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认识一味中药——荆芥
2022/11/30 11:00:00 养生正道

     导言:荆芥辛散力较强,性微温,具有祛风解表的功效,一般多生用。临床常通过炮制改变荆芥部分性状和疗效,以便调剂制剂等作用。如炒制荆芥辛散力下降,可以用于祛风理血,常用于产后出血过多、头晕目眩等症状。炒炭后辛散力极低,具有止血功效,常治疗产后血崩和虚人血崩等。现代研究表明荆芥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止血和抗氧化等作用。

     //////////

     药用荆芥

     《本草纲目》:“散风热,清头目。作枕,去头项风;同石膏末服,去风热头痛。”《本草从新》:“散风湿,清头目,利咽喉。治伤寒头痛,中风口噤,身强项直,口面?斜,目中黑花。”

     荆芥功能祛风解表,宣散风邪。治风寒湿痹证,及荨麻疹等病,荆芥常与防风等配伍同用。荆芥芳香气烈,疏风邪,又能宣血中之风,防风升浮走表散风寒,为祛湿之要药。荆芥发汗力强,防风其性较温,荆芥偏入血分,防风偏入气分,故二药相配,相须为用,加强祛风疗效,擅长祛风解表。治风热感冒诸证,则常用荆芥与僵蚕相配。僵蚕疏散风热,化痰散结,配荆芥辛香解散,更可上升,能祛风通络。二药皆为风药,又因荆芥有祛风清热之功,能治风疹瘙痒,故治湿盛带下等证,用之亦效。

     荆芥能清热通便,用治风热内蕴,腹胀便秘,肛门肿痛,常与大黄配伍。大黄苦寒,沉降下行,攻下通便,荆芥辛温,升散上行,疏散风热。二药配伍,一升一降,升清降浊,疏风清热,泻下通便。

     荆芥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

    

     荆芥《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异名】蛇米、蛇珠、蛇粟。

     【性味】味辛,性微温。

     【归经】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注意事项】荆芥辛温发散,耗气伤阴,故体虚多汗、阴虚头痛者忌服。

     【用法用量】5~10g。

    

     食膳与实际应用

     荆芥以嫩而香气浓烈者为佳。

     荆芥验方

     防冻汤

     治疗冻疮

    

     【做法】

     茄子梗,辣椒梗,荆芥,各适量,煎汤擦洗患处。

     【解析】

     为什么这三味药可以治疗冻疮呢?茄子梗具有活血化瘀、散血止痛、利尿解毒的功效;辣椒梗同样是温性,具有祛除寒湿、散瘀止痛的功效;荆芥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作用,用荆芥第一取的是它的温性,第二还有解表散寒、消疮的功效。把这三味药放在一起煮水,温中止痛、祛寒的力量更强。

    

     登场书籍

     《一起发现中医之效:祁营洲家庭小妙招讲记》

     本书一共60讲,每一讲一个主题,详细讲解了各种家庭生活中常见疾病的处理方法,可以让读者在家中自行操作,包括内服、外用、手法等不同的小妙招。

     中医书院购书链接——

    

    

     养生正道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一起发现中医之效 : 祁营洲家庭小妙招讲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由祁营洲 ◎ 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图片为出版社所有的版权图片,请勿盗图。

     商业合作或投稿:cptcm2016@126.com

    

    点击“阅读原文”在微信平台内购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养生正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