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日记丨何处是“高处”
2023/3/26 19:30:00 悦悦图书


在一期直播中,葛剑雄老师就目前很多年轻人选择离开一线城市,回到二三线城市去发展的现象回答了读者的提问。
老师的建议是“人往高处走,关键是要想清楚对自己来说,高处的标准是什么”。

的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高处的标准就会有不同。就拿我们熟悉的四大名著来说,《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水浒传》里的梁山,《三国演义》里的天下,《西游记》里极乐世界,也是各有各的高处。

进一步说,在《红楼梦》里,对刘姥姥来说,贾府就像天宫一样,拔一根汗毛都够她过一个冬天的;在柳湘莲眼里,却认为那是个只有门前的两个石头狮子是干净的地方。即便是宝钗心心念念想要被选进的皇宫,在已经是贵妃娘娘的元妃眼里,可怕到是一个见不得人的去处。可见,在每个人心里,对高处的理解和标准都不一样。
但也不是没有相通的地方。苏东坡就说过“吾心安处是吾乡”,陶渊明也有类似的诗句“心远地自偏”。对经历过艰苦困顿而又不被困于其中的诗人们来说,无论身处何处,都能超然物外,关键是要“心安”和“心远”。

只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是一上来就能够做到心安和心远的。就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就像四季轮回,人生也只有完整地经历过这三个境界,才能迎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通透和从容。
这么来看,高处不仅仅因人而异,也因时而异,关键是在通往高处的过程中,能够正心诚意,不断磨练自己的心性,以求安远。

进群和课程咨询,请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悦悦文化活动群
获取更多活动资讯
优质内容分享不错过
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们

点个在看 分享给喜欢读书的人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悦图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