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些“经典”被翻了几千年,还有人在读?
2023/1/29 19:00:00 悦悦图书


对中国人而言,“人文经典”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牙牙学语时便被父母教“人之初,性本善”,自上学更是难度一路飙升,从“床前明月光”到高考作文的“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国人似乎逃不脱和这些古籍的关系。就连《武林外传》里,佟湘玉惩罚莫小贝的方式也是——“秀才,把《资治通鉴》拿来给小贝抄!”

《武林外传》剧照几百、几千年前的东西,被诵读、研究了一代代,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读?要看它们何以成为“经典”。0
1
所谓经典,一定是能够跨越时空给人启迪的东西
南非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在《何为经典》中,做出了这样的定义:那些历经最糟糕的野蛮攻击而得以劫后余生的作品就是经典。他说这句话有自身的时代背景,但也具有相当的普适性。秦始皇焚书坑儒无法彻底销毁的遗存、无书可读的年代让人如获至宝挑灯夜读的著作,是穿越几百上千年的精神火种、艰难时刻让人内心希望不灭的支柱。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例如《道德经》,是“经典中的元典”。所谓“元典”,就是最元初的典籍,带有发端的性质,往往代表着一个文明的基本思维方式。
“为无为,则为不治。”无为的思想大家都知道,许多人把它理解为古代帝王需要掌握的管理思路,但其实,尊重一个系统自身的内部规律,是无论在千年前还是在当下、无论个体还是群体都应当遵循的原则。改革开放时的“下海潮”、互联网崛起时的“大厂热”,短视频时代的“直播风口”,都是人们在努力寻找大系统中的规律。例如《论语》,是共同价值追求的核心。从春秋时期开始,我们的文化就和《论语》无法脱离了。它形成了文化基础,涵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时代心态。“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现在看来带了不少“江湖味”的话,其实是2500多年前就记录在《论语》中的言论。没有高低贵贱,没有阶层歧视,不完全依凭血缘关系,始终抱持开放的态度——这不就是许多人一直在追寻的社会价值吗?

荆轲刺秦王 剧照例如《史记》,是借助过去的轨迹对今天定位的导航系统。
历史就是我们的记忆,它不但是个人的记忆,还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记忆。如果你真的回看,就会发现:历史总是重复的,人性的进步总是缓慢的。在集体记忆里,你才知道我们从哪里来,一路如何走来,走向何方。
刘邦得胜后要定都洛阳,原因是历史上它是都城。张良劝:周分封天下,最后才分封自己的人,所有人都获益,所以他获得了最广大的拥护,都城甚至都不必守。可刘邦得天下呢?苦战四年,横尸遍野,需要抚息天下人,都城只能靠千军万马去守。关中才是理想之地。
懂人、懂山川地理形势、懂整个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历史的过程,我们才能说真正懂了历史,知道如何安放自己。
0
2
所谓经典,一定是让人在不同阶段都有所体悟的东西
英国诗人T. S. 艾略特在《什么是经典作品》中说,假如我们能够找到一个词可以充分表现经典的含义的话,那就是“成熟”。思想成熟、语言成熟,经典作品最大的魅力,或许就在于:我们背诵只需要几分钟,读懂它却需要几十年。例如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中学时期背诵,只知它写出了爱恋倾慕的难耐;再过几十年,有了更多见闻和体悟,才知——“求之不得”,有时候是一种心境。好婚姻难得,好夫妻难得,所以古人才会在典礼上祝愿他们“求之不得”。
图片来源:pixabay
例如我们早已熟悉的唐诗宋词。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故地重游,二十四年已经过去。经历了多次被贬的波折,刘禹锡的心境变化,岂能用一个“复杂”就概括?要说对抗挫折与不测,我们倒不妨和诗人学学。例如爱恨情仇表象下的《红楼梦》。小时读来,只觉林黛玉过于细腻、过于谨小慎微。但过了多少年重读,我们才突然意识到——失去父母、寄人篱下,谨慎小心的心态其实是另一种明哲保身。薛宝钗八面玲珑,有时不免显得有些“油腻”。但再品味时细想,不难发现这是大家闺秀在家族约束之下的装愚守拙……

红楼梦 剧照经典之书给了我们一代代滋养,值得读。但面对那些大部头,大家总会面临一些问题:缺乏系统性:由于没有形成阅读习惯,今天读两行,明天读三页,章节与章节之间没有形成联系,再读书时都忘了上次读了什么。缺乏专业指导:在书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只能上网搜索或者求助于其他书友,不过这样的回答未必是准确严谨的,如果被误导可能对理解起反作用。缺乏阅读氛围:自己一个人读书,读到哪算哪,虽然自由但却加大了坚持下去的难度。如果有一种方式,能将这几种方法的优点集一身,还能辅以名师讲解,在理解内容+坚持阅读+思想输出的三重学习氛围加持下,读完经典作品一定不是太难的事。这就是美丽古典开办复旦大学骆玉明教授“古小说经典”小班课的初衷:为各位书友提供以学促学、相互陪伴、分享体悟的平台,更有复旦名师精讲答疑解惑,从而为大家提供坚持阅读、收获精神富足的源源动力。大家在这里可以正式翻开书页,读完人生中的第一遍《红楼梦》等经典古小说,并养成阅读习惯。带你花上一整年的时间,细读30+古小说经典:《左传》、《史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等。
学习这些经典,能够让我们深入解读中国文化的DNA,剖析中华文明的“底层代码”,从历史变迁中明白我们何以为一个中国人,更能探究这些我们未曾精读的经典是如何默然间塑造着我们的人格与性格。你不仅能够聆听复旦名师的专业解析、知识拓展,在遇到理解瓶颈时还能在社群内求助于同学,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阅读体会,在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将经典的深厚内涵内化于心,更能养成受益终生的阅读、学习习惯。2023年,不如给自己一个机会,一口气读完30+经典作品?
2023重磅小班课
美丽古典·古小说经典


古小说经典
骆玉明「美丽古典」系列课程


骆玉明联合悦悦文化
2023年重磅打造
“美丽古典”系列新课程
一年穷尽古典之美
一年登上古典之巅
骆玉明·古小说经典
11 种名著专题
25 场经典详解
30+本小说领读
沿着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
破解古代小说演变的内在奥秘
感受中国人文学及艺术审美的变迁
在半真半假的小说世界里
观照文学与现实的关系
在纷繁复杂的故事情节里
体悟生命的价值与爱的意义



★关于课程的常见问题★
↑点击了解↑

☉本课程为线下授课,共包括25次课。☉每月2次课,上课时间为隔周的周日晚7点至9点(课程表将于开课前在学员群内发布)。☉若学员因故错过课程,可另选时间现场回看。

★多场文化游学课程期间将组织多场游学活动,邀请课程学员与骆老师一起前往上海周边文化圣地,在行走、体验、交流、思考中内化所学,共创美好回忆。
★永久学员群服务
课程学员将受邀进入本课程专用学员群,便于课下交流答疑,享第一时间了解骆老师全网资讯及资源服务。此学员群在课程结束后不会解散,将永久存在。
★独家课程资料
每次课程的配套参考资料会在课后分享至学员群,不可外传,仅供温习。
★学习成果交流与展示
课程将不定期组织作业交流会,学员之间分享心得体会,骆老师亲自点评与指导,优秀作业将可发表在美丽古典公众号。
★课程“小读长”荣誉
课程主要涉及的10+本经典小说,鼓励学员按兴趣展开共读。每本经典自选一位“小读长”,日常带领学员自律共读,将可获赠小读长徽章及读家伴手礼。

▎购买全年25次完整课程,可享1次课程费用减免(仅需支付24次课程费用)。→ 前10位购买完整课程,可享早鸟价9折
→ 2月12日前加购,另附送课程配套精选用书8种
▎支持每种专题独立购买,按该专题课次收费;可一次性购买多个专题(如课程目录所示,共11种专题供选)。
→ 购买三种以上独立专题,可享9.5折
→ 2月12日前加购,另附送该专题配套精选用书★ 费用详情请咨询小助手(小助手二维码见文末)


11 种名著专题
25 场名著详解
30+本古小说经典领读
一整年倾心讲授与指导
365+天暖心互动与贴心服务
跨越空间的书之旅程
超越时间的心之连结
在充满朝气的2023
奔赴一场最厚重最长情的陪伴
经由一门充满古典之美的文学课
走进骆老师用心构筑的美丽古典之园
在喧嚣的当下品味经典、体悟人生
爱上那个精神世界有光的自己




购买或咨询课程
请扫码添加小助手


进群和课程咨询,请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悦悦文化活动群
获取更多活动资讯
优质内容分享不错过
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们

点个在看 分享给喜欢读书的人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悦图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