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针灸治疗的思考
2020/2/23 7:30:00 云南中医

     本公众号由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针对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的复杂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派出几批中医药专家到达疫情重灾区武汉进行会诊指导治疗,取得了阶段性疗效,随着病例数增加、疫情时间的延长,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压力加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免疫力下降,中国针灸学会根据目前疫情,制订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干预的指导意见(第一版)》,作为多年临床针灸医生,认为此方法对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免疫力,预防疫情发展有积极的意义。目前新冠状病毒肺炎分为疑似病例与确诊病例,确诊病例又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与危重型”。

    

     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就有艾叶“生温熟热,纯阳也?……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以及“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等记载。

     艾灸通过温热的穴位刺激,具有温阳散寒、通经活络、升阳固脱以及泻热拔毒等作用,现代研究表明,艾灸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艾灸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方便广大群众在家自行操作。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发热、乏力干咳、腹泻等主要临床表现,以及寒湿闭肺、疫毒闭肺、内闭外脱以及肺脾气虚的证候演变特点,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与目前的防治要求,提出如下针灸干预的指导意见,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患者可自行操作使用。

     01针灸干预的原则

     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实施针灸干预,针灸的实施要在医疗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下进行;?在针灸使用期间,要严格按照隔离、消毒的要求实施;

     艾灸的实施主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由患者自行操作实施。患者要知情同意并愿意接受指导,按照要求去实施,并能按照指导每天填写电子日记卡,与医务人员进行互动;

     在不能使用明火的环境下,严禁使用艾灸;

     艾灸实施过程中,要认真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烫伤等意外发生。

     02疑似病例的艾灸方法

     目的:调节免疫力,改善症状。

     穴位:足三里(双侧)、气海、中脘。

     方法:

     足三里:用清艾条温和灸15分钟(每个穴位);

     气海、中脘:每次选择一个穴位,用清艾条温和灸10分钟。

     频次:每天午后或晚餐前灸一次。

     03轻型、普通型患者的艾灸方法

     目的:改善症状、缩短病程、舒缓情绪。

     穴位:合谷、太冲(双侧)、足三里(双侧);神阙(肚脐)。

     方法:合谷、太冲:用清艾条温和灸各15分钟;足三里:用清艾条温和灸10分钟(每个穴位);神阙:用温灸盒灸15分钟。

     频次:上午、下午各一次。

     04恢复期患者的艾灸方法

     目的:帮助恢复肺脾功能,增强人体正气。

     穴位:大椎、肺俞、膈俞、足三里、孔最。

     方法:大椎、肺俞与膈俞(或中脘与上脘):用温灸盒灸30分钟;足三里或孔最:清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

     频次:每日一次。

     05实施的流程(仅供参考)

     首先发放三天灸材、艾灸盒等,三天后根据实施的情况,再发放下一批;? 患者录入基本信息,与相关的医务人员建立关联;? 患者按照医生指导或中国针灸学会网站相关视频演示步骤来进行艾灸;? 每天记录艾灸电子日记卡;? 患者可以与主管医务人员进行实时沟通、咨询等。

     06穴位选取

     一、常用穴位:

     关元、中脘、神阙、大椎、肺俞(双)、膈俞(双)、足三里(双)、太冲(双)、孔最(双)、合谷(双);

     二、定位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脘:位于人体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神阙:在脐中部,脐中央。太冲:位于足背,第1、第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气海:在下腹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

    

    

    

    

     07艾灸操作方法

     (一)工具和方法

     1.温和灸:手持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直接悬于施灸部位之上,与之保持一定距离(2~3cm),使热力较为温和地作用于上述穴位。

    

    

     2.温灸器灸:选用艾灸盒、灸筒等艾灸工具,在穴位处进行施灸。

    

    

     3.穴位熨烫/穴位贴敷(如果艾灸实施条件不允许,也可用此法代替):在以上穴位处,选用暖水袋、暖宝宝、自发热贴、热盐包等作为工具,在以上穴位上进行穴位熨烫/穴位贴敷。

    

    

     (二)体位

     身体平直而不倾斜,点定腧穴后不可移动体位。“坐点则坐灸之,卧点则卧灸之,立点则立灸之”。

     (三)灸量

     一般每次选取3~5穴,每个穴位持续操作10~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艾灸总时长30~60分钟,所用艾条1/2~1根。

     (四)灸感

     局部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皮肤红晕为度。

     (五)操作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08注意事项

     高热、烦渴等实热炽盛患者不宜自行施灸;? 艾灸时应选择舒适体位,肌肉放松,充分暴露施灸部位;? 保持房间温暖,谨防受凉;? 艾灸时,取穴要精少、火力要均匀;? 年老等反应迟钝或局部感觉减退的病人,切勿施灸过量,避免烫伤;? 施灸过程中,防止艾火烧伤衣物、被褥;灸治结束,必须将艾条彻底熄灭,防止发生火灾;? 用发热贴热敷时,切勿直接接触皮肤,以防烫伤,须隔一层衣服在对应腧穴贴敷;? 孕妇下腹部穴位避免艾灸。

    

     举国抗疫,宅在家里就是为社会做贡献!除了读书学习、陪伴家人、刷新闻关注疫情之外,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也有利于我们增强免疫力对抗肺炎,例如打太极、练五禽戏、八段锦等中国传统运动,既强健体魄,又温习了祖国传统文化。当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尤为重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坦然的面对,注重内心的收获及成长,让我们携手把这个难关熬过去。

    

    作者简介

    

     郭翠萍,主任医师,兼职教授,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30余年。云南省首届国家级名中医管遵惠主任医师的学术继承人,管氏针灸学术流派的第5代主要传人。2009至2011年作为中医药专家到瑞士琉森工作交流2年。云南省中医学术流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学会康复学术委员会委员。在国家级、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并参编论著10部,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获国家级,省、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并参加了国家级名老中医管遵惠传承工作建设项目两项。

     擅长诊治:头痛病、脊柱关节病、中风病失语、妇科疾病、亚健康调理等

    

     扫描二维码,立即在线问诊

     作者 | 昆明市中医院针灸科郭翠萍

     责任编辑丨陈思思 排版丨高菁徽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云南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