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痤疮,1个月治愈
2023/4/16 9:07:22 云南中医
本公众号由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小编导读:痤疮大家都不陌生,它多发生于颜面,这让不少有爱美之心的患者深受打。对于痤疮,及时就医才是关键,有位患者8个月的痤疮被老中医治好啦,一起来看看。
赵某,女,33岁。2013年4月3日初诊。
主诉:面部反复出现红色丘疹、结节、瘢痕,伴疼痛8个月,加重1周。
病史:8个月前患者面部不明原因出现红色丘疹、脓疱,多处求治,效果不佳,病情反复发作,日久出现结节、瘢痕,自觉疼痛,未规律诊治。近1周来病情逐渐加重,遂来就诊。
现症:面部散在红斑、丘疹、脓疱,局部可见少许结节及瘢痕,疼痛不适,口干,无咳嗽咳痰,无心慌胸闷,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沉涩,纳眠较差,二便调。
中医诊断:粉刺。
西医诊断:痤疮。
治疗过程:
◆初诊
辨证为痰瘀互结型。治则为凉血活血消斑,消痰软坚散结。
方药:当归20g、丹参20g、生白术10g、金银花30g、夏枯草20g、赤芍10g、川芎10g、皂角刺10g、法半夏6g、穿山甲(炮)10g、鬼箭羽20g、水蛭10g、红花10g、海藻10g、昆布10g。14剂,水煎服,日1剂,饭后半小时温服。
◆二诊
面部散在红斑、暗红斑,丘疹、脓疱较前明显减轻,局部可见少许结节及瘢痕,疼痛不适,口干,无咳嗽咳痰,无心慌胸闷,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沉涩,纳眠较差,二便调。
患者病情好转,可在凉血活血消斑的基础上重用软坚散结药物,前方去皂角刺,改海藻20g、昆布20g、三棱10g、茯苓20g。
7剂,水煎服,日1剂,饭后半小时温服。
◆三诊
面部瘢痕丘疹触之较前质软,在凉血活血消斑、软坚的基础上重用清热解毒药物,前方加白花蛇舌草30g、凌霄花10g、炒蒺藜20g。
7剂,水煎服,日1剂,饭后半小时温服。
◆四诊
用前方后面部皮损较前明显好转,以清热解毒凉血、软坚散结为治则。
处方:当归20g、茜草20g、金银花30g、白花蛇舌草20g、凌霄花10g、蒲公英30g、穿山甲10g、野菊花20g、昆布30g、海藻20g、三棱10g、莪术10g、皂角刺10g、炒蒺藜20g、桃仁10g、白茅根30g、水蛭10g、牛蒡子10g。
7剂,水煎服,日1剂,饭后半小时温服。两周后基本痊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按语:
冯宪章指出,该患者血热日久煎灼津液为痰,伤阴血致血行不畅为瘀,郁热痰瘀互结于面部而出现结节、瘢痕。治疗时注重凉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中当归、丹参、赤芍、川芎凉血活血;鬼箭羽、皂角刺、穿山甲、红花活血祛瘀通络;水蛭、三棱、莪术破血逐瘀力强,用于瘀血日久瘢痕难消;海藻、昆布消痰软坚;半夏燥湿化痰散结,脾虚易生痰湿,注意健脾以绝痰生之源,治疗过程中以白术益气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后期注重金银花、野菊花、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的运用。
冯宪章治疗此病着眼于瘀、热、痰互结,以清热凉血活血、祛瘀软坚、健脾化痰祛湿为原则,适时调整用药,以期达到良好疗效。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悦读中医,由云南中医编校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丨吴明蕾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云南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