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火,除胃热,大青黄连治疗中焦热盛,口舌生疮
2022/9/3 11:00:00 养生正道
导读:
首先需要说明一下,中药大青不是大青叶,大青是马鞭草科植物大青的茎、叶,而大青叶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大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外感热病热盛烦渴、咽喉肿痛、口疮、黄疸、急性肠炎、衄血等病。搭配苦寒之黄连,相须为用,肠胃清而腹痛减,湿热除而热痢止。
//////////
大青 黄连
主编/何庆勇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下》小儿杂病第九说:“治小儿口疮,不得吮乳方,大青十八铢,黄连十二铢。上二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一服一合,日再夜一。”
【单味药效】
大青,其味苦性寒,入心、胃二经。大青苦寒,善解瘟疫时毒,有解毒清热凉血之效,可治温毒上攻,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又因其入心胃二经,善清心胃二经实火,心开窍于舌,脾胃开窍于口,大青又可泻心胃实火,消口疮。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肝、胆、脾、胃、大肠经,有清热燥湿的功效,故可用于肠胃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呕吐等症。古时也有单用本品治上述诸症的,若病情较重,或有其他兼症者,则多配入复方。如与木香同用,即香连丸,可调气行滞而除里急后重;若治痢疾、泄泻而身热者,常配伍葛根、黄芩等,如葛根芩连汤。黄连亦可泻火解毒,用于热病,热盛火炽、壮热、烦躁,甚至神昏谵语等症。本品以泻心经实火见长,多与黄芩、栀子等配伍,如黄连解毒汤。黄连还适用于心火亢盛、烦躁不眠及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等症。常与黄芩、白芍、阿胶等配伍,如黄连阿胶汤。此外,外科的痈肿疮毒、疔毒内攻、耳目肿痛诸症,亦可用本品以泻火解毒,常配伍黄芩、栀子、连翘等药,如《外科正宗》的黄连解毒汤。

图:黄连
【配伍功效】
心开窍于舌,脾胃开窍于口,大青苦寒,善清心胃之火;黄连善消中上焦之热。两药相合,清心火,除胃热,可用于治疗口舌生疮。
【主治病症】
1.口舌生疮。
2.中焦热盛,上蒸头面,头面生疮。
【参考用量】
二药比例为 3∶2,大青 3~9g,黄连 2~6g。
【临床应用要点】
因大青苦寒,临床治疗时,脾胃虚寒者慎用大青,以免伤及脾胃之阳。无实热时也慎用,恐泄热太过伤及自身阳气。黄连在明代缪希雍的《神农本草经疏》中有记载:“ 凡病人血少气虚,脾胃薄弱,血不足,以致惊悸不眠,而兼烦热燥渴及产后不眠,血虚发热,泄泻腹痛;小儿痘疮阳虚作泄,行浆后泄泻;老人脾胃虚寒作泄;阴虚人天明溏泄,病名肾泄;真阴不足,内热烦躁诸证,法咸忌之,犯之使人危殆。”黄连大苦大寒,苦能燥湿伤阴津,寒则伤脾阳。久泻之人已伤津液,若用黄连实是大忌。本已伤津血者、真阴不足及脾胃虚寒者也应慎用,且其久服易伤及脾胃阳气,故应中病即止。

类方荟萃
1.黄连汤(《圣济总录》)
组成:黄连一两,大黄( 锉,炒)三两,大青三分,黄芩(去黑心)三分,甘草(炙,锉)三分。
功效:治伤寒后口舌生疮。
2.大青汤(《圣济总录》)
组成:大青二两,秦艽(去苗土)一两,犀角(削)半两,山栀子仁半两,甘草(炙,锉)半两,黄连(去须)半两。
功效:治阳毒伤寒,烦躁不解,或下利危困。

登场书籍
《<备急千金要方>药对》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备急千金要方》中的131个药对,包括每组药对的组成、炮制、单味药效、配伍功效、主治病症、参考用量以及临床应用要点,有些还有类方荟萃。所选药对组方简便,疗效确切。
中医书院购书链接——


养生正道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备急千金要方>药对》,何庆勇◎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黄连图片作者:Chinese Medicine Podcast Podcast。
商业合作或投稿:cptcm2016@126.com

点击“阅读原文”在微信有赞平台购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养生正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