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实热便秘,疮疡烦疼:大黄与黄芩
2022/10/15 11:00:00 养生正道

     导读:

     大黄与黄芩是“三黄”之二,大黄苦寒沉降,可荡涤肠胃,泻下通便,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可用于治疗实热积滞便秘,还能清热解毒,使体内热邪随糟粕从大肠排出,可用于治疗痈肿疔疮,疮疡腹痛;黄芩味苦,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疗诸多热证,常用于治疗疮疡肿毒。两药相伍,常用于治疗实热便秘,疮疡烦疼。

     //////////

     大黄 黄芩

     主编/何庆勇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五》火疮第四说:“治金疮烦痛,大便不利方,大黄、黄芩。上二味等分末之,蜜和,先食服如梧桐子十丸,日三。”

     【单味药效】

     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味苦破坚,性寒清泄,主入脾、胃、大肠经,其荡涤肠胃,推陈致新,故能泻下攻积,清热泻火,用于治疗肠腑气机不利、肠中津液不足的积滞便秘、腹内结块等症。大黄经酒制之后可入肝、心包经,用于凉血解毒,逐瘀通络,治疗血热吐衄、积聚等。

    

     图:黄芩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能清三焦湿热,尤擅清中上焦之湿热,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湿瘟、暑湿、黄疸、痞满等。黄芩主入肺经,长于清肺热,是治疗肺热咳嗽之要药,并能清气分热证,多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或气分热证之高热烦渴。黄芩亦有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逐瘀利水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疮疡肿毒、血热出血,疗女子血闭。黄芩还具有泄热安胎的作用,可以治疗胎热之胎动不安。

     【配伍功效】

     大黄苦寒沉降,可荡涤肠胃,泻下通便,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可用于治疗实热积滞便秘,还能清热解毒,使体内热邪随糟粕从大肠排出,可用于治疗痈肿疔疮,疮疡腹痛;黄芩味苦,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疗诸多热证,常用于治疗疮疡肿毒。两药相伍,常用于治疗实热便秘,疮疡烦疼。

     【主治病症】

     1.实热便秘。

     2.阳性疮疡。

     【参考用量】

     大黄 3~10g,孕妇及月经期、哺乳期慎用;黄芩 3~10g。二药等量。

     【临床应用要点】

     生大黄峻下之力强,故有将军之称,制大黄力缓;酒黄芩善除膈间之热,清肝胆之火,生黄芩长于通利肠腑,通腑泄热。此药对所用之大黄、黄芩皆为生用,取二者峻下清热泻火之功效。使用此药对时,应注意二者所用剂量相同,研末后用白蜜和为药丸,药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日 3 服,疾病初期每次 10 丸,疾病中后期可适当增减。中病即止,不可久服。此药对的药性皆较为峻烈,故需要用白蜜缓和其药性,孕妇及月经期、哺乳期妇女慎用,脾胃虚弱者慎用。

    

    类方荟萃

     大黄汤(《千金翼方》)

     组成:大黄、黄芩、甘草(炙)各一两,蒲黄半两,大枣三十枚(擘)。

     功效:主产后余疾,有积血不去,腹大短气,不得饮食,上冲心胸,时时烦愦逆满,手足烦疼,胃中结热。

    

     登场书籍

     《<备急千金要方>药对》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备急千金要方》中的131个药对,包括每组药对的组成、炮制、单味药效、配伍功效、主治病症、参考用量以及临床应用要点,有些还有类方荟萃。所选药对组方简便,疗效确切。

     中医书院购书链接——

    

    

     养生正道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备急千金要方>药对》,何庆勇◎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全部图片所有版权图片,请勿盗图。

     商业合作或投稿:cptcm2016@126.com

    

    点击“阅读原文”在微信有赞平台购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养生正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