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体质的饮食调养(全面,建议收藏)
2022/11/25 11:00:00 养生正道
导读
血瘀体质由于各种不同原因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流变慢或者局部血液停止流动,甚至血溢脉外为主要病理特征。血瘀体质的人主要表现为面色晦滞,口唇色暗,眼眶暗黑,肌肤甲错,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或结代,腹内或有癥瘕积块,妇女痛经、经闭、崩漏等。此类人群宜根据不同的病因选用不同食物以活血祛瘀,疏通血络;养阴活血,调气以化瘀。
血瘀体质的饮食调养
血瘀体质人群饮食宜根据不同的原因选用不同食物。
饮食原则
1.因引起血瘀的原因各有不同,根据病因选择食物很重要,如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则用补气食物,如黄芪、人参等;如血寒,致使血管收缩、血行不畅,用温阳散寒食物,如干姜、桂皮、辣椒等;津血不足,血流不畅,则用养血生津清热食物,如阿胶、石斛等。

2.在活血化瘀食物的基础上,适当加入理气食物,如陈皮、砂仁、酒等行气以活血。
3.长期食用活血与养血食物,两者可交互使用。
食物选择
血瘀体质人群宜选食物:韭菜、油菜薹、包心菜、生藕、大巢菜、地笋、山楂、玫瑰花、桂花、鸡肉、鸭血、鹅血、花姬蛙、螃蟹、海蟹、红麦、桂皮、银杏叶、槐花、红糖、栗子、金橘、柚子、桃子、李子、橙、番木瓜、芒果、酒、红花、茶等。

食谱选编
1.炸海蟹
材料:海蟹 2 只,花生油 100g,盐 2g,料酒 5mL,辣椒粉 10g适量。
制法:将海蟹去掉脐和蟹盖,除去鳃后冲洗干净,顺剁成两块,放入盆中再加料酒、盐、辣椒粉腌片刻;炒锅开火,注入花生油烧至八成热,将海蟹刀口断面处蘸淀粉后,入油中炸呈金黄色时捞起,两半蟹拼好码入盘中。蟹盖也入油中炸呈赤色,盖在炸蟹上恢复原样即成。

功效:活血行瘀。适合于血瘀体质,常人可食。
2.凉拌地笋
材料:地笋 250g,精盐、酱油、麻油适量。
制法:将地笋洗净,刮去表皮,切丝放盆内,加入少量精盐稍腌,挤去部分水分放盘内,加入精盐、酱油、麻油,拌匀即成。
功效:益气活血,利水。适合于血瘀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常人可食。
3.板栗烧菜心
材料:鲜栗子 250g,油菜 500g,淀粉 13g,盐 2g,香油 5g,胡椒粉 1g,猪油(炼制)40g。
制法:将板栗去壳取肉洗净,切 0.7cm厚的片;炒锅内放入熟猪油,烧至五成热,放入板栗炸 2 分钟,呈金黄色时,漏勺捞起,沥去油;沥油后的栗子盛入小瓦钵内,加精盐,上笼蒸 10 分钟;油菜洗净,取其嫩心,洗净;炒锅置旺火上,下熟猪油,烧至八成热,放入菜心,加精盐,煸炒一小会;放入板栗,用湿淀粉调稀勾芡,盛入盘中,淋入芝麻油,撒上胡椒粉即成。
功效:活血散瘀,利肠道。适合于血瘀体质、湿热体质,常人可食。
4.炒油菜苔
材料:红油菜苔 500g,油、大蒜末、干辣椒、盐适量。

制法:红油菜苔摘去老叶、剥去老皮,清洗干净,切段备用;干红辣椒剪成段,去掉辣椒子备用。炒锅烧热,放入适量油、干红辣椒,炒至变色,放入红油菜苔一起炒,直到菜苔变软,放入蒜末,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活血散瘀,利肠道,止血。适合于血瘀体质、湿热体质,常人可食。

登场书籍
《健康方略——体质与饮食》
“民以食为天”,天有阴晴之象、雨雪风霜之形,食有四气之性、五味之情,民有男女之分,胖瘦高矮之别。凭什么决定该吃、不该吃,只能是个人的体质。掌握自己该吃的,更应该知道自己不该吃的。根据食物有四气五味,实现体质与食物性味的结合是本书的重点。

养生正道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健康方略——体质与饮食》,孙宏伟◎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红油菜苔图片作者HiC,其他图片为出版社所有版权图片,请勿盗图。
商业合作或投稿:cptcm2016@126.com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电子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养生正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