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痈、疖可用的 3 种中成药(如何选用)
2022/4/24 11:00:00 养生正道
导读:
什么是痈、疖?用通俗点的话来描述就是红、肿、热、痛的肿包。痈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多个临近毛囊的深部感染。常发生于抵抗力低下者,如糖尿病、肥胖、不良卫生习惯以及免疫缺陷状态等。好发于颈部、背部、肩部,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坚硬或化脓,灼热疼痛,可伴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继发脓毒血症、败血症。疖是人体皮肤单个毛囊或皮脂腺因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感染后形成较大块的红色肿物,局部红、肿、热、痛明显。今天就给各位有需要的读者介绍该如何根据自身的症状选用治疗痈、疖的中成药。(注: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
治疗痈、疖如何抓主症选用中成药
主编/龙一梅
痈、疖属于中医学中“痈”“有头疽”“疖”的范围。中医学认为这类疾病大多是感受风温热毒,邪毒聚于皮肤肌肉之间,后期化腐成脓。故临床表现多以实热证为主,初期治疗则以清热解毒为主要原则。
实热证(阳证)
以局部红、肿、热、痛明显为主症,未化脓者,可酌情选用以下中成药。

连翘败毒丸
【成分】连翘、金银花、苦地丁、天花粉、黄芩、黄连、大黄、苦参、荆芥穗、防风、白芷、羌活、麻黄、薄荷、柴胡、当归、赤芍、甘草。

图:金银花
【功效】清热解毒,散风消肿。【应用】用于脏腑积热、风热湿毒引起的疮疡初起,红肿疼痛,憎寒发热,风湿疙瘩,遍身刺痒,大便秘结。【注意】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3)孕妇禁用。4)脾胃虚寒者慎用。
鱼石脂软膏
【成分】鱼石脂。【功效】消炎、防腐及消肿。【应用】外用药。用于疖肿。直接涂于患处。【注意】1)不得用于皮肤破溃处。2)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3)连续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 7 日,如症状不能缓解,请咨询医师。4)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外用紫金锭
【成分】山慈菇、朱砂(水飞)、五倍子、雄黄(水飞)、红大戟(醋制)、穿心莲、千金子、三七、冰片、丁香罗勒油等。

图:三七
【功效】辟瘟解毒,消肿止痛。【应用】本品外用解毒消肿。用于外治疔疮疖肿,痄腮,丹毒等,直接用醋调涂患处。【注意】1)不得用于皮肤破溃处。2)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3)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医生提示
痈、疖患者,特别是痈患者,多有轻重不等的全身症状,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要注意调节情绪,避风寒,这才有利于疖痈的恢复与康复。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及清凉食品,如绿豆、马齿苋、藕、梨、西瓜等,以利于清热解毒,促进康复。忌食油腻及辛辣之物,如辣椒、咖啡、大蒜、韭菜、葱姜等,以免“火上浇油”,加重病情。海鲜等发物不利于炎症消退,烟酒可使血管痉挛,影响血液循环,助湿生热,加重病情,故应忌海鲜及烟酒。肥胖之人及糖尿病患者体内多湿热,故多发疖痈,甜食可加重其原发病而易诱发疖痈,故应忌甜食。
登场书籍
《抓主症选用中成药》
本书按老百姓能理解的主要症状(如:感冒、咳嗽、头痛、眩晕等)和老百姓熟知的常见病(如:胆囊炎、糖尿病、脂肪肝等)来分类,每小类选市面上常见中成药5~6个,以“抓主症”选药的思路编写并附图片、成分、功效及注意事项,以求图文并茂,简单明了,准确实用。
中医书院购书链接——


养生正道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抓主症选用中成药》,龙一梅◎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全部图片所有版权图片,请勿盗图。
商业合作或投稿:cptcm2016@126.com

点击“阅读原文”在微信有赞平台购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养生正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