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体质的饮食调养(全面,建议收藏)
2022/12/2 11:00:00 养生正道

     导读

     湿热体质多以感受湿热之邪,久而不除或脾虚痰湿内滞,湿酿成热,湿热互结为主要病理特征。湿热体质的人主要表现为肢体沉重,口渴饮水不多,舌质红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部位不同而有差别:在皮肉为湿疹或疔疮;在关节筋脉则为局部肿痛;在脾胃,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溏稀,尿短赤,脉濡数;在肝胆,可见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发黄,脉弦数;在膀胱,则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在大肠,则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等。此类人群宜少食多餐、清淡饮食,避免食膏粱肥厚、辛辣刺激及水分过多的食物。

     湿热体质的饮食调养

     湿热体质人群饮食宜清热化湿、甘寒、甘平的食物

     饮食原则

     1.选食苦、淡为主的食物,苦以清热、淡以渗湿,如薏苡仁、赤小豆、苋菜、马兰头、葫芦等。

    

     2.食以七分饱为度,食物宜清淡,易消化,适当保持饥饿感。

     3.少食海鲜、发物,海鲜、发物容易生湿,如海鱼、海虾、香菇、鹅肉等。

     4.忌食肥甘厚味、辛辣香燥的食物,如肥肉、生姜、大蒜、葱等。

     食物选择

     湿热体质人群宜选食物:薏苡仁、赤小豆、绿豆、玉米、荞麦、高梁、香椿、萝卜、白菜、芥菜、芹菜、冬瓜、刺苋菜、马齿苋、马兰、葫芦、蒲公英、鱼腥草、慈菇、鹌鹑肉、鲟鱼(养殖)、田螺、螺蛳、西瓜、苦瓜、柠檬、椰汁、绿茶等。

    

    食谱选编

     1.薏米赤小豆粥

     材料:薏苡仁 150g,赤小豆 100g,粳米 200g。

     制法:所有食材洗干净后放在锅里,加水,用慢火熬约 2 小时,熬烂即可。

    

     功效:健脾,补肺,清热除湿,减肥,美白。适合于湿热体质、痰湿体质、气虚体质,常人可食。

     2.荞麦蒸饺

     材料:荞麦粉 300g,牛肉(主要是瘦肉,可带少量肥肉)450g,荸荠 200g,大葱、盐、白砂糖、酱油、胡椒粉、植物油适量。

     制法:把荞麦粉、盐与热水、冷水各半混合,揉搓成荞麦面团,再分成多个小面团,擀成饺子皮,牛肉去筋后剁烂,荸荠、葱都切成小粒,牛肉中加入荸荠、葱粒、调味料(白糖、酱油、胡椒粉、植物油)搅拌起胶再加入油搅拌均匀,制成肉馅。荞麦面皮中包入适量的肉馅,捏好封口,包成饺子,把包好的饺子放在抹过油的蒸笼中,用大火蒸 8 分钟,熟透后就可以取出食用。

     功效:降血脂,保护视力,软化血管,降低血糖。适合于湿热体质、痰湿体质、血瘀体质,常人可食。

     3.红烧冬瓜

     材料:冬瓜 300g,盐、酱油、蚝油、鸡精、葱花、白糖适量。

     制法:冬瓜去皮去瓢,表面打上花刀后切成方块。热锅下油,油热后下入冬瓜块煎至四面略显金黄后,把冬瓜扒到锅边,中间下少许白糖,炒出糖色后和冬瓜块一起炒匀,放入盐、酱油,让冬瓜均匀上色,加一小碗水炒匀后盖上锅盖,焖煮至熟,再加蚝油、鸡精,大火收汁,加少许白糖,起锅撒上葱花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祛湿化痰,除烦止渴,解暑。适合于湿热体质、痰湿体质,常人可食。

     4.兰花春笋

     材料:带尖春笋 24 支,火腿末 15g,青椒 50g,鸡蛋清 1 份,虾仁泥、鱼茸、盐、油适量。

     制法:虾仁泥、鱼茸加鸡蛋清,顺着一个方向搅成馅,加调料拌入味;笋尖取上段,从顶部剖十字切成兰花形,用凉水漂净后上笼蒸熟;将馅料挤成 24 只丸子,蒸熟后置于“兰花”中间,撒上火腿末;青椒切丝汆熟围边,勾薄芡即成。

     功效:清利湿热,开胃。适合于湿热体质、痰湿体质,常人可食。

    

     登场书籍

     《健康方略——体质与饮食》

     “民以食为天”,天有阴晴之象、雨雪风霜之形,食有四气之性、五味之情,民有男女之分,胖瘦高矮之别。凭什么决定该吃、不该吃,只能是个人的体质。掌握自己该吃的,更应该知道自己不该吃的。根据食物有四气五味,实现体质与食物性味的结合是本书的重点。

    

     养生正道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健康方略——体质与饮食》,孙宏伟◎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全部图片所有版权图片,请勿盗图。

     商业合作或投稿:cptcm2016@126.com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电子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养生正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