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招募】五一·福建丨从山向海:闽地风土民居与古建巡礼 4/29-5/3
2023/4/10 19:30:00 悦悦图书



蜀道难?闽道更难!
从西北到东南,中国大陆地形呈三级阶梯,本来是逐级降低,但到了东南,陡然升起的武夷山脉以及仙霞岭支脉,将地势高高抬起,愣是隔出个“第三阶梯上的山地王国”。
镜头拉近,在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之间,横亘着浙闽丘陵,其中最陡峭、最崎岖的区域,就是福建省所在。

福建地形图(图源:大地理馆)
李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如果他当年来过福建,会发现,闽道更比蜀道难。这片东南沿海山区密度最高的区域,组成了一重重牢不可破的盾牌阵。
而在群山之间,闽地的居民们筚路蓝缕,用自己的双手开辟着一方天地,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山区民居。
提及福建山地民居,只听过土楼?
鲜为国人所知、却被列入【世界建筑文物观察名录】的永泰庄寨,亦是传奇!也是探索闽地传统建筑与居民生存智慧之融合的首选。
高垣厚垒,环形布防,“寨”呈攻防之势,抵挡了外界的进攻;内部是空间疏阔,布局合理的“庄”,提供了宜人的居住环境。

图源:书音
还有自由式山地聚落的“课代表”桂峰古村,又是如何完美顺应等高线布局?作为古官道的中转站点,又留下了何等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

图源:e三明
闽地的文化肌理,不仅隐藏在闽中山地的褶皱中,也书写在江与海的滚滚波涛中。
正因为内陆恶劣的农耕环境,福建人民将目光转向了山外和海外,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商贸文化。依托着陆运和水运贸易而兴起的:嵩口古镇、萝苜田刻画着昔日熙来攘往的景象。
水面也造就了奇观。
始建于宋代的金山寺是福州唯一的水中寺,1871年,苏格兰摄影师汤姆·约翰逊为它留下惊鸿一瞥。
建于明代的塔仔塔,涨潮时只剩1/3露于水面,故称“塔仔”,而其最佳观赏位置在心海殿,潮退之后,通往心海殿的梦幻之路才会浮现出来。

约翰逊所拍摄金山寺

塔仔塔(图源:莆田文旅)
闹市之中,还伫立着典雅古朴的木构。华林寺(封闭修缮中)——长江以南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元妙观三清殿——宋代保存至今完整大殿建筑,它们抵抗着南方的潮热气候,留下了可堪驻足的古建精品。
虽然闽道长且阻,但这里留存的久远且独特的文化定会让你不虚此行。
4月29日到5月3日,让我们跟随董书音老师,避开人流,从山向海,于闽中闽东,在古村、古寨、古建寺观里,感受心之所安,见证闽地传奇。
点击下面二维码购买?

01
游 学 讲 师

董 书 音
福建人,奥地利维也纳工业大学( TU Wien)博士,南京大学建筑学硕士,现执教于广州美术学院。
研究方向为建筑技术史,历史木建筑。
研究兴趣点为跨文化技术比较研究,调研主要位于中欧地区,中国西南山地,东南亚山区等山地多民族聚集区域。于《建筑学报》《时代建筑》《建筑遗产》等发表多篇学术文章。
02
游 学 亮 点
1
空间与时间
群山的褶皱减缓了时间的流速,相对封闭的闽地有着高级的“滞后感”。建筑如是,语言,民俗亦如是。
2
史诗与奇观
山地史诗:农耕社会家族聚落+居民防御的完美载体——庄寨;
水中奇观:江中兰若“金山寺”、退潮时踏着梦幻的“海上之路”可抵达的心海殿……
3
专业与视野
建筑学专家带队,巡礼闽地古建与“故”建“新”颜,将从建筑美学与技术、建造传统与演变、遗产保护与活化等展开多维度讲解,一趟值N趟!

特别提示:1、行程内需要大量站立或行走学习,请穿着舒适的运动鞋或休闲鞋。
2、因临时交通管制、突发天气、行车便利等情况,现场可能对行程顺序和内容作一定调整。
点击下面二维码购买?

03
费用及报名事项
时 间:4.29-5.3(4.28集合)
适合人群:人文历史爱好者/国保刷保者/古建筑爱好者/建筑设计从业者/摄影爱好者
集 合 地:福建福州
解 散 地:福建福州
原 价:7200元/人
组 团 价:7000元/人(2人及以上组团报名可享)
*大小同价,参团年龄建议10-70岁之间;
*10人成行,20人封团(如有单房差或向上浮动1人)
*报名需二次确认,请待客服通知成行后再安排购买高铁/机票大交通。
点击下面二维码购买?

费用包含
住宿:5晚四星标准酒店住宿
餐食:5顿自助早餐+9顿丰盛特色正餐+全程矿泉水
导服:专业讲师随行讲课+文化领队贴心服务+专职司机
门票:行程内所有景点门票费用
设备:无线蓝牙讲解器
保险:高额旅行出行保险
费用不含
1.各地往返游学地的大交通费用;
2.因个人原因产生的其他消费;
3.单房差费用。
*默认标间(1间房2个人),如需单独一间房,联系客服补单房差即可。
04
行 程 重 点
Part 1 幸会榕城
福州,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新与旧,中与洋融汇的范本。这座城市,书写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华丽篇章。
★花巷教堂:百年教堂的新生
自从1938年建成以来,花巷教堂历经了几轮中国特殊历史环境下的巨变:其所在的老城有了飞速发展的新城;教堂信徒人数突增了几十倍。对额外空间的需求,催生了毗邻原教堂的“新堂”。

花巷教堂 (图源:建筑学院)
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如何通过视觉效果,隐藏掉实质上比花巷老堂这座历史建筑大了七倍的“新堂”?那便跟随董书音老师,去到现场,感受奇迹之然,也知其所以然。

花巷教堂 (图源:建筑学院)
★三坊七巷:与梵蒂冈一样大的历史文化街区
俯拍三坊七巷(图源:福建档案)
这片位于闽都福州古城上的街区,不仅以其浓厚的闽越古民居特色的建筑闻名于世,也以近代史上数十名风云人物在此居住过成为闽都文化的一张名片。

三坊七巷(图源:福州名城)
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与这些耀眼的名字一样让人眼花缭乱的,还有这里的建筑文物;
石板巷陌、河道古桥、牌坊祠堂、塔亭楼阁、朱门大院、粉墙黛瓦、园林花圃、水榭戏台、碑刻景观等等,雅俗共赏、令人流连。

图源:福州名城
★马尾船政文化城:100多年前的老建筑, 会变成什么样?
自古以来,福州便因善于造船和用船而闻名遐迩。1866年,左宗棠创办了中国的第一所海军学校——马尾船政学堂,福州马尾因此成为了近代中国海军的摇篮,船政文化由此萌生。


轮机厂古今对比(图源:福建船政、艺旅文化)
而今,经过古建筑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后,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新馆)、船政书局、轮机车间、绘事院、铁胁厂等重要工业建筑,创新性地将新元素和船政文化相融合,实现了从“外貌”到内在“气质”的锐变。
位于船政学堂旧址的船政书局以“船舱和书局”,呼应百余年前的“造船与造才”。它尝试用一种新的隐喻,来传承和表达船政文化:它通过抽象而现代的语言,在室内构建起船舶;同时也以图书馆式的服务与体验,探索文化传播新模式。

马尾船政书局(图源:建筑学院)
Part 2 山水传奇
★金山寺:宋代古刹 江中兰若
金山寺,相传始建于宋,是福州唯一的水中寺。“洪塘水深不得渡”,今日,要想登寺参观,必须要乘坐渡船前往。
金山寺因塔成寺,宋元年间修建金山寺塔,是七层八级的实心塔,高约7米,花岗石砌成,被誉为"闽江第一塔",后又在塔周围建成殿堂。囿于地形,金山寺没有高大雄伟的建筑和佛像,但其小巧玲珑,孤立水上,别致非常。

金山寺(图源:仓山旅游)
★桂峰古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整个村落依山就势分布于村的三面山坡上,这里曾经是尤溪至福州官道上的要点,是尤溪达官贵人、商贾小贩和艄排工人往返福州的必经之地和食宿的中转地,素有“小福州”之美称。

桂峰村(图源:尤溪县文体和旅游局)
村中现存古民居39幢中,最早的建于明代后期,古桥、古巷、古树、古碑刻、古祠堂和古民居等至今保存完好,可谓"厝厝均有文化,满街都是历史"。

桂峰村(图源:尤溪县文体和旅游局)
Part 3 超级民居,永泰庄寨
闽地负山面海,自然禀赋迥异,也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民居文化,其中以形态独特的土楼和庄寨最为有名。而相比于前者,永泰庄寨更鲜有人识。

图源:书音
永泰山区保存着大量被称为庄寨的防御性乡土建筑。庄寨的建造是为了一个大家族的成员共同生活并抵御外敌,选址通常位于河边,建在易于防御的斜坡上。在建有铳楼的夯土墙内,数百个房间围绕着纪念家族祖先的空间。

图源:走遍永泰
永泰现存有146座庄寨:中埔寨的八卦布局,翠云寨的秀美精致,黄氏三庄寨更是全国唯一入选“世界建筑文物观察名录”的遗产!
图源:书音
Part 4 商贸兴镇
★嵩口古镇
福州市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因地处四市五县的交界,水运发达,百货随船入市。因水而兴,因商而盛。
到古码头看看,可以遥想当年水运盛况;走一遭曲折迂回的鹤型路,这是通往龙口祖厝的通道,取义于八卦五行当中仙鹤之长寿吉祥之意;走进古厝里,听听他们的时光往事。

嵩口古镇(图源:永泰县嵩口镇人民政府)
★萝苜田
早在唐朝,涵江就凭水系发达、临海地利,汇集了各地游商海贾,发展至清末,名列福建沿海四大名镇(涵江、金峰、石码、石狮)之首。
而其中的萝苜田街区,水巷纵横,石桥石亭皆为点缀,近代留下许多中西合璧的建筑,最能展示涵江当年水运风采的是东方二十五坎商铺建筑,是莆田商贸史的“露天博物馆”。

萝苜田的红砖厝 (图源:莆田广播电视台)
Part 5 信仰之力
★元妙观三清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道教宫观建筑。元妙观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重建,改名为“天庆观”,元代称“玄妙观”,至清代,因避康熙帝玄烨讳,又改称“元妙观”。现存建筑有三清殿、山门及东、西岳殿各一座。

元妙官三清殿(图源:世界遗产大会)
这座保存完好的三清殿对于研究宋代的建筑、彩绘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与福州华林寺、宁波保国寺同被誉为江南古建筑之花,是古建筑专家经常引为经典范例的古建筑杰作。
★释迦文佛塔位于南山广化寺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公元1165年之前,是一座仿木构楼阁的八角五层空心石塔。

图源:@福建日报莆田观察
塔身高30.6米,五层代表着五乘佛法,每层均有塔心室和环塔外回廊。塔身和塔檐迭石间,满雕佛像、佛教题材图案共891幅宋代文字题刻,是研究宋代建筑和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塔仔塔位于莆田市荔城区北高镇汀江村的赤屿上,塔仔塔建于明代,为五层四角楼阁式空心石塔,五层四面,花岗岩石构筑,通高约15米。塔仔塔伫立在三江口,是指引船只的航标塔,曾经是多少漂泊的游子、出海讨生活的人的目光所聚之处,意味着回家的方向,那是心之所安。

塔仔塔(图源:僧盐)
参考资料:中国国家地理BOOK:蜀道难?闽道更难!福建档案:曾经,闽道更比蜀道难:一部穿山跨海的福建交通变迁史
“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而正因为地理环境的阻隔,闽地保留了这份难得完整的传统文化。
冲破地域阻隔的古人,仍然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寄托。闽地的高级"滞后性",也值得今人前来探寻。
点击下面二维码购买?

更多的游学招募:【游学招募】五一甘青人文——从陇右到海东:寻迹丝路上的多元民族文化与安多艺术4/29-5/5
【游学招募】五一晋冀游学:从大同到蔚县,晋冀古迹精华之旅4/28-5/2
详情请咨询小助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悦悦图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