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阳性飙升,发热门诊爆满!这三类人一定要提高警惕...
2022/12/18 21:27:05 今夜遇见

    

     温情 质感

     关注置顶今夜遇见 免费品读顶尖美文

     广告联系微信readmore68

    

     来源:哲学人生网(ID: zxrsnet)

    

     从“二十条”到“新十条”,短短一月,疫情防控政策骤然放开,多地阳性病例激增。

     大批患者涌入医院,发热门诊爆满甚至被迫关停,一些患者需要排队整夜才能见到医生……

     严防死守近三年的“院感”红线已被突破,一线城市大医院的医护感染数从个位数飙升至近千人。

     “尽量不死人、保住住院部”,成为一些医院的首要目标。

     12月7日,北京一家大三甲专科医院的管理者告诉记者,每天因本人阳性、家人或同事阳性而不能到岗的人员累积达到了700名左右。

     大概是全院职工数的20%。

     所以医院的压力越来越大——

     患者来了,医院要应收尽收。

     但医护大量阳了,人手实在不够。

     为了保证到岗率,北京多家医院做了重新要求:

     医务人员不再测核酸、不再判密接。

     除发热症状重的医护人员安排轮休外,其他人只要没症状,能上班就上班。

     作为疫情最前线,各家医院全力以赴,迎接挑战。

     与此同时,微博上许多医疗大V纷纷发布微博,道出了当下各医院形式的严峻。

    

    

     1

     目前国内的奥密克戎病毒没有像日本“地狱犬”致死率那么高,但奥密克戎的传染性依旧比较强,身边越来越多的人中招变阳。

     “我阳了”,被越来越多人挂在嘴边。

     12月10日晚,北京急救中心发布重要提醒:

     呼吁新冠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请勿拨打120热线,为急危重症患者留出急救热线通道。

     在国家卫健委公开的信息里,北京协和医院已在加速推进发热门诊、急诊、阳性隔离病房的扩容。

     接下来的一两个月,可能是医疗机构的至暗时刻。

     张文宏:本次高峰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到来

     在近期华山医院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张文宏也指出,本次疫情的高峰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到来,要整体渡过这次疫情,可能需要3-6个月时间。

     现在开始,阳性有基础疾病的病人会逐渐增多,医护人员要做好思想准备,只要熬过最近的一个月,下个月整个压力就会逐步降低。

     医护人员要做好在此期间感染一次奥密克戎的准备,但我们需要做的是大家不要同时感染,而是有节奏地慢慢感染,并把所有脆弱人群保护好,让他们也不要同时感染,以防止我们的医疗资源出现巨大的挤兑。

     杨子峰:明年一月中上旬出现感染峰值

     12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及团队专家就疫情防控情况接受媒体采访。

     钟南山团队成员、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杨子峰教授表示,根据模型测算,预计广州第一波感染峰值可能会在明年一月中上旬到二月中期到来。

     随着采取一系列非药物干预措施,预计在三月中上旬会进入一个平稳阶段。

     对全国各地来说,各省市之间已恢复自由通行。而接下来的春运,更有可能将疫情由当前的部分城市迅速扩散到全国。

     为了应对这波疫情冲击,与专家们预判不谋而合的还有河南,据报道:

     1、河南宣布:从现在起至明年3月底,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取消节假日。

     2、全省医疗系统已经进入一级备战状态。

    

     其实,全国各地已经在做积极应对。

     只是短期感染人数过多,医院超负荷,医护人员也多有感染。怎么让医护人员“错峰感染、有序阳性”?

     这一问题,也亟待解决。

     2

     随着阳性不断增多,这三类人感染风险也越来越大,一定要警惕!

     根据上海感染科医生万谟彬的说法,以下三类人群更容易反复感染,还有可能出现重症风险:

     第一种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

     第二种是有基础病的人群,比如肺部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第三种是免疫力较差人群。

     12月6日,国家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这样说:

     放开后第一波疫情冲击一定会到来,不管防护多好,大多数人都难以避免被感染,或早或晚而已。累计感染率,最后可能会达到80-90%。

     那么,如何预防,也是重中之重。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这次疫情真正波及自己之前,请一定做好个人防护:

     1、 戴口罩

     这已经算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日常生活中坐公交地铁,逛商场逛街,戴好口罩才能有效隔绝病毒的入侵。

     常见的口罩分为以下三种:

     普通棉布口罩,过滤效率最低,只适用于平常保暖。

     一次性口罩,对于较大颗粒、粉尘效果比较好,具有防喷溅功能,可阻挡空气中漂浮的气溶胶。

     N95口罩,过滤效果最佳,但舒适度较低,在公共场所佩戴N95、KN95口罩为最佳。

     2、打疫苗

     看到一则香港疫情中统计的数据:

     如果一针疫苗都不打,死亡率是2.32%;

     如果接种两针科兴,是0.36%;

     如果混合打两针科兴加一针复必泰,是0.04%;

     如果三针科兴是0.14%;

     四针科兴呢,是0.11%。

     可见,接种疫苗还是很有必要的。

     3、健康生活。

     保持充足睡眠、保持营养均衡饮食,保持良好心态,保持规律锻炼。

    

     3

     继黄桃罐头被抢断货之后,电解质水又被“洗劫一空”。

     电解质水不是“疫情智商税”?特殊时期有必要囤电解质水吗?

     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在“一般治疗”部分就提到,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电解质水对人体有正面作用,但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饮用的。

     要想补充电解质不一定就非得喝电解质水,很多常见的食材都能帮助我们补充电解质。

     1、补钾

     水果:牛油果、芭蕉、香蕉、释迦果、番石榴、杏、油桃等。

     蔬菜:芹菜、菠菜、甜菜叶、胡萝卜缨(红)、毛豆、羽衣甘蓝、竹笋、苦苣菜、芥蓝、鲜豌豆等。

     谷薯类:青稞、荞麦、藜麦、玉米、小米、高粱米、黑米、红米、红薯等。

     2、补镁

     水果:酸枣、芦柑、香蕉、牛油果、小叶桔、火龙果等。

     蔬菜:绿苋菜、上海青、甜菜叶、苦苣菜、红薯叶、芹菜叶、羽衣甘蓝、空心菜、茴香、鲜豌豆、奶白菜、芥蓝、秋葵等。

     谷薯类:荞麦、大麦、黑米、藜麦、高粱米、糙米、大黄米、小米、黑大麦等。

     钾和镁含量都较高的坚果:榛子、松子、开心果、熟腰果、花生、葵花籽、碧根果、核桃等。

     3、补钙

     奶类:牛奶、酸奶、奶酪、奶粉。

     豆类:大豆、北豆腐、南豆腐、豆腐丝。

     蔬菜:香菜、小萝卜缨、苦苣菜、油菜、茴香、小白菜、娃娃菜。

     以上这些食物合理搭配,可以做成各种汤品、蔬菜粥,或者直接打蔬果汁,再加点钠盐就能补充电解质啦。

     同时还能获得其他营养成分,让身体均衡营养,更有利于身体康复。

     END —

     亲爱的朋友们 欢迎点赞

    分享

     我没见过你

     但我懂你

     一起

     看世间云雨

     亲爱的朋友们,

     推荐一个温暖、质感的所在,

     陪你,感受春去秋来

     只一眼倾心一世

     动人的文字是给你的情书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今夜遇见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