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去世
2023/3/13 19:30:00 悦悦图书


据日本NHK电视台3月13日报道,日本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3月3日因衰老去世,终年88岁。

大江健三郎,1935年1月31日出生于日本四国偏僻的山村,1957年以小说《死者的奢华》登上文坛。其代表作包括《饲育》《性的人》《个人的体验》《燃烧的绿树》等。
其作品曾获芥川龙之介奖、新潮社文学奖、读卖文学奖、谷崎润一郎奖、川端康成文学奖等。
1994年,他因作品中“存在着超越语言与文化的契机、崭新的见解、充满凝练形象的诗这种‘变异的现实主义’,让他回归自我主题的强烈迷恋消除了语言等障碍”而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川端康成后第二位获得该奖项的日本作家。
他以喜爱鲁迅著称,访华时曾于鲁迅石像前落泪。

1945年,大江健三郎10岁时,日本投降,美军对日本的军事占领、新宪法的实施及民主思想教育,对他日后反对侵略战争、关注社会问题及人类命运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950年3月,大江健三郎转入夏目漱石曾经执教的名校爱媛县立松山东高等学校。在整个中学时代,创作的诗歌、评论、随笔和短篇小说等文学习作近40篇。1954年,考入东京大学文科二类, 1956年4月,转入文学部法国文学专业,师从日本著名的法国文学研究者渡边一夫教授。1957年5月,短篇小说《奇妙的工作》获《东京大学新闻刊》“五月祭奖”。
1958年,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短篇小说《饲育》发表于《文学界》,获得第39届芥川文学奖,以职业作家的身份正式登上日本文坛。1965年《个人的体验》获第11次“新潮文学奖” 。1967年发表《万延元年的足球》,获第3次“谷崎润一郎奖” 。1989年,荣获欧洲共同体设立的“犹罗帕利文学奖”。1992年,又获得意大利的“蒙特罗文学奖” 。1973年,长篇小说《洪水荡及我的灵魂》,获第26次“野间文学奖” 。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大江健三郎在他后期作品的创作中,系统地表述了一种新的文化救赎的思想,即要在一个无神时代里,寻求灵魂的自我拯救。其具体表现为,他后期创作的中心已经从原先的“残疾儿”主题转变为“灵魂”主题;他形象地描绘出“无神时代”的基本特征,即一个“上帝缺席”的时代、一个“众神喧哗”的时代、一个可能诞生“新人”的时代;他详尽地阐明了实现灵魂的“自我拯救”的方法,即观念上具备自觉的“危机”意识、并积极地采取“回归”的行动,以促使“新人”的到来。大江健三郎“文化救赎”思想的一个中心命题,就是对于灵魂问题的突出关注。从20世纪50年代作为一个学生作家开始,大江健三郎就在自己的创作中把个人、民族和人类命运联系在一起,借助于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来思考探究人的存在之本质。经过一番痛苦的人生体验和紧张的精神探索之后,大江健三郎通过《个人的体验》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等作品的创作,不仅完成了对于萨特存在主义思想影响的消化,提出了人在自身积极的存在中获得“再生”的可能性,同时也有意识地引进“边缘文化”概念,形成自己独特的以“残疾儿”主题为“原点”的创作理念,从而深入地展示了“再生”的现实依据——“共生”:人只有在与他人(包括各种边缘性的弱势群体)的相互理解、尊重、宽容、促进的“ 共生”的互动联系中,才能在“核时代”里,在“暖昧的日本”,获得自己本质性的存在——共生与再生。这也是大江健三郎在20世纪90年代前通过小说创作表达其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的基本思想理路。大江健三郎文化救赎思想的一个重要基点,就是他所提出的“无神时代”的概念。就大江健三郎本人而言,“自天皇用人的声音讲话那天起”,才10岁的他就开始“感到,作为神在上空统辖‘世界’的天皇、皇后似乎失去了力量。”从那时起,“无神”思想和西方输入的民主主义思想融为一体,成了他主要的思想和精神支柱。所以,他一再地自称:“‘我’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无神时代”之概念与他早年形成的“无神”思想当然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但更主要的是表达了大江健三郎对于当代社会中人的灵魂问题之严重性的一种理解。
随着对于灵魂问题探讨的逐渐深入,大江越来越感觉到,仅仅一个“无神”观念并不能真正解决灵魂的安顿问题。即使自己几十年来一直坚守着民主主义立场和“无神”的思想,但在自己心灵深处,依然还存在着某些“被神秘主义所吸引的部分” 。奥姆真理教所制造的沙林毒气案件,进一步说明了当代社会,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知识分子, 普遍存在着灵魂何以安顿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全球性的文化问题。大江健三郎的小说呈现出一种以个人体验的审美感受为根基、以边缘存在的伦理抉择为枝干、以面向灵魂拯救的信仰之旅为果实的独特叙事美学。在大江健三郎的小说中,有关身体的词语和意象层出不穷,这与他基于敏锐感觉和独特体验的个性化写作方式密不可分。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大江曾简要概括了自己文学创作的基本风格:“就是从个人的具体性出发,力图将它们与社会、国家和世界连接起来” 。大江独特的身体叙事模式,折射出个体对生存的深刻体认和审美感知,又包含对于大千世界的不断思考与无限探求。1994年10月13日,大江健三郎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宣称,大江健三郎“以诗的力度构筑了一个幻想世界,浓缩了现实生活与寓言,刻画了当代人的困扰与怅惘”。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评论大江健三郎:“大江先生不是那种能够躲进小楼自得其乐的书生,他有一颗像鲁迅那样嫉恶如仇的灵魂。他的创作,可以看成是那个不断地把巨石推到山上去的西绪福斯的努力,可以看成是那个不合时宜的浪漫骑士堂吉诃德的努力,可以看成是那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夫子的努力,他所寻求的是‘绝望中的希望’,是那线‘透进铁屋的光明’。这样一种悲壮的努力和对自己处境的清醒认识,更强化为一种不得不说的责任。”
来源:综合网络

相关推荐

《小说的方法》
作者|【日】大江健三郎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
定价 | 38.00元
悦悦图书旗舰店售价 | 25.90元

进群和课程咨询,请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悦悦文化活动群
获取更多活动资讯
优质内容分享不错过
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们

点个在看 分享给喜欢读书的人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悦图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