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秋分养生:防秋寒,防秋燥,宜饮苹果桃汁
2022/9/23 11:00:00 养生正道
导读
秋分的到来象征着深秋季节的开始,阵阵秋风袭来,气温逐渐下降。人们在养生中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状态。
八月廿八
秋分
壬寅年 虎(星期五)己酉月 己卯日
节气养生:防秋寒,防秋燥
秋分过后,自然界的阴气开始逐渐旺盛,这个时候连中午的气温也都开始下降了,入秋时的温燥邪气也开始转变为凉燥邪气。此时的节气养生,要做到“四防三不漏”。四防是防秋燥、防秋乏、防秋冻、防秋郁;三不漏是不漏肚脐、不漏膝盖、不漏脚。其实四防三不漏的内容很多都与防寒保暖有关,天气刚刚转凉时我们还可以适当秋冻一下,但是秋分过后,“一场秋雨一场凉”,就不能再适合“秋冻”了。可以做一些如跳绳、瑜伽等舒缓的运动来锻炼身体、抵御秋寒。另外,秋分时节天高气爽,适合郊游登山。站在山上极目远眺,呼出胸中闷气,可以对抗秋郁,拒绝心情失落。

秋分秋分,昼夜均分。秋分之后昼短夜长越发明显,昼夜温差继续增大。此时若感凉燥,会出现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而寒等类似感受风寒,但有津气干燥表现如唇干舌燥、连声干咳、胸满气逆、两胁窜痛、皮肤干痛等的症状。这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燥症状。常用的治疗方剂是杏苏散加减,可宣肺止咳,温肺润燥,而平时则宜从饮食方面入手进行预防。
节气饮食:养阴润燥,阴阳平衡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分时宜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因为人们常会感觉到口干舌燥,因此应该选择含水分比较大的食物,如梨、苹果、冬瓜、青玉米等,还要经常吃些润肺的食物,如百合、银耳、木耳、莲子、藕等。调养除了坚持秋冬养阴养肺的原则外,还要保持阴阳平衡。

秋分时节是蟹肉最肥美的时候,吃起来蟹肥味香,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是螃蟹性寒,不适宜多吃。许多人在秋季仍沿袭夏季贪吃生冷食品的习惯,可秋季肠胃变得比较敏感,如果生冷食品一次摄入较多,势必刺激肠胃,引起肠胃不适。要少饮酒,少食辛辣、煎炸食物,多吃养阴润燥的食物。
秋分节气饮:苹果桃汁

【功效】
生津润燥,养护脾胃,通利大便,提高免疫力。
【制作方法】
苹果、桃子各 100g。苹果、桃子分别去皮、核,取果肉,切成小块。把果肉放入打汁机中,加适量水打成果汁,倒出饮用即可。
【解析】
苹果对肠胃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增进食欲,又能帮助消化,既能止吐止泻,又可清肠通便。桃能“养人”,是补益气血、养阴生津的好材料,身体瘦弱、面色萎黄、体虚者更宜食用。此饮甘甜清香,性味平和,对消化不良、食少吐泻、便秘、烦渴等脾胃不和症状均有调理作用。
【特别注意】
胃酸过多者不宜大量饮用。

登场书籍
本系列丛书重点是用传统中医的饮食调理法来调养,“吃什么”是指食材,即具体食材对于疾病的作用,“怎样吃”是指方法,讲饮食原则和菜谱制作。本套书图文并茂,四色印刷,是一套很实用的家庭饮食指导书。
中医书院购书链接——


养生正道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食在二十四节气养在24小时的饮食指导书》《喝妈妈配的花草茶让好孩子身体棒》,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余灜鳌 陈思燕 ◎ 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全部图片为出版社版权图片,请勿盗图。
商业合作或投稿:cptcm2016@126.com

点击“阅读原文”在微信平台内购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养生正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