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三分修行七分魔
2019/10/13 11:50:44 卢泓言
常听创业者说“创业是一场修行”。我深深理解。他们确实从创业中获得了其他的生活方式难以获得的磨炼。
要做出一个好产品。须降伏自己的主观意愿。比如“一秒钟把自己变成傻瓜”。才能无障碍的体会到他人的意愿。就像一池水必须清净无波澜,才能照见万物。这个过程其实在修“心不造作”。属于很殊胜的定力。进入这个状态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能维持这个状态时间越长、不被外缘打扰。功夫就越深。
创业者要组织一群人、激励一群人。须要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别人。须有强大的自制力。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放开什么要控制。什么要民主什么要集中。自己都要娴熟拿捏。这其实是在修“张弛有道、进退有度”。属于很殊胜的戒律的功夫。
创业者面对变化的趋势。要不断的自我否定。其实是在破执念。也就是认识到凡事皆是因缘和合而成、都没有确定不变的本性、都在变化之中。尤其那些经历几个周期还屹立不倒、或者在不同行业都成功的人。可能极个别创业者甚至达到了“法无定法、随缘而安”的境界。这是很殊胜的智慧。
有了这几样东西。创业者群体确实有资格傲视芸芸众生。那些庸庸碌碌、任由摆布的普通人。相比起来真是如蝼蚁一般。
可惜。相当一部分创业者的“修行”没有根。修行的根是出离心。他们不仅仅没有出离心。反而对世间的成败功名极为沉迷。
创业者中有一群出类拔萃的人。他们对成败功名其实没兴趣。可是有极为强烈的企图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野心。以及自己无力控制的好奇心,正是夏娃亚当在伊甸园里忍不住偷吃果子的那种好奇心。他们把创业看成是游戏。在游戏里上天入地、乐在其中。这种“看不破”也一样是没有出离心。
没有出离心的所谓“修行”的结果是什么呢。所谓高超的戒律、定力和智慧能换来什么呢。都只是魔道的因罢了。力量很大、能影响的人很多。但在魔道。
说起“魔”。并不一定是很多人想象的铁面獠牙、杀人放火。而其实正正相反。魔的面目常常是慈眉善目、殷勤体贴。基督教和佛家对“魔”的定义是类似的。
「圣经」里有这一段:“耶稣转过来,看着门徒,就责备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
撒但是基督教里对魔鬼的称谓。在这里耶稣说出了撒但的特征:体贴人的意思。难道体贴人的意思就错了吗。难道体贴人的意思就是魔吗。
在佛家的框架里。欲界天第六天的天主叫波旬。佛门称他为魔王。这个魔王其实很慈悲。他的神通、势力、福报是欲界里最大的。不过他没能出得了欲界。如果他有足够深厚的禅定可以把欲望伏住。他就可以出去。不过波旬的欲既没有断,也伏不住。所以他出不去。这个欲就是财色名食睡、贪嗔痴慢疑。是人喜欢的东西。
波旬是欲界天主。他希望他的人民都留在欲界天。不希望我们离开。财色名食睡、贪嗔痴慢疑。我们欢喜什么、他就用什么摄住我们。“领受欢喜,入心成病”。
所以基督教和佛家对“魔”的定义类似。他自己被欲望绑架了。然后又用这些欲望来满足人类。大家抱在一起天天享受生死不离。
这说的其实就是创业者里的大部分。所谓满足用户需求、以客户为中心、顾客就是上帝。不就是魔王在用财色名食睡、贪嗔痴慢疑套牢我们吗。
创业者自己感觉无辜。他本来就觉得这些东西是不错的。所以他费尽心思满足了我们。这不是很好吗。他觉得这个世界很好。觉得这些东西很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完全没有“出离”的必要。于是他把我们留下来。这是他“善意”的体现。正是波旬和撒但的心思。
看起来创业者跟普通人是不同的。比如创业者常以有耐性和能自制自勉,但为普通人提供的却是尽量便利或者放逸的机会。其实两种人都是贪,只是贪的东西不一样罢了。
普通人很难走出“愚痴”。好坏不分,是非不明,猪油蒙心。创业者很难走出“傲慢”,唯我独尊。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这些人完全相反,“不为先,毋宁死。”
喜欢「道德经」的创业者是很多的。但都是拿来主义。喜欢的,就用。不喜欢的,做不到的,就装作没看见。这都是老子的假粉丝。
有一个上市公司CEO,兴致勃勃的说他要给「道德经」做个注解。我就问,“上善若水”你做得到吗?“不敢为天下先”你做得到吗?“以德报怨”你做得到吗?他说,做不到。我说,你做不到,那你对「道德经」的理解一定是不到位的,你契入不了他的境界。还是不要写了。
其实大部分创业者的“定力”还是很粗浅的。连自己的欲望都参透不到、或者降伏不了。
有没有创业者不是靠满足人的贪嗔痴慢疑而成功的。肯定有。只是很难。人家用顺贪嗔痴的东西、你却用逆贪嗔痴的东西。结果肯定是大部分人跑对别人家去了。只有极少数也有定力的人会留下来。
不过事因难能、所以可贵。如果创业者真的能有出离心。能用逆贪嗔痴的东西把我们的相应的心性激发出来。这对创业者本身的定力、戒律、以及智慧的磨炼肯定是更上一层。如此一来。创业就真是十分的修行了。
打赏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卢泓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