有四季,四季不同天,但每一个季节都有生命的光华。
人到中年,是风雨过后的彩虹,虽饱经沧桑,但依然色彩斑斓。
人到中年,责任更大,路途尚远,时间留给我们犯错的机会越来越少。
人到中年,最忌三种病,方显从容稳健。
好为人师
孟子曰:
“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好为人师可能是人的一种本性。
每个人都愿意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的了不起,从而获得虚荣与满足。
人到中年,尤其会犯“好为人师”的毛病。
而豆瓣里的“后浪们”甚至总结说:“中年人最大的油腻之一就是好为人师。”
人到中年,年近不惑,总觉得自己走过了一些路,见识了一些风景,积累了一些经验,懂得了一些道理。
于是不免以“前辈”自居,总想苦口婆心“教你做人”,总把“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当成口头禅。
曾国藩也曾一度滑入“招人烦”的行列之中。
在京城为官时,他时常写信教诲家中的子弟。
弟弟们对功名很着急,曾国藩则回信说:
“穷通由天作主,予夺由人作主,业之精不精则由我作主。”
接下来,曾国藩开始责备弟弟们无志。
此后又批评六弟喜欢发牢骚,还嘲笑了六弟一把,“吾窃笑其志之小,而所忧之不大也。”
对于四弟想换个学习环境的要求,曾国藩也进行了谆谆教诲:
“苟能发愤自立……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曾国藩几次三番这样教诲弟弟们,终于惹得弟弟们不答应了。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五,他们联手写信给曾国藩,责备哥哥喜欢训人,又不能提供切实可靠的帮助。
做哥哥的“待人不恕”,还不能将心比心为我们这些做弟弟的想一想。
收到弟弟们的联名“讨伐”之后,曾国藩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于是他在日记中反省:“恭读朱批,以戒余之师心自用。”
《涅盘经》云:
“ 常为心师,不为师心。”
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但却没有人喜欢被别人说教。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过好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至于他人,能给他们提供些许帮助,在他们歧路彷徨时,能静静地陪着他们就好。
所以,人到中年,能克制住自己“好为人师”的欲望,便是最该懂的道理。
乱花渐欲迷人眼,越成熟的人,越懂得谦逊。
死要面子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 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只要抓住这个,就像过去拔住了辫子一样,纲举目张,全身都跟着走动。”
中国人爱面子,中国的中年人尤其爱面子。
人到中年,在很多事情上看似看得很明白,却也最容易犯糊涂。
很多中年人经过自己的努力,都在这个年纪“混得还不错”,于是最怕在别人、特别是在同学、朋友面前“露怯”。
为了“不露怯”,为了显示自己的小有成就,于是便喜欢大包大揽:吃饭争着买单,抢着帮别人办事……
于是就常常让自己陷入一种“骑虎难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窘境。
就连“半个圣人”曾国藩在这方面,也不能免俗。
1864年湘军攻克南京后,曾国藩没有掌握幼天王的确凿下落,就在奏折中说:“那伪幼主,大概是命丧乱军之中了。”
就在这时候,闽浙总督左宗棠获得了幼天王流窜到湖州一带的情报。
他将获取的情报上报清廷,并指责曾国藩欺君罔上。
曾国藩平日里最讲究忠信,现在居然有人指责他欺君罔上,让他觉得丢了面子。
曾国藩一度愤怒到失去理智,也不管自己没有确凿证据,就上奏为自己辩护。
耿直的左宗棠同样不甘示弱,继续上奏指责曾国藩。
曾、左二人你来我往,争得不可开交,很不成体统。
后来的事实证明,左宗棠是对的。
在这件事情上,曾国藩确实有点欺君。
所幸慈禧太后没有追究罪责,曾国藩才逃过一难。
但即便如此,曾、左二人的“笔墨之战”也是闹得满城风雨,两人多年的友谊也从此毁于一旦。
由此可见,为了面子而丢了理智,是多么愚蠢的行为。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
“ 中国是个熟人社会,这种面子不仅是可以看的,也是可以用的,是人的资源和身份。
就像一个涟漪一样,一圈一圈的荡漾开来。
这或许是中国人爱面子的原因之一。”
但人到中年需明白:人生最不值钱的,就是所谓的“面子”。
越没有出息的人,才“越要面子”。
亦舒说:
“ 面子是一个人最难放下的,又是最没用的东西。
当你越是在意它,它就会越发沉重,越发让你寸步难行。”
人到中年,活了大半辈子,是时候给人生做些减法了,别让面子拖累了自己。
就像《霸王别姬》中说的:“ 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油腻圆滑
人到中年,最易陷入“油腻圆滑”的“怪圈”。
所谓油腻,一是身体上的油腻。
人到中年,无论事业是否有成,都会由青年人的清俊挺拔变成中年人的肌肉松懈、大腹便便、满脸油光。
但最可怕的还是心态上的油腻。
经历了青涩少年、莽撞青年之后的中年人,见过了世态炎凉,阅过了人情冷暖;
品过了酸甜苦辣,上有老,下有小,开始变得成熟、圆滑,甚至还有些虚头八脑。
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就像一块刚从岩石上剥落下来的石头,粗糙,棱角分明。
随着岁数渐长,经历的事多了,身上的棱角会渐渐磨平,最终,会成为一块光滑的石头,而且上面还长满了滑溜溜的青苔。
即便如此,中年人也不应该活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模样。
因为人到中年,不是只有“油腻”这一条路。
中年人可以“圆滑”,但不应该“油腻”。
人到中年,贵在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进退有度,不攀附,也不将就,让自己如鱼得水。
曾国藩曾到四川主持乡试,道光皇帝派了两名大内侍卫随行保护。
这两人祖上都立下赫赫战功,是典型的官后代。
加上两人在御前当差,见多识广,内心里其实看不上曾国藩。
曾国藩对于二人的傲慢丝毫不理,只管办好自己的事,并与二人保持距离。
离开京城时间长了,二人就开始“倒班”,一人保护曾国藩,另一人则流连烟花酒巷。
曾国藩知道二人的行为后,内心很不喜欢,可表面上始终保持着淡定,与他们若即若离。
二人寻花问柳之事,曾国藩也假装不知,甚至有时故意拿出银子,让他们去快活。
就这样,两位大内侍卫一路上不仅对他言听计从,还协助他弹劾了很多贪赃枉法的官员,得到道光皇帝的褒奖。
回到京城后,曾国藩也从来没有向人提及路途上的那些事,深得两人信任。
结果这两人逢人便夸赞曾国藩:曾大人看似木讷,其实十分仔细,值得信赖。
曾国藩也在此后的几次关键时刻,得到了他们的帮助。
曾国藩认为: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去参与,不去做就是了,千万不要干涉别人的私事,更不要将别人不光彩的事情拿来四处散布。
他遵循这样一个处世原则:锐气藏于心中,和气浮于脸面,才气现于事上,义气示于他人。
这种方法看似圆滑,却也是处世的最高境界。
人到中年,外圆内方,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 END -
有书君说
促进血液循环,减轻颈椎酸痛?
↓↓↓↓↓↓↓↓
?颈椎脉冲按摩仪?
原价199元,现在只需0元
▼
仅送前200名!!长按扫码即可免费领取!!
作者:儒风君。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国学爱好者聚集地,超优质国学内容原创号。有温度,有价值,有趣味,儒风大家,伴你读懂中国文化。有书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有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