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玉:小学生怎样趣味学古文?
2023/1/4 19:30:00 悦悦图书

    

    

     这个寒假,很多孩子只能待在家里。家长们不妨多和孩子一起诵读小古文,让孩子爱上小古文。

     古文,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古文的启蒙,需要从小开始,从诵读开始。

     这一方面与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期相匹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尽早培养孩子对语言的兴趣。

     王勃“六岁善辞章”,骆宾王“七岁能赋诗”,晏殊“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而近代康有为“七岁能属文”,梁启超“九岁能日缀千言”……他们从小就能读懂古文,还能写古文,这和从小熟读成诵是有密切关系的。

     熟读成诵,曾是无数古代文人是学习的常用方式。他们在记诵的基础上梳理含义,进而阐释自己的观点。

     而当今,熟读成诵依然是孩子们学古文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诵读的过程,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古文的魅力,发现诵读的趣味,从而生发出继续学习、坚持学习的愿望。

     著名小学语文教师、全国小古文读写大赛特邀评委吴春玉老师,曾做客悦悦图书旗下的志达书店,以一场讲座、几个古文故事,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学习古文并不难,而是充满乐趣的。

     家长们可以和吴老师学习学习,如何带动孩子学习古文——

    

    

     01

     第一篇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朗读

     吴老师告诉孩子们,诵读时,每个字之间的间隔是不一样的,应该根据字的含义用不同的节奏来读。老师先领读了一遍整篇古文,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跟读;之后,让孩子们自读一遍;再请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分别领读几遍;最后,让孩子们以逐渐加快的语速又读了多遍。

     为什么要快读呢?吴老师告诉孩子们:“快读,可以把自己的发音器官打开,是掌握文言文语感的有效方法。”

     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的朗读,是有区别的。古文的诵读,讲究“声断气连”。一个人的语感好不好,听他朗读就听得出来。

     在以快慢结合的速度读了多遍的基础上,吴老师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些关于文章的细节问题,孩子们竟然都轻而易举地找到了答案。有的孩子,甚至可以用现代文从头到尾地讲述这个故事。

     模仿

     讲述这个故事,我们要用一长段现代文字,但原文其实只有四句话,由此可见,古文比现代文要简洁得多。如何用最简洁的字词表达出最丰富的含义,也是学习古文可以培养出的一项技能。

     吴老师让孩子们尝试以古文填空的方式,替换原文的故事,讲出自己的故事。这种方式,让孩子们对古文句子的结构和一些常用字词的用法更加熟悉了。

     演读

     填词游戏完毕,吴老师还邀请孩子们上台表演这个故事。孩子们兴高采烈地纷纷上台,有的朗读故事,有的表演,现场仿佛上演着一场热闹的话剧。

     理解

     之后,老师开始引导孩子们去思考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唯戎不动”背后的原因,也就是“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含义。这对孩子们而言已经十分容易了——我们要懂得观察,从观察中总结经验。

     记忆

     朗读已多遍,含义已明了,甚至还表演了多遍……以此为基础,吴老师请同学们尝试背诵出这篇短文。经过“先给提示、再无提示”的方法,最终,孩子们竟然一个一个地完整背诵了出来。

     创作

     这篇古文的学习,到此并没有结束。吴老师曾经在课结束后,让班上的孩子们自己去买李子,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出一篇古文作文。而孩子们竟然写出了令人吃惊的好作文!

     从记忆、理解、模仿到创作,是一个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

    

     02

     第二篇

     《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选自《列子·汤问》

     这篇古文的故事性很强,因此吴老师采用了“暂不展示全文、一句一句展示”的方式来讲授。

     朗读

     鉴于有些句子的朗读相对上一篇古文较拗口,吴老师便让孩子们多次朗读,并且逐渐加快朗读速度,孩子们在朗读中渐渐感觉顺口多了。

     演读

     这篇古文的问答形式十分适合表演,老师们便让两个孩子组一组,一人一句来模拟文中两个孩子的辩论情景。辩论内容所涉及的道理,包含了一些自然知识,也极大地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理解

     对于文中关键字词的讲解,老师通过表演让孩子们来领会词义。比如以烫手的动作展示的“汤”字——古时指热水,并不是我们今天常见的含义。

     对于两小儿的不同观点,孔子究竟会怎么回答呢?孩子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猜测。

     当揭晓出原文是“孔子不能决也”时,孩子们十分意外,科普知识十分丰富的他们,纷纷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孔子身为博学多知的人,竟然没有给出答案,“两小儿”又会怎么反应呢?孩子们再一次给出了自己的猜测。

     “孰为汝多知乎”,既是这篇短文的主旨所在,也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一句。吴老师便逐字请孩子们猜测含义。

     记忆

     全文含义都明了之后,吴老师先以领读的方式带孩子们通读整个故事,再让孩子们自己朗读整篇古文。

     对于这篇文章里的多个长句,老师则让孩子们一个长句一个长句地逐渐记忆。最后再通过故事情节的逻辑串联,把多个长句串联起来,这样便可以记诵整篇古文。

    

     03

     总结

     语感的培养

     吴老师在讲座的最后总结:无论是快读还是演读,都十分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古文语感。这种语感,一旦“刻录”于孩子们的大脑之中,就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记忆。因此,这种语感的“刻录”,越早越好。

     同时,古文的语感需要在大量诵读的基础上才能由“量变”转变为“质变”。因此,“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考前突击”是不够的,孩子们需要在平时大量诵读,养成长期诵读古文的好习惯。

    

    

     点击上图观看讲座

     来源:悦悦文化编辑部

    

     相关推荐

    

     精选适合小学生的浅显易懂的短小文言文,每周一篇,包括经典呈现、注释、文言词卡、课文大意、文言活动室、创意读写营、背诵大闯关、断句游戏厅版块,同时配有童声原音朗读音频、四格漫画,指导学生读懂参透,自然成诵。

     练习题在掌握核心知识点的基础上,注重趣味性和思辨性,帮助低年级学生感受古文之美,积累文化底蕴,打好文言基础。

     《古文就得从小学!——小学文言文入门40篇

     (入门篇)(含朗读音频)

     编著| 吴春玉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

     定价 | 29.80元

     悦悦图书京东店售价| 18.43元

    

     悦悦图书旗舰店(京东)

     优惠大促销

    

    

    

     更多优惠,更多好书

     逛起来!

    

     进群和课程咨询,请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悦悦文化活动群

     获取更多活动资讯

     优质内容分享不错过

     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们

    

     点个在看 分享给喜欢读书的人

    

     戳原文,即可观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悦图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