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验治素有宿饮,复感风寒
2022/12/23 11:00:00 养生正道
导读
小青龙汤是《伤寒论》名方,是治疗表寒里饮的代表方,还是期末考试的重点,中医学生必背的内容。都说书上的内容和临床有差距,因为到了临床上会发现,患者可不会按着书上说的来生病。但当然也有相当多的内容,是必须掌握好的“万金油”,小青龙汤就是其中之一,该方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辨证准确则疗效十分可靠。今天推送通过将经典与临床结合,帮助读者从学方证到临床应用,据证验方、对症用药。照此研习,可增进读书效益,提高临证治疗水平。

小青龙汤(《伤寒论》)
编著/傅毅
药物组成
麻黄 9g,芍药 9g,干姜 6g,五味子 6g,炙甘草 6g,桂枝 9g,半夏 9g,细辛 3g。

图:五味子
【主治病证】
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能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苔白滑,脉浮。
【加减化裁】
外邪表闭重,恶寒无汗,重用麻桂;外寒已解,喘咳未止,去麻桂;寒痰水饮重,胸满痰鸣,重用细辛、半夏;里饮郁热,喘而烦躁,咳而上气,脉浮加石膏;郁热伤津见口渴,去半夏加瓜蒌根;里饮偏重见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茯苓。
【原方证治】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现代运用】
主要用于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结核性胸膜炎,慢性鼻炎,急性腮腺炎,癫痫,青光眼,尤常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良好。
【助记方歌】
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
细辛半夏甘草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图:白芍
亲验病例
白某,女,40岁。初诊:1992年12月5日。
哮喘7年,近感“风寒”,咳嗽、气喘加重,痰稀色白量多,喉中哮鸣有声,甚则不能平卧,受凉或闻烟味引发加重,伴胸脘满闷,纳食少进。查:面目、手足发青,双肺满布干鸣音,心脏(-),口不渴,小便频数,大便如常,舌淡暗,苔白滑,脉沉细略紧。
辨证为素有宿饮,复感风寒,肺气郁闭,失于宣肃。治当温肺化饮,宣肺平喘。
小青龙汤加减(因该患者有麻黄过敏史,故去之):
桂枝 9g,干姜 6g,细辛 4g,半夏 9g,北五味 10g,射干 9g,款冬花 10g,苏子 10g,白芥子 6g,炒莱菔子 10g,杏仁 10g,甘草 6g。
5 剂后,咳喘减,余症轻,舌苔变黄、右边瘀点,仍面目、手足发青,干姜、白芥子减量,加水蛭粉 1.5g(冲服),桑白皮 12g,5 剂;后复见夜尿多,腰酸困等症,以补骨脂、肉桂、地龙、附片等加减出入,共服三十余剂,1 年后,来看闭经证,言喘咳一直未复发。
登场书籍(↓因微信公众号平台系统波动,图书信息有时可能会出现无法显示的情况,此时可通过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了解图书详情)
该书是一本中医临床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的参考方书。书中所录方剂,以经典方为主,旁涉近现代名医之验方及个人所创之方。本书收222首方,从1579首方剂中精选所得,是作者历经四十年家风熏染、自我揣度、跟师学习、院校深造,加之反复应用,多次验证的中医临床的升华;由读书到临床、又由临床到读书的几十年周而复始的探索中提炼而成。
中医书院购书链接——


养生正道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222首古今名方亲验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傅毅◎ 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全部图片为出版社在摄图网购买的版权图片,请勿盗图。
商业合作或投稿:whkpbjb@163.com

点击“阅读原文”在微信平台内购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养生正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