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痒、视力下降、酸痛畏光……几种眼病的自治小验方
2022/12/8 11:00:00 养生正道

     导读

     现代人办公是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电脑了,本来加班熬夜就耗伤肝血,长时间看手机、电脑屏幕更是加大了用眼强度。肝开窍于目,很多人伤肝的症状会很直白地表现在眼睛上。今天就来总结一篇关于几种眼病的自治小验方。

     几种眼病的小验方

     作者/明澄

     眼睛痒

     眼睛痒是一种眼部的常见病,一般由风邪、湿热或血虚生风导致。

    

     方法 1:将麝香壮骨膏剪成 3cm×3cm的正方形,睡前贴太冲穴、太溪穴、阴陵泉穴、尺泽穴、印堂穴、阳白穴、四白穴、太阳穴、翳风穴,早晨起床后拿掉即可。

     方法 2:将一颗绿豆放入剪好的麝香壮骨膏中间,放在耳垂正中前后对贴。

     方法 3:取当归 10g,黄芪 15g,童子鸡一只,料酒、胡椒粉、葱姜、食盐适量。把鸡放入沸水中汆透,再把当归、黄芪塞入鸡肚子,加清汤与调料,经沸水武火上锅蒸两小时取出即可食用,一周吃两次,第二次可以把当归、黄芪换成枸杞子 15g塞入鸡肚子,连续服用一个月。鸡为巽卦,肝亦为巽卦,这个食疗方吃了不但对视力好,对颈椎也非常有帮助。

     眼睛酸痛、畏光

     方法 1:用桑叶、菊花、银花、防风、当归尾、赤芍、黄连各适量,一起煎沸趁热先熏后洗,再把药渣捞出放在眼部湿敷。每晚一次。这个方法对于睑腺炎(麦粒肿)也有效。

     方法 2:决明子、白菊花各 15g,粳米 60g,先把决明子和白菊花用砂锅水煎取汁,再用药汁把米熬成粥即可食用。此粥清肝明目,疏散风热。

     视力下降、近视

     近视眼是指视远不清,视近清晰的一种屈光异常的眼部疾病。从中医学角度来看,肝开窍于目,肝血上养于目则视明。肝肾同源,目受血能视,所以近视与肝肾的阴血不足有很大的关系,下面介绍几种预防近视的方法。

     方法 1:用麝香壮骨膏剪成 3cm×3cm的正方形,睡前贴太冲穴、太溪穴、阴陵泉穴、尺泽穴、印堂穴、阳白穴、四白穴、太阳穴、翳风穴、合谷穴、内关穴、养老穴、臂臑穴,早晨起床后拿掉即可。

     方法 2:猪肝 50g,菠菜 25g,煮汤食用。也可以用枸杞子 25g与猪肝 50g一起煮汤服用。

    

     方法 3:干银耳 3g泡发,枸杞子 5g,鸡肝 50g,茉莉花 12朵,料酒 5g,姜汁 2mL,食盐、淀粉适量。把鸡肝洗净切片,用淀粉、料酒、姜汁、盐调匀备用,锅中先放入清汤和调料,然后下银耳、枸杞子。汤煮沸时,转文火加入鸡肝,待鸡肝熟后,关火,汤中撒入茉莉花即可食用。如果没有新鲜茉莉花,可以用干茉莉花代替。

     方法 4:怀山药 500g,白砂糖 200g,炒熟的面粉 100g,熟莲子 25g,桂圆肉 25g,猪油、蜂蜜各少许。将怀山药打碎与炒熟的面粉加水和猪油揉成圆饼状,再把熟莲子、桂圆肉切碎撒于表面,上锅蒸 15 分钟,每天适量食用。吃之前先把糕蒸熟,再淋上蜂蜜即可。

     以上这些方法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可以对症使用,其中孩子的眼睛还没完全发育好,所以保护和预防很重要。听老师强调的多看绿色(因为绿色在五行里对应肝,护肝就是护眼),做眼保健操保护视力,都是很有必要的。视力下降的原因是眼睛疲劳了却还在看东西。这个时候休息一下眼睛,做做眼保健操,看看绿色,就能让眼睛得到休息和恢复。合理用眼,早睡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有一年冬天一个好朋友让我帮忙找当地最好的眼科医院和专家给她 7岁的孩子治疗眼病。我给这孩子看过,是明显的先天不足,还做过手术。但是课业繁重,孩子每天 12点才能睡觉,这种作息持续了半年之后,孩子的视力“断崖式”下跌,连视力表的第一行都看不清了。其实这种情况,应该好好调整孩子的作息,减轻孩子的压力,如果无法改变这些因素,再好的医院和再好的医生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啊!五脏六腑之精上注于目,身体的精都不足了,何来供养眼睛?建议视力不好的孩子最好能 20点半上床,21点入睡。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好身体才是支撑一切的基础。另外,多晒太阳,可以吃完午饭在窗前晒晒后背,晚上可以到阳台上看星星。有条件的孩子最好能睡个午觉,午睡养心,眼底归心管,养好心血,对保护视力也很重要。

    

     登场图书

     《健康其实很简单 : 中医陪你过好每一天》

     本书选取 50 个短小精悍的生活故事,并在故事中穿插了中医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基本常识,作为滋养心灵的中医轻阅读读物。中医指导年轻人怎样处理情绪才正确。

     中医书院购书链接——

    

    

     养生正道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健康其实很简单 : 中医陪你过好每一天》,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由方寸山乐知社 ◎ 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为出版社所有版权图片,请勿盗用。

     商业合作或投稿:cptcm2016@126.com

    

    点击“阅读原文”在微信平台内购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养生正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