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日记丨商业与情怀
2023/3/17 19:30:00 悦悦图书


不久前听到一个说法,说的是对于图书行业的从业者来说,不懂商业走不好,没有情怀走不远。意思大概是说,必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可持续发展。
结合自己二十多年来在图书行业的从业经历,不能说在这两点上已经做到了很好,确实一直在不断探索,努力寻求双效益的结合与平衡。

回想当初在复旦北区开出第一家实体书店。一开始确实是因为几个创始人都喜欢阅读,不光大量买书,还旁听了复旦大量的人文课程与讲座。因此,熟悉了老师和同学的需求,选出的书都有很好的销售,迅速在复旦以及周边的财大、同济等高校打开了市场。

几年后,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出了网络书店,首批销售的是注册会计师的考试用书,一上线就销量特别好,供不应求。这也是得益于做线下实体书店积累的经验,了解在什么时候什么书会卖得好。
由于我们上线的时间早,有先发的优势,对互联网的用户来说,我们是最懂书的,对图书行业的人来说,我们是最懂互联网的。很好地把所学的专业跟从事的行业结合在一起,让我们网络书店的成功水到渠成。

在这之后十几年,线上这块我们一直随着网络生态的变化,不断在变革与创新。首先,2006年网络书店一上线,我们就同步开发了自有的管理信息系统,到现在为止,信息化还是我们公司的一个核心竞争力。
其次,我们不光在天猫、京东等平台开出了自营店并且一直保持着名列前茅的位置,也尝试过唯品会、拼多多、社群、抖音等等的合作。可以说,只要有新的平台、渠道、模式出现,我们都会在第一时间大胆尝试,寻找商机。

维快不破,这是一个计划不如变化快的时代。要说有什么是不变的,毫无疑问是对书、对阅读的热爱。我们始终坚守、深耕在图书行业,一直很聚焦。
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源自于复旦对我们长期以来的精神熏陶。虽然我们读的不是文科,但是这些年来,无论是读书阶段,还是经营书店,一直被复旦浓厚的人文氛围所感染。

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1997年,刚来复旦的第一个学期。当时在3教上着高数课,突然窗外下起雪来。我们的高数老师,一个头发发白、戴着八角帽、上海老克勒风格的教授就说,哎呀,上海很少下雪的,这次的课就上到这儿,你们到校园里去看看雪景,剩下的课以后再找时间补。
很难想象,一个数学老师居然这么有诗意,这让我们很意外也很触动。复旦的人文底色就像空气一样,让我们在学校里自由地浸润了几年。当年,3106、3108讲座全年不断,每次吃好晚饭,都会去海报栏前面看看有什么讲座,常常会选择有兴趣的去听。
记得2000年元旦,千禧年跨年的那天,去听了姚大力老师的讲座。大冬天的,姚老师就单穿着一件白衬衣,在挤得热气腾腾的3108教室里给大家讲1000年前的今天。听完讲座以后,大家相约去相辉堂前面的草坪撞钟,倒计时跨年。

一直以来,复旦有一个民间的校训:“追求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就是在这样充满自由的人文氛围中,我们感受到了阅读和人文带给我们精神世界的滋养,同时也开启了我们的图书事业的第一步。

如果用一个人来打比方,商业就像是人的骨骼和肌肉,情怀就像是人的灵魂和血液,两者不可分离。如果不懂互联网、不懂商业规则,可能就没有办法做大规模,做出影响力。同时,如果只有技术和管理,不懂书、不理解书和阅读的价值,也很难服务好作者和读者。
如此想来,商业和情怀,确实两者都不可偏废。

延展阅读
书店日记丨有一份惊喜正在等着您
书店日记丨读好两本书
书店日记丨满怀期待,在大学路等你来!
书店日记丨从图书电商运营到知识制作人
书店日记 | 一家书店就是一个知识IP,而书店主理人就是“知识制作人”
书店日记丨梁永安的电影课:如何找到自己安顿的世界?
书店日记丨“大学路,下壹站!”明星们都来打卡,欢迎来悦悦书店!
书店日记丨爱读书的你,这份工作你可能感兴趣
书店日记丨在大学路上,边逛边学,有很多好玩又别具一格的创意
书店日记丨读书这么好的事,我们一起来坚持吧
书店日记丨围炉煮茶,热气腾腾的书店日常回来了
书店日记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老师们
书店日记丨这样的读者来信多收到一次,对书店的信心就加深一分
书店日记丨猫分两种:猫,和书店猫
书店日记丨工作没热情?快进来向葛教授学习!
书店日记丨也来尝试ChatGPT。元芳,你怎么看?
书店日记丨停电,不能用电脑,那就发福袋
书店日记丨不知不觉,即将迎来书店的第445期活动了
书店日记丨《望道》电影定档了,我们策划的图书也即将出版
书店日记丨书店要搬了!19年了,是你的青春,也是我的成长

进群和课程咨询,请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悦悦文化活动群
获取更多活动资讯
优质内容分享不错过
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们

点个在看 分享给喜欢读书的人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悦图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