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建中汤治虚劳里急,气血不调之腹部疼痛
2022/12/24 11:00:00 养生正道
导读:
大建中汤出于《金匮要略》,功能温中补虚,主治中阳不振、阴寒内盛的痛证。胃脘冷痛较甚,呕吐不能食,伴有虚象,可用大建中汤加减。大建中汤临床验证可治疗中焦虚寒所引起的各种病症,只要正确辨证施治,切中病机,标本同治,诸病减轻。推送选取叶橘泉先生“经方实验三辨录”的大建中汤详辨与验案一则,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宝贵的学术思想及经验。
//////////
大建中汤(《金匮要略》)
作者/叶橘泉
【组成】
人参 6~12g,蜀椒 3~6g,干姜 6~12g,饴糖 30~60g。以上前 3 味水煎去渣,1 日分 3 次,每次冲入饴糖 10~20g,搅匀后温服。

图:人参
一、辨证
脘腹冷痛或痉挛性疼痛,腹部膨满,发作时激烈攻冲,甚则呕吐。四肢厥冷,食欲不振,受凉后症状容易恶化。腹诊可见腹部弛缓无力,肠管蠕动不安。舌质偏淡,苔薄,脉沉紧。
二、辨病
1.慢性胃炎。
2.胃下垂。
3.胃癌。
4.肠疝痛。
5.蛔虫腹痛。
6.急、慢性阑尾炎。
7.术后粘连性腹痛。
8.肾结石。
9.胆结石。
10.胰腺炎。
11.妇女产后乳汁不足。
12.妇女习惯性流产。
三、辨体质
里虚,寒证之体质,体格偏瘦或中等,胃肠弛缓无力,肠管容易胀气,四肢冷感。
【慎用或禁忌】
里实、热证者应慎用或禁用本方。
【临床加减应用】
1.慢性胃炎:加砂仁、枳壳、香附。
2.胃下垂:加黄芪、升麻、刺五加。
3.胃癌:加薏苡仁、诃子、野菱角。
4.肠疝痛:加芍药、枳实、甘草。
5.蛔虫腹痛:加使君子、苦楝根皮、木香。
6.急、慢性阑尾炎:加败酱草、薏苡仁、大黄。
7.术后粘连性腹痛:加大腹皮、延胡索、乌药。

图:大腹皮
8.肾结石:加连钱草、车前草、滑石。
9.胆结石:加过路黄、郁金、柴胡。
10.胰腺炎:加蒲公英根、茵陈、婴奥叶。
11.妇女产后乳汁不足:加蒲公英根、通草、灯心草。
12.妇女习惯性流产:加杜仲叶、续断、桑寄生。

作者七十年临证医案与心得
脘腹疼痛
张某,女性,36岁,农民。1972年9月初诊。
患者自诉一年来常感腹部疼痛,发作时腹中肠鸣气攻,有时气往上升,严重时呕吐,但不转矢气。时感腰痛,疲倦无力,常觉手足发凉,食欲不振。月经尚正常,但是量少,白带较多,大便正常。
诊患者体格瘦弱,贫血面貌,四肢温度显然比正常人要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证属虚劳里急,气血不调,治以补虚缓急,益气养血。方取大建中汤合当归芍药散:
党参 6g,蜀椒 3g,当归 9g,芍药 12g,茯苓 9g,白术 9g,泽泻 9g,川芎 6g,干姜 6g,饴糖 30g。
患者持续服药2个多月后,腹痛消失,面色亦大有改善。

登场书籍
《叶橘泉临证直觉诊断学:辨证、辨病、辨体质七十年心得》
叶橘泉先生,“方证药证”学说倡导者、实践者,杰出的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中药学家。本书为叶橘泉学术体系“医话三书”之一。
中医书院购书链接——


养生正道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叶橘泉临证直觉诊断学:辨证、辨病、辨体质七十年心得》,叶橘泉◎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全部图片为出版社所有版权图片,请勿盗图。
商业合作或投稿:cptcm2016@126.com

点击“阅读原文”在微信平台内购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养生正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