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处暑养生:注意腹部保暖,少辛增酸防秋燥,宜饮蜂蜜柚子茶
2022/8/23 11:00:00 养生正道

     导读

     有个与处暑相关的成语叫作“七月流火”,经常被人们误以为是指盛夏炎热似火,其实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农历七月夏去秋来,天气转凉。今年处暑后第二日就是出伏,希望后面的天气能“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七月廿六

     处暑

     壬寅年 虎(星期二)戊申月 戊申日

     节气养生:注意腹部保暖,防秋燥

     处暑节气过后,天气渐凉。民间素来有“春捂秋冻,不得杂病”的说法,意思就是秋季气温稍凉爽时,初秋暑热尚未退尽,不宜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今年夏天各地的气温普遍偏高,大部分人应该不会突然增衣。但需要注意的是腹部的保暖,不要穿或少穿露脐装,避免脾胃受凉,出现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处暑过后秋燥之气逐渐变强,部分人会感觉皮肤紧绷、干燥,甚至起皮脱屑,出现口唇干燥或皴裂、大便干结等症状,皆是阴津耗损的症状。除了从饮食方面多注意,还可采用艾灸的方法,灸肺俞穴、太溪穴、涌泉穴等穴,帮助身体调节阴阳,护肺以达到预防秋燥的目的。

     节气饮食:滋阴润肺,少辛增酸

     处暑后燥邪易灼伤肺津,此时饮食调养方面宜益肾养肝,润肺养胃。另外肺和大肠相表里,肺为燥邪所伤时,也会波及大肠,可能会引起肠燥便秘等症状,所以饮食方面要注意少辛增酸,做饭时少放大蒜、葱、姜、八角、茴香等辛味之品,多吃些如山楂、柠檬、石榴、葡萄、柚子、酸枣等酸味食物,可以起到润燥、滋阴的作用

    

     有人在处暑过后会胃口大开,但其实“不消耗,不进补”,如果没有苦夏的症状,此时仍不宜多吃肉类等高蛋白食物,而更适合选择健脾胃的食物如薏苡仁、莲子、扁豆、冬瓜等,也可多吃新鲜的时令果蔬如百合、白茅根、雪梨、菱角等清润食品以防秋燥。

     处暑节气饮:蜂蜜柚子茶

    

     【功效】

     生津止渴,润肺止咳,可预防和缓解秋燥及呼吸道疾病。

     【制作方法】

     鲜柚子皮 50g。蜂蜜 15g,冰糖 10g。切取柚子皮,在盐水中浸泡一晚,清洗干净,切成丝。将柚子皮和冰糖一起放入锅中,加 1000mL水,大火煮沸,再改小火煮 20 分钟,关火。晾凉后加入蜂蜜,倒入杯中即可饮用。可放入冰箱保存 3 天。

     【解析】

     柚子皮可润肺止咳、理气化痰、健胃通肠、清热除烦,常用于肺热及胃气不和者饮用。此饮适合秋燥所致的口干舌燥、心烦口渴、口唇干裂、咽喉肿痛、肺热咳嗽、胃热气逆、饮食积滞、食少呕吐、燥结便秘者饮用。

     【特别注意】

     柚子皮比较苦(柚子皮与柚子果肉之间的白瓤是最苦的地方),用盐水充分浸泡、搓洗,可消除其苦涩的味道。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不宜多饮,1 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饮用。

    

     登场书籍

     本系列丛书重点是用传统中医的饮食调理法来调养,“吃什么”是指食材,即具体食材对于疾病的作用,“怎样吃”是指方法,讲饮食原则和菜谱制作。本套书图文并茂,四色印刷,是一套很实用的家庭饮食指导书。

     中医书院购书链接——

    

    

     养生正道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食在二十四节气养在24小时的饮食指导书》《喝妈妈配的花草茶让好孩子身体棒》,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余灜鳌 陈思燕 ◎ 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全部图片为出版社版权图片,请勿盗图。

     商业合作或投稿:cptcm2016@126.com

    

    点击“阅读原文”在微信平台内购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养生正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