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烦烦,春“烦”如何消?3点请记牢
2023/4/17 7:50:00 云南中医

     本公众号由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万物复苏,春回大地。人们在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时候都是心情愉悦,但有一部分人却在春天容易感觉烦躁和生气,甚至会伴随出现头痛等不适症状。出现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改善呢?

     在《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篇》中说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中医认为天人感应。春季,与人体五脏中的肝相呼应,与五志的“怒”相呼应。除了容易生气外,平日忧郁过多,也易伤肝。如若人平日爱生气,思虑过度,易使人体产生郁结,位置多在任脉。这些郁结堵在经络上,使人上下隔绝不通,致心火与肾水不能相交,从而使火气不降反升,重灼头脑,寒水凝滞于下,这是春季易烦的内因。

    

     由于春季天气渐热,地气上升,使人气血相冲,加之热邪之气外袭头脑,而人体营卫之气不足,易受外邪侵袭。还有一个重要的外因是由于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大,处事繁杂纷乱,易搅扰心神,所以导致人津液耗伤亏虚,不能制火,从而易烦躁不安。即使没有身体上的不适,在这个季节很多人也特别容易着急,做事也比较冲动。

     既然知道了原因,那么平日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来调整自己,以求达到身心愉悦和保健的目的呢?对此我总结了以下三点注意事项供大家参阅。

     ?起居

     春季阳气升发,人体气血趋向于表,我们也应该早卧早起,晚上睡觉时间不能超过11点,起床时间不超过6点半。其次是根据天气情况适量增减衣物,防寒保暖,可以学习古人披头散发,穿宽松衣物,广步于庭,勤梳头,以达到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作用。

     ?情志

     舒畅、宁和为大要。在精神上,春季属肝木当令之时,不仅要保持精神上的安静,更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切记恼怒,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保持精神情志的舒畅,才能促进肝气的疏泄,有助于肝气的升发与春阳的升发相统一。生气烦躁时,我们多想一下开心的事,听一下轻松的音乐,或者和宠物玩耍等,通过借用外力来战胜不良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穴位按摩

     重点推荐给大家推荐几个穴位,大家平日也可以自己按摩,操作方便,保健效果极好。

     1.太冲穴,在足背上第一、二脚趾缝向上找,大约有两指宽的地方,在两个骨头之间,按下去有很强的酸胀或胀疼感。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是治疗各类肝病的原穴,也是肝经上治疗各类肝病的特效穴位。从理论上讲,原穴往往调控着肝经的总体气血,也是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也被称为“撒气穴”。

     2.内关穴,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此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穴位。人长期抑郁,不开心时,这个穴位的肌腱会长一起,如果长期按揉此穴,将肌腱揉开,也可以达到消散心中郁结的作用。

     3.风池穴、太阳穴。这两个穴位不做过多介绍,因为应用已经很普遍,大多数人也能准确找到,头痛疲劳时按摩这两个穴位也能很快舒缓疲劳,明目醒脑。

     中医认为的健康是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万物复苏的春天也是养生的好时机,我们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规律的生活,科学的作息,顺应四时和早晚的变化,才能遇到更好,更健康的自己。

     供稿:云南省中医医院

     责任编辑丨吴明蕾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云南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