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能打天下:9岁小米和49岁雷军
2019/7/22 16:05:41卢泓言 卢泓言

     今年小米第一次进了「财富」杂志评的世界500强。小米创立于2010年,今年才9岁。这有可能是个世界纪录。

     史上所有进过500强的公司太多,我没有精力去一一筛查。最可能比小米更快的是中美两国的互联网企业,另外有参照价值的是小米横跨的中国制造业。来看看这两类企业。

     第一次进世界500强的时间。谷歌和亚马逊都是2009年,当年谷歌11岁,亚马逊14岁。Facebook是在2017年,当年13岁。苹果是在2001年,25岁。京东是2016年,18岁。阿里和腾讯都在2017年,一个18岁,一个19岁。

     另外看制造业的几家。华为是2011年,24岁。联想是2008年,也是24岁。吉利是2012年,26岁。美的是2016年,竟然已经48岁。海尔是2018年,34岁。格力是2019年,28岁。

     小米9岁进世界500强即使不是世界最快,至少是中国最快了。阿里9岁时,淘宝还没太挣钱,支付宝准备起飞。腾讯9岁时,游戏飘红,商业模型才站住脚。京东9岁时,第一笔融资刚到位。何况小米跨硬件、互联网、新零售三个领域,享受互联网的红利,但也要受物理世界的约束。

     这个速度背后是什么势能?

     一个2013年加入小米的老朋友给我说,这是三股的合力:智能手机普及,电商基础设施完善,社交媒体的流量红利。三个东西缺一样,都不可能有这个速度。

     智能手机普及,这股势能最没有悬念。2009年中国3G用户1000万,2010年到8000万左右。这一年开始,千元上下的智能手机开始连续翻番往上走。小米的增长曲线就是智能手机的增长曲线。

     不过有一点。小米一上来是极致性价比,把价格一下打下来,这让一大群人比如学生买得起智能手机。所以这个势能不仅仅是借外面的,小米自己也促成了这个势能。势能起的越快,时间窗口短,准备好了的人越能吃进红利。

     电商基础设施完善,是容易被忽略的一点。北上广深的人觉得早已经网购了。可在三四线城市不是这样。以支付为例子,2013年支付宝实名用户冲破3亿,流水9000亿,人均3000。北上广深加起来不到1亿人,3亿人口才大概算是渗透进了三四线城市。3000正好是两部手机的钱。更多人开始网购大件了。2013年淘宝发报告说“中西部崛起”,安徽黄山市人均消费居然超过北上广深。

     小米在那几年是只走电商不做线下。小米的极致性价比,正好跟电商的向下普及会师。那几年顺丰送到大学楼下的快递,常常有三成是小米手机。京东2012年跟苏宁打价格战,开始把线下市场硬抢到线上来。几家老手机商陆续模仿小米推“互联网手机”,这些爆品无疑帮京东们充实了弹药,两厢得益。

     2013是小米爆发年。无独有偶,这一年还有几件事:微信支付上线,菜鸟物流成立,京东亚洲一号一期封顶还实现微利。这几样都跟电商基础设施有关。

     社交媒体红利,这股势能基本等同于微博的兴起。微博2010年是现象级的产品,当时业内一度认为微博会跟腾讯一起统治社交这个领域,BAT三家的格局会变成四家。小米的崛起跟这一波势能同步,微博是“粉丝热情”最大的承载池。

     当时小米还出了米聊。有个上市公司CEO给我说,那时雷军发了条微博公布了自己的米聊号,转眼有几万人去米聊加好友。说米聊的种子用户就是这么来的。

     这三样势能并非独立,而是相互支撑。没有3G和智能手机普及,社交媒体不会爆发,电商不会爆发。用电脑购物和发微博,门槛太高。电商爆发,社交媒体所代表的内容爆发,反过来又吸引更多人去买智能手机。自我循环,乘数效应,雪球越滚越大。

     雷军是人不是神。当时有没有完美预见到这三点。我们不知道。不过小米切切实实撞上了至少十年一遇的三股势能。

     好风凭借力,送尔上青天。

     想要看得再深一点。我又算了另一个数据。企业第一次进世界500强的时候,创始人多大了。

     华为2011年,任正非67岁。联想2008年,柳传志64岁,接班人杨元庆44岁。吉利2012年,李书福49岁。美的2016年,何享健74岁,接班人方洪波49岁。海尔2018年,张瑞敏69岁。格力2019年,朱江洪74岁,接班人董明珠65岁。

     京东2016年,刘强东42岁。阿里巴巴2017年,马云53岁。腾讯也是2017年,马化腾46岁。今天的雷军还在49岁,再有几个月就是孔子说的“知命之年”。

     这个指标,雷军不算快,尤其跟互联网这几个人比。如果往后再看几年,等TMD这些小鲨鱼也进世界500强,他们生于80年前后的创始人也就40出头。雷军比起来算是大器晚成。

     有趣的是,大器晚成和快速成功,这两个事本质上是通的。这个逻辑雷军自己解释过:苦逼半生,才学会了顺势而为。苦逼半生,于是只能等到大器晚成。顺势而为,才有了快速成功。

     雷军出道是很早的。1998年29岁做金山总经理。当时丁磊马化腾都是小弟。早年做wps干微软,逆势而为。做毒霸,被互联网革了命。半路出家做游戏,还拖家带口,翻不过腾讯这座大山,也做不过网易。虽然2007年也上市了,可市值只有网易和腾讯的零头。看到丁磊和马化腾这些小辈借着互联网一飞冲天,不可能不回家面壁反思。

     雷军从金山离职,三年里拿着小本本到处找人请教,最后说想通了。不要逆势,要顺势。把自己当成猪,不是说雷军真的自认是猪,而是承认“形势比人强”。换个词,叫有“敬畏心”。

     对比杨元庆跟雷军会很有趣。两个人都是60年代的人。都是大学毕业入的传统IT业。都错过了互联网第一波。都是二把手转正,2001年杨元庆做了总裁,是柳传志最放心的人,1998年雷军做了总经理,求伯君拱手。不同的是,杨元庆一直扛着联想往前走,一直在寻求转型,左冲右突。雷军说了一句“顺势而为”,跳出来了。

     所以小米9岁进世界500强。这算是事实证明了,雷军当年说的大实话。把势占住,才会快。

     不过雷军学会“形势比人强”这个事,不是天生会的,是苦逼二十年换来的。这印证了一个事:连续创业者在互联网中后期是主流。

     互联网早期的时候,没人有这个经验,跑出来的自然是一帮愣头青,比如丁磊、张朝阳、马化腾。到了中后期,有经验的就比愣头青强,吃过亏的就知道绕道走。不止雷军,就算张一鸣、王兴、黄峥、宿华这些年轻十来岁的人,个个都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

     王兴2010年之前。做校内,输在资金上。做海内,产品不如人。做饭否,卡在政策上。于是有了美团。这样的人,吃尽苦头,如屡薄冰,他再看准一股势,就自然起来了。

     最后还有个问题要回答。趁势而上的人,会不会随势而衰。武行有句话:得师父的容易,有自己的就难了。这个最有趣。

     当年小米借到的三股势,今天已经消逝,或者大家都会了。智能手机出货量在萎缩,竞争白热化。电商和社交媒体早已成型。历史上有两个案例:亚马逊比谷歌发力晚,但现在公认比谷歌强壮。华为跟联想也是类似。磨刀不误砍柴工。稳定的乌龟会跑赢一时兴起的兔子。

     问题归结到:借势狂奔这9年,小米有没有建立内在的核心能力,能不能借到下一股势。比如华为强大的组织力和因之而来的核心技术,比如亚马逊的没有边界的扩展力,比如接下来家家都垂涎三尺的物联网。

     当然可以说,小米在生态链、物联网、以及线下门店已经成型。分别看数字:小米投资孵化200多家相关企业,总收入接近300亿,有两家已经上市。物联网平台链接设备数超过1.7亿台,不包括智能手机和笔记本。大陆已经有500多个小米之家,坪效仅次于苹果,另外授权店1300多家。三项都是领先。

     不过能决定胜败的势能,并非是众所周知的那一种,而是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那一种。小米领先的这些领域都有可能迅速成为红海。如果9年前智能手机和电商、社交媒体三大势能在当时是众所周知,那崛起的不该只有小米一家。

     还是我那位2013年就加入小米的朋友说的好:企业的变革,还是要看雷军本人。

     多次创业的雷军有穿越周期的经历,也有跨行业跨领域的经历。不过同在这个较量场里的人,75岁的任正非甚至有穿越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大周期的经历,王兴、张一鸣这样的后来小辈也同样有穿越从有线到无线两个小周期的经历,他们也有跨领域创业的经历。

     雷军的勤奋和聪明是不用说的。变通也是不用说的。比如当年只走线上的小米如今满世界开店。比如小米强调专注却同时用产业链孵化来扩张。不过在世界500强这个戏台上的,勤奋、聪明、变通都只是标配。在这之上还有什么?

     聪明之外是不是还有守拙?勤奋之外是不是还有洒脱?变通之外有哪些是不变的?雌雄同体,才能看到一股势能的两面?才能用其所长而不必被其所伤?

     未来想必还是属于能不断进化且超越自我的人。

     打赏

     切磋请在后台留言,互加微信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卢泓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