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送外卖,致敬尹天仇
2022/9/29 21:12:19 卢泓言

    

    ?

     何成,2019年从中国社科院硕士毕业,学的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这是个大冷门,很难找工作。何成先是在一个县城做了一年多的英语老师,后在长沙的工厂里做工人,失业4个月,被女朋友嫌弃分了手,又到重庆送起了外卖,上了热搜,被很多人骂,说他给社科院丢人,给“硕士”丢人,现在开始受到家人的“压力”。

     荒唐。想起徐小平老师说过的:“认为劳动可耻,是最大的可耻。”

     这句话是有分量的,徐老师算是中国人送外卖的老前辈,这个后来的新东方“三驾马车”,真格基金创始人,在1987年31岁的时候,辞去北京大学的教职去美国,当时他只带了20美金,必须半工半读,他的专业又是音乐,其他没有强项,在一家叫Mr Egg Roll的餐厅送披萨,洗盘子,干了八个月,才拿到加拿大一所艺术学院的全额奖学金。这个桥段后来被《中国合伙人》拍进了电影,演徐小平的邓超,就在餐厅里端盘子。

     看看31岁的徐小平在美国餐厅里。

    

    ?

     跟何成一样,徐小平当时也被自己人瞧不起,餐馆的大厨是来自中国一个小工厂的工头,他嘿嘿嘿的笑,你一个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北大的老师,到这个地方来洗盘子,还不如我。

     不过徐小平不觉得给谁丢脸了。后来在新东方给大学生上课,徐小平兴致勃勃,绘声绘色的说,“去美国是要学人家的文化和知识,但国家和父母都供不起,只能靠自己去挣本钱。我每天早上去餐厅,打开那个高压水龙头,在重重雾气中,我看到的是人类的明天,民族的希望,祖国的前途。”有人可能觉得这话有点假,但我跟徐老师吃过几次饭,我信他。

     这八个月的苦生活,在世界观、价值观上把徐小平颠覆掉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在雾气重重的碗柜里,我才真正明白了小时候被反复教育的那句话,‘劳动最光荣’,‘不劳动者不得食’。”

     不过离徐小平送披萨刷盘子的1987年已经过去了35年,这个社会还有很多旧脑筋。我想帮何成怼一下那些吃饱饭没事干、看谁都不顺眼的议论者: 一个年轻人,不偷不抢不啃老,弯下腰把浮躁气磨掉,未来还有很多可能,这不就是平凡中见伟大吗?

     凭什么敢说伟大?这是“先就业,再择业。”先保住眼前,再着眼将来,保住眼前是着眼将来的亲妈。尤其今天经济这么不景气,如果要死硬的等,一定要找个自己喜欢的体面的工作,那就可能有上顿没下顿,或者回家啃老了。

     滴滴创始人程维对这个事应该有切身体会。程维在高中是学霸,想考北大,可惜高考时漏做了一张卷子,被三流的北京化工大学录取了。换做很多人,会复读,一定要上北大才行,但程维选择了去上学,这就是先就业,再择业。毕业后找不到好的工作,就去卖保险,几个月开不了单子,后来又去一个洗脚城做总经理助理,这又是先就业再择业,熬了几年,才进了阿里巴巴。

     相比于35年前的徐小平洗盘子,今天出生于数字经济的外卖骑手在“重新择业”这一点上提供了大得多的可能性,因为它更加“灵活”。

     第一个是形式灵活,一个老公车祸离世的21岁单亲妈妈,在安徽安庆送外卖,为什么送外卖?一是收入好,在安庆这种小地方能挣六七千,再有就是“能带孩子”,背个娃在后面,不影响送外卖。还有个滴滴司机,带着智障老爸一起跑单子,乘客坐后排,老爸坐副驾驶。想想看,当年徐小平能带着孩子和老爸去洗碗吗。

     第二个是时间灵活,加盟的外卖骑手可以选择上线下线的时间,也可以选择在深夜上线,一单能挣更多。当年的徐小平可是要一大早报到,迟到早退都会被修理。

     我听到的最暖心的案例,是某团在河北燕郊一个血液病医院附近有个点,有骑手的子女在这个医院治病,所以选择在这个点送外卖,子女有情况可以随时赶到。

     第三是收入灵活,而且透明。你想留更多的时间出来学习,为下一步打算,那就选择少接单,少挣钱,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去年湖北襄阳一位叫王威的外卖小哥,一边送外卖一边学习,第二次高考考出了623分。

     数字经济还赋予了这个工作“公平性”,骑手跑单的定价明确,多劳多得,骑手可以清晰地计算出自己的收入,整个流程透明清晰。当年徐小平可不能因为多洗了两个碗问老板多要两毛钱。

     作为一个20多年的死忠粉,我一直为周星驰电影里那些隐秘的细节震惊不已,比如《西游·降魔》里,舍命保护陈玄奘并因此彻底感化了陈玄奘的段小姐,其实是菩萨化现,而师父给陈玄奘让他用来打妖怪的《儿歌三百首》,其实就是《大日如来真经》。我一直觉得周星驰才是中国的“灵活就业之王”,看懂了周星驰,就看懂了送外卖的好处。

     1999年,周星驰第一部自导自演的以他自己为原型的《喜剧之王》。主角尹天仇的志向是做一名演员,但即使跑龙套的机会也很少有,他就在一家社区做服务员,一旦有业余时间,就见缝插针的跑片场,这应该是周星驰的第一次灵活就业,但在社区做服务员是有固定时间的,并非完全自由。

    

    ?

     到了2001年,周星驰自导自演的第二部《少林足球》,阿星是一个致力于弘扬少林功夫的所谓少林僧,而他平常靠捡垃圾维持生活。剧中有一个桥段,阿星去劝大师兄弘扬少林功夫,大师兄说,人要脚踏实地,这里有一份洗厕所的工作,你先干着。其实阿星有自己的工作,就是捡垃圾。洗厕所是一个固定工作,必须一天到晚在歌厅呆着,而阿星向往的是自由自在,他可以随时停下来耍一套拳,去天台上发呆,跟一个过路的瘸子切磋两招。

     这个剧情真正实现了周星驰的灵活就业,做社区服务员和洗厕所都是有老板的,而阿星做自己的老板。

    

    ?

     到了2019年,周星驰又创作了《新喜剧之王》,如梦是女版的尹天仇,也立志做一个演员,但跑龙套还是赚不到钱,只管一顿盒饭,这个时候她最终成了一个外卖骑手,靠这个来挣生活费和结婚的钱。可能周星驰同意,在2019年,灵活就业的典型代表非外卖骑手莫属了。

    

    ?

     周星驰一直讲述小人物的故事,但小人物并不足够,他讲述的是小人物但又不甘平庸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就业之后却永远不忘再次择业的故事。

     记忆中最深刻的还是《喜剧之王》的结尾。尹天仇丢了出演主角的机会,迷茫之中被警察叫去假扮成一个送外卖的,跟匪徒接洽,要的就是他的演技。在一阵混乱之后,他打死了匪徒,这时倒在地上的尹天仇说了一句很多人永远不忘的话,他说,“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最后查了下,截止目前,中国灵活就业人口2亿,占劳动力总量8.9亿的22%,其中有几个尹天仇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卢泓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