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生变: “我全部都要!”
2022/7/13 21:05:18 卢泓言

     之前小道消息传高瓴有各种问题,那些事情捕风捉影,而且不可说,但现在看,高瓴确实有商业逻辑上的问题。

     高瓴起家还是靠狙击手的方法,既然是小基金,只能看准了才出手,比如买腾讯股票,拿了很久,投京东,砸了几亿美金等着刘强东把物流一砖一瓦做出来,真正的长期主义。

     钱不多,又要长期持有,投的案子就少,所以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逻辑完全自洽。

     后来大了,钱拿得越来越多,变成大帝国的投资方式了,总感觉是孙正义的影子,为了大赢,我全部都要,什么都要投。

     比如过去几年趁着疫情这一波,公开投资医疗健康的项目有230个,总投资额超1200亿人民币,覆盖了几乎所有热门赛道,从早期、到私募、到IPO、以及上市后的增发配股,全覆盖。

     这又引发了其他基金的跟进和哄抢,急于投资疏于调查。广泛的重复投入就带来无序竞争,产品降价,收入低于预期,高薪相互挖角,抢夺患者等等。

     估值泡沫又让创始团队低估融资的难度,过于乐观,盲目扩大投入,又为同质化竞争埋下隐患。再然后就是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IPO停滞。

     这个时候才发现,钱多是真的可以毁掉一个人,毁掉一个企业,也真的可以拖累一个行业。

     大基金的这个“大”,本来不是一个劣势,也不是个优势,就是责任更大,但如果一定要把这个“大”用成优势,去抬价,去全覆盖,那它就真成了一个劣势,因为要涨价,要全拿,这个操作手法就跟风险投资的这个“风险”两个字违背了。

     风险投资,本质就是狙击手,因为全世界最厉害的idea和最牛叉的创始人都是limited version,都是限量版,它不会满大街都是。所以当一个基金不做狙击手,而去全覆盖,它就不再是风险投资,而是指数基金了,把一个赛道全部码完。

     关键是,这个方式会给整个赛道带来灾难,它会对这个赛道揠苗助长。尤其当宏观出现问题,比如最近这一年,政府对医药集采,疫情反复,俄乌战争,潮水忽然退去,投整个赛道会血本无归。

     当一家风险投资靠着钱多,想要打败“风险”,这本身就是风险,因为违背了行业本质。

     风险投资是一个工匠的经验的活儿,可如果把它做成了一个工业化的套路,这违背常识。

     基金变得很大的时候,管理费已经很肥了,这些合伙人也好,下面做事情的小孩子也好,心态变了,不是以投到一个厉害的idea和创始人为荣,他们以把市场上所有东西全覆盖为荣。

     把别人的饭给吃了,让别人没饭可吃,把路全走完,让别人没路可走。用这种方法去挤压行业,形成恶性竞争。

     以大欺小,通过巨额资金改变游戏规则,立于不败之地。这个玩法受到挫折,高瓴不是第一个,之前孙正义的一千亿美金的愿景基金也是如此,相信后来也会有人前仆后继。

     这个思路也并非完全投资本身的问题,创业投资不分家,中国是一个流行千团大战的土壤,大家一窝蜂的铺单车,也一窝蜂的去搞社区团购,人家有了一个创新靠谱的想法,所有人都会扑进去,去摘低垂的果实。

     在这样的环境里,投资者就有了这样的心态,想法不值钱,我的钱才是起决定因素的东西,谁钱多谁就能最后赢,久而久之,就失去了敬畏心。

     在硅谷,如果去抄袭一个人,去投资一个不酷的人,不酷的idea,这是一种耻辱。大家觉得,如果一个事情已经被别人证明了,我不能抄,我赶快去做另外一个更牛的事。

     在这种环境下,投资者是有敬畏心的,他知道创业者的想法和执行力才是关键,而资本只是帮助他们成功。资本应该感恩,而不是施恩。

     眼下巴菲特投资了十多年的比亚迪股价创造了新高,巴菲特在电视上是这样说的,“王传福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我对他深表敬意,他是耶稣再临。”

     已经92岁的老头说出这样的话,表达了满满的敬畏心,他对创业者敬畏,也就是对投资这个事情本身的敬畏。

     有的人雄心勃勃,有的人知道克制。

     有的人想全部都要,有的人始终很清楚,如果特别用功,能准确找到少数几个机会,而这就足够了。

     有的人说,我不能错过下一个腾讯。有的人说,错过再正常不过了,不要耿耿于怀,否则就是犯错的时候。

     有的人的哲学是,为了获得压倒性胜利,我必须做什么。有的人的哲学是,为了避免重大的失败,我不应该做什么。

     有的人觉得,战争里时不我待,睡觉都是浪费时间,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有的人觉得,战机一旦出现,就机不可失,但如果没有战机,就修炼内功、一直熬着,直到机会出现。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卢泓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