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认识一味中药——桑螵蛸
2022/10/26 11:00:00 养生正道
导言:桑螵蛸是我国传统的昆虫类中药材之一,具有补肾固精、缩尿止带的功效,临床上治疗肾衰遗精、遗尿、赤白带下等。别看正式名挺正经的,桑螵蛸的几个外号却特别好笑,叫狗尿泡、雷公屁,还有老鸹鼻、野狐鼻涕。叫狗尿泡是因为砸碎的话会流出浓稠的黄色液体,还有农村人常说吃了之后不尿床。农村的孩子找到了桑螵蛸会烤熟了吃,据说很香。不过现在的情况却不同了,需要能接触到桑螵蛸的人“手下留情”,因为药用桑螵蛸多靠人工野外收集,常常“供不应求”。若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也势必严重影响螳螂种群数量,削弱其在农林害虫控制中的作用,大大减少桑螵蛸的产量。因此迫切需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保护螳螂产卵场所,使这一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
//////////
药用桑螵蛸
《名医别录》:“主治男子虚损,五藏气微,梦寐失精,遗溺。”《本草蒙筌》:“主女人血闭腰痛,治男子虚损肾衰。益精强阴,补中除疝。止精泄而愈白浊,通淋闭以利小便。”
桑螵蛸既补益又收涩,为补肾助阳、固精缩尿之良药。凡肾虚阳衰、精气失固所致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阳痿不育,皆可选用,尤宜遗尿、尿频。治尿频、夜尿或小便不禁,如属成人肾虚之多尿,桑螵蛸常与山茱萸、沙苑子等配伍;如属小儿夜间遗尿,则配远志、茯神等镇静药,或党参、当归等补益药,方如桑螵蛸散。
治肾气虚弱,精关不固所致遗精、早泄、白浊、遗尿等,桑螵蛸常与龙骨、五味子等配伍。桑螵蛸补肾助阳、固精缩尿;龙骨敛汗固精、止血涩肠。二者伍用,共奏补肾助阳、收敛固涩之功。治肾阳不足,下元虚冷,阳痿早泄,四肢酸痛者,则常配伍淫羊藿、巴戟天、菟丝子、山茱萸,或与五味子、补骨脂、附子相伍,以温肾助阳,如《杨氏家藏方》桑螵蛸丸。治老人肾阳虚弱,尿频或失禁,则用桑螵蛸配韭菜子、补骨脂、熟地黄等,以温肾缩尿。
大刀螂 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

桑螵蛸《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的干燥卵鞘。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团螵蛸”“长螵蛸”“黑螵蛸”。深秋至次春收集,除去杂质,蒸至虫卵死后,干燥。
【异名】蜱蛸、桑蛸、冒焦、螵蛸、野狐鼻涕。
【性味】味甘、咸,性平。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固精缩尿,补肾助阳。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
【注意事项】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用法用量】5~10g。

食膳与实际应用
桑螵蛸以产自桑树,干燥、完整、幼虫未出,色黄、体轻而带韧性,无树枝草梗等杂质为佳。
桑螵蛸验方
桑螵蛸研细末
治男性遗精

【做法】
桑螵蛸适量,研细末,盐水送服。
【解析】
这个方只用到一味药——桑螵蛸。去药房购买桑螵蛸适量,研成细末备用,每次用盐水送服 5~10g,早晚各一次,连续服用 3~5 天。桑螵蛸在临床当中经常会用来治疗男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秋天和开春的时候会见到,具有非常好的固精缩尿、助阳的作用,在临床中经常用于治疗遗精、滑经、遗尿、尿频等症状。桑螵蛸有补肾壮阳的作用,但是它的药性又不那么温热,所以这个方法比较平和、稳妥。同时因为咸味入肾,所以用盐水送服可以更好地增加入肾的效果。

登场书籍
《一起发现中医之效:祁营洲家庭小妙招讲记》
本书一共60讲,每一讲一个主题,详细讲解了各种家庭生活中常见疾病的处理方法,可以让读者在家中自行操作,包括内服、外用、手法等不同的小妙招。
中医书院购书链接——


养生正道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一起发现中医之效 : 祁营洲家庭小妙招讲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由祁营洲 ◎ 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图片为出版社所有的版权图片,请勿盗图。
商业合作或投稿:cptcm2016@126.com

点击“阅读原文”在微信平台内购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养生正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