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辅导:风暴眼里再出发
2021/7/29 21:11:53 卢泓言
7月24日,针对义务教育的“双减”政策落地,教培企业估值崩盘,哀鸿遍野,圈子里甚至有新东方考虑做幼儿教育,俞敏洪泪目的传闻。确实,生死一线。
可仅仅4天后的28号,猿辅导就在北京正式发布了南瓜科学,一款基于AI的STEAM科学教育产品。这里普及一下,STEAM就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领域融合的综合教育。
作为行业龙头之一,猿辅导这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义务教育的K12校外培训走不通了,但素质教育的大门还开着,转战势在必行。既然如此,那我就尽早宣誓决心和勇气。
第二,我具备快速开拓的能力,后面是产品能力,以及支撑产品能力的数据中台。就是这个东西,支撑着猿辅导过去几年一直保持一两年推出一款爆款的战绩。
其实,只有华山一条路,浴火重生。
1 这是一群人
我正好有一个亲戚,英语师范专业毕业后,就一直在做校外英语培训。“这一刀最终还是落下来了,暑假的课都停了,收的费也退了”,她说。
“以前寒暑假和节假日,每天的课能排满8节,占了全年收入的70%。现在假日不能补,收入直接砍个零。还了房贷就剩不了多少了。”
我问她怎么打算?她说不知道。“30多岁了,只会教英语,要是转行,还没想好做什么”。
24日发布的意见,指明了大方向。而各地具体如何执行,还得等细则。她的机构还在观望,等细则,她也在观望,来决定是不是要转行。
这就是我关注这个行业的初衷,那些教培行业的参与者,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背后是一个个的家庭。我最期望的是这些企业能带领他们一起转型,浴火重生,而不是放弃。
当然,前提是他们要有足够的进化的能力。
2 进化力
一直关注猿辅导,因为猿辅导的创始人,李勇和李鑫、帅科等等几位,是我在网易的前领导和前同事。
猿辅导的猿,猿猴的猿,李勇说,这个辕字,为了体现进化力。猿辅导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进化史。
1996年,李勇从人大新闻系毕业。当过记者、主编,最后做到了网易门户事业部总裁。2012年,这个记者出身,不写代码的人,做起了互联网教育,创办“粉笔网”。
最初的粉笔网,就像“课程版的大众点评”,是个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评价,在上面选课来听。那时,李勇没意识到,C2C的平台模式并不适合教育这种非标品。熬了15个月,就在撑不下去的时候,被内部孵化的一个小工具救活了。
这个工具就是“猿题库”,相当于软件版的习题集。软件免费,题量大,一个软件胜过几十本纸质习题集,学生很喜欢。推出来就口口相传成了爆款。本来不是主业的小工具,却把公司救活了,打开了另一扇门。
这是第一次进化。
但猿题库们是免费的。学习产品要变现,最好的模式就是卖课。于是猿辅导业务启动了,负责卖课。
可几个创始人,都没教育背景,课要怎么讲都不知道,这怎么做?隔行如隔山,新东方、好未来都是教师做出来的。一天没当过教师的人,要怎么卖课?
所以猿辅导一开始做的是c2c家教平台,家教在上面挂课,学生自己选,一对一辅导,平台抽成。
后来发现行不通,平台控制不了老师的讲课质量,学生差评多,续费率低。转型势在必行。猿辅导转为直营模式,招聘全职老师,自己开课,做了双师大班课。
这是第二次进化,成了。到2020年,猿辅导已在业内领跑。
2017年之前,猿辅导做的是k12市场,做小初高这12个年级。2017年后,开始探索早教市场,推出斑马。
小朋友注意力差,就要用小动物小玩具吸引他们,内容编排要变。还要和他们互动,AI派上了用场。视频里的老师读一个词,小朋友跟着读,AI技术来识别读得对不对。
斑马多次迭代后,到2020年,也成了行业内领跑的一款产品。
第三次进化,也成了。
3 南瓜科学
人过30,转行都难。对于企业来说,更不容易。
猿辅导在几年前,已经开始探索素质教育市场。7月28日正式发布的南瓜科学,其实早在2020年5月就上线,进行试运行,在种子用户当中自发流传,打磨产品和技术。
这是个科学教育产品,类似“十万个为什么”,告诉小朋友苹果为什么往下落,天为什么下雨,食物在身体里怎么消化等等,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
英国《独立报》曾对1500个家庭进行过调研,发现每一个孩子自从学会说话到上小学,每天平均会提73个问题,但受限于自身知识储备等,绝大多数家长都很难耐心解答孩子每一个看似理所当然的常识问题。
而这正是中国孩子的软肋,2009年一项全球调研显示,中国孩子虽然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但想象力却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另外,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也不过14.9%。
所以南瓜科学如果能成,那就不只是一家企业的成功,而是帮助一代人的开悟。
在体验这款产品时,我发现给小朋友们讲磁场讲重力,比给初中生讲要难。这个年龄,抽象思维还没发展起来,给他讲磁场他是听不懂的,听不懂就会不耐烦、走神,甚至产生挫败感,听5分钟都坚持不了。
但这个年龄好奇心又很强,什么都要问个为什么,都要鼓捣一下。一边是很难讲懂,一边是好奇心很强,那要怎么做?
这就需要产品有侧重点。南瓜科学的落脚点是,“保护每一个孩子的好奇心”。首先是激发好奇心和兴趣,引导他思考,然后才是学习知识。先要让他感兴趣,让他这20分钟坐得住,才有可能引导他去做探究。
这个主次顺序,和成人教育相反。成人教育首先是要灌输知识,要精确,能不能激发兴趣在第二位。大学里最牛的老师,讲课也可能极其枯燥。
在保护好奇心这个纲领下,再去看南瓜科学的产品设计,就容易理解了。
孩子对什么有兴趣呢?一是故事,睡觉前总要缠着你讲故事;二是动手捣腾,玩玩具、过家家,就特别开心;三是看视频。
这个年龄认字不全,看科普读物基本上看不进去的。所以做实验、故事、视频互动,是贯穿科学教育产品的3个主要形式。
比如讲“毛细现象”,南瓜科学怎么讲呢?家长先通过绘本,给孩子讲《西瓜汁闯祸》的故事,豆豆的衣服明明只有袖子沾上了西瓜汁,为什么过了一会,半件衣服都被染红了呢?
故事导入引起孩子兴趣后,就开始看视频。视频里,一个名叫“南瓜哥哥”的人会重现西瓜汁打倒扩散的过程,然后进行讲解——原来是“毛细现象”捣鬼。
接着就是3个互动实验,颜色往上爬、神奇的魔术花、彩色扎染,帮助孩子体会“毛细现象”。
绘本和实验教材都会邮寄给家长,材料到了,学习才能正式开始。同时,为了保护孩子的兴趣度,以及给家长和孩子留出充分的亲子互动和户外探究时间,一周只能学习一次。
?
除了这些引导手段和形式,内容的编排,也考验机构对学生和科学教育产品的理解力。我要讲什么故事去导入?讲磁场要讲到哪个程度,不同孩子的认知、思维特点、动手能力等各不相同,要怎么来设置?而这些,恰恰是猿辅导在前几次进化中积累到的经验。
4 中台+产品
在我看来,支撑猿辅导能不断出新、制造爆品的底层逻辑是“中台+产品”。而中台的核心是数据及AI能力。所以,猿辅导其实是一个强大的AI公司。
猿辅导在2014年成立行业第一家AI Lab人工智能研究院,以“研发重投入,聚焦最前沿”为方针,由语音实验室、视觉实验室、自然语言理解实验室、音视频实验室和基础支撑5个实验室组成,涵盖了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等领域。
比如语音识别,低龄儿童学习时通常有父母陪同,斑马产品的语音测评中,就需要辨别出父母和孩子的声音,对孩子的发音做出测评。
这次推出的南瓜科学就开发了AI语音暂停功能:孩子动手做实验时,可以“隔空喊停”,不用再手忙脚乱地脱掉手套拖拽视频了。这个技术不难,但南瓜科学是第一个上线这个功能的。
比如图像识别,可以用于近视提示,摄像头捕捉屏幕和孩子眼睛的间距,如果过近,就会自动暂停,对学生加以提醒。系统可以智能识别手和眼睛的区别,孩子手离镜头近不会出现错误提示。
比如,拥有延时300毫秒的自主研发直播技术。目前行业多数公司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普遍从第三方公司声网采购技术,其提供的互动直播技术只能做到延时500毫秒。
等等,很多这样的例子。
如上,中台的AI能力有了,一旦一个新产品被定义出来,就可以很快的把知识库倒进去,充实起来。
关于不同领域的教育的共通法则,有一个猿辅导高层是这么说的:
“我们的底层逻辑是通过技术让教育更公平,所以不管是什么领域的教育学习,优质资源分享和个性化是两大障碍。在线教育能解决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用同一个教育资源,比如新加坡很多学生都在用中国的产品,他们用的东西和中国五线城镇的内容是一样的。同时,人工智能能千人千面,个性化不能靠无限增加老师,但可以靠服务器交互。”
最后,前天看到一个猿辅导的早期投资人,在朋友圈回答很多人关于如何应对双减监管的问题,他是这么说的:
“VC本来就是早期投资,长期主义。我的想法依然不变,最顶级靠谱有底线的创始人班子,相信行业的自然规律和团队长期战斗力,最终该怎样回归自然回归,只是回报的时间比起过去拉长几年而已。”
静观其变,乐见其成。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卢泓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