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车晕船,不妨用伤湿止痛膏贴在这几个穴位上,简单又有效
2022/11/21 11:00:00 养生正道

     导读

     说到晕车晕船,跟我们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有关,现在的交通工具的确很发达,可以坐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世界也变小了,于是在享受着整个科技发达带给我们的生活便利之外,有一些人出现了晕车晕船的情况。

     晕车晕船该怎么办

     作者/祁营洲

     晕车晕船有一个确切的名称叫作晕动症,因为晕车晕船不能说是一个病,只能说是一种症状,是指在乘车、乘船或者是飞机的时候,因为车船或者飞机的速度忽快忽慢,加上颠簸震动超出了内耳平衡器官的适应能力,人体因而产生了一系列不适的症状,比如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有些人会出现虚脱休克等,一般还会伴有像面色苍白、出冷汗、心动过速或过缓等症状。

     如果有些人的身体条件本来就不好,加上周围环境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可能还会加重眩晕的症状。很多人在出发前会准备一些止晕的药物,预备着吃一些药,但也有相当的一部分人,他们吃了止晕药也无济于事。所以今天来给各位分享一下我们在生活当中可以用来治疗晕车晕船症状的家庭小妙招。

    

     家庭小妙招

    

     生姜一片,用伤湿止痛膏贴在肚脐上。

     这个家庭小妙招非常简单,就是在肚脐上放上一片姜,或者把姜切成小块或是姜丝,填充到我们的肚脐眼儿当中,再用伤湿止痛膏贴上固定。建议每次可以在乘车前的半小时操作,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先用温水把肚脐周围的皮肤洗干净,更便于操作。

     解析这个方法对于防止晕车晕船很有效,为什么会有效?肚脐中央有个穴位叫神阙穴。大家都知道肚脐与脾胃有密切的关系,脾胃在中医学中被认为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它的位置又在人体中主一身之阴的任脉上。同时肚脐又内联十二经脉,与我们五脏六腑的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脐疗的方法一直以来被称为是中医学当中的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治疗方法,就是在肚脐周围用一些不同的药物,或者是用艾灸等外治的方法,总之就是通过肚脐这个部位进行疾病的治疗,这些统统都是脐疗的范畴。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肚脐中分布着丰富的血管,还有大量的淋巴管和神经,而皮下没有脂肪组织,这非常有利于药物的穿透和吸收,所以在肚脐上来做文章完全符合中医的外治机理。

    

    神阙穴

     定位:在脐中部,脐中央。

     临床应用:温阳救逆,温中和胃。

    

     咱们再来解释一下为什么用生姜,生姜味辛、性温,归肺经、脾经、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降逆止呕的作用,不仅具有发汗解表的作用,还有温中止呕的功效。当生活中出现呕吐症状的时候,喝点姜水或者嚼一嚼姜,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温中止呕作用。

     最后再说一下伤湿止痛膏,它有祛风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一般人可能觉得它就是用于肌肉疼痛、关节麻木酸胀、跌打扭伤、风湿肿痛等情况下的,没有什么其他的用途。但伤湿止痛膏其实还有另外一个作用,那就是芳香走窜。伤湿止痛膏的气味比较浓烈,具有芳香走窜、开窍的功效,通过对肚脐持续的刺激作用,药物就更有利于充分地发挥作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最终达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

     另外,也可以将生姜切片贴在内关穴、太渊穴,用胶布或伤湿止痛膏固定,也是类似的道理。晕车晕船时胃气是往上走的,这个时候用内关穴的作用是能够往下理气止痛,同时在中医学中,内关穴可以专治胃部、胸部等的不适,内关穴还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有一句话叫“公孙内关胃心胸”,什么意思?就是说公孙穴和内关穴这两个穴位可以专治胃部、心胸部的不适,所以对于晕车时出现的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正好是适用的。

    

    内关穴

     定位: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临床应用:理气宽胸,和胃降逆,宁心安神。

    

     太渊穴具有补益肺气、止咳化痰的作用,因为肺的生理特性是宣发和肃降,宣发的趋向性是往外走,肃降是往里收、往下降,如果把肺的宣发和肃降调节平衡了,人的气机自然就舒畅了,也就起到了缓解恶心、呕吐的作用。

    

    太渊穴

     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处。也即在腕横纹上,脉搏跳动处的桡侧凹陷。

     临床应用:补益肺气,止咳化痰。

    

     另外必须要澄清一下,咱们所分享的晕车晕船的范畴,是要排除人体因器质性的问题所导致的眩晕。但在临床当中,眩晕也只是一个症状,事实上导致眩晕的病因可能有很多。比如说因为耳部病变所导致的眩晕叫作耳源性眩晕,如梅尼埃病、中耳炎等。再比如说因眼部病变所导致的眩晕,叫作眼源性眩晕,如视力屈光不正、眼肌的瘫痪等。再比如说因颈椎病变所导致的眩晕,叫作颈源性眩晕。所以如果本质上是有一些器质性问题的,那在治疗的过程中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本文中我们说的这些方法并不适用。

    

     登场图书

     《一起发现中医之效 : 祁营洲家庭小妙招讲记》

     本书一共60讲,每一讲一个主题,详细讲解了各种家庭生活中常见疾病的处理方法,可以让读者在家中自行操作,包括内服、外用、手法等不同的小妙招。

     中医书院购书链接——

    

    

     养生正道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一起发现中医之效 : 祁营洲家庭小妙招讲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由祁营洲 ◎ 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为出版社所有版权图片,请勿盗用。

     商业合作或投稿:cptcm2016@126.com

    

    点击“阅读原文”在微信平台内购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养生正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