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关注痛风日 | 治疗痛风,走出误区,回归科学!
2023/4/20 7:50:00 云南中医

     本公众号由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现代人超重和肥胖者明显增多,痛风发病率也随之出现了快速增长。

     痛风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但遗憾的是,由于观念错误、治疗不规范等原因,许多患者病情长期反复,最终导致关节、肾脏等多器官严重损害。

    

    

     治疗痛风要

     走出误区

     误区一:痛风发作时吃降尿酸药物

     痛风发作时疼痛剧烈,一部分患者自行购买降尿酸药物,想快速把尿酸降下来,以缓解疼痛。也有些患者擅自将降尿酸药物剂量加大,甚至几种药物一起用,全力对付高尿酸。没想到关节肿痛不仅没好,反而越来越重。

     事实上,痛风急性期不能急于降尿酸!尿酸并不是降得越快越好,血尿酸下降过快,反而造成关节刺激,使患者疼痛加剧,更甚者变成慢性疼痛,迁延不愈。

     在痛风急性期可以按医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或者小剂量激素等药物抗炎止痛,待症状完全缓解7-10天后再逐步开始降尿酸,这些药物选用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

    

     误区二:痛风不痛就可以停降尿酸药物

     只要痛风不痛就不用治疗,这也是一个误区!

     上面提到了急性发作期的治疗,而缓解期时我们就应开始服用降尿酸的药物了,比如苯溴马隆、别嘌醇、非布司他等。其中,苯溴马隆促进尿酸排泄,别嘌醇和非布司他抑制尿酸的形成。

     当我们感到痛风缓解了,这并不是意味着血尿酸水平就控制达标了,如果放任不管,就有可能导致痛风再次发作。对于痛风的患者,血尿酸目标值应降至360μmol/L以下。若合并痛风石则应降至300μmol/L以下,从而减少痛风复发频率,使已形成的痛风石减小,并进一步避免沉积。降尿酸药物根据血尿酸目标值调整剂量,并长期维持。

     误区三:忌口了就不用吃药

     很多人觉得尿酸高了只要控制饮食就可以了,不用服药,或者觉得吃药有副作用,就好好控制饮食,把尿酸控制下来就行了~

     但饮食在痛风里面的作用,叫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如果暴饮暴食,喝了很多酒,吃了很多肉,可能短期之内尿酸就会狂飙得很高,甚至让你第二天就痛风发作,这叫“败事有余”;什么叫“成事不足”呢?就是你非常严格地去控制饮食,但尿酸降低的程度是有限的。

     人体内80%的尿酸来源于体内的嘌呤代谢,而只有20%的血尿酸来源于饮食,所以严格控制饮食只能将血尿酸降低70-90μmol/L,如果血尿酸值已经很高了,单纯控制饮食往往效果就不理想,所以对于那些尿酸值高于480μmol/L的痛友们,建议咨询风湿科的医生,看看是不是需要开始药物治疗了。

    

     误区四:以饮料代酒

     很多人觉得既然痛风不能喝酒,那喝点饮料总可以吧?

     事实上,一次性摄入大量富含果糖的饮料,同样可以诱发痛风。对于痛风患者来说,糖是仅次于高嘌呤饮食的第二大非健康食品,饮料对身体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所以,痛风患者除了要抵抗啤酒的诱惑,还要拒绝饮料和甜品的诱惑。

    

     误区五:随意选择降压药物治疗

     高尿酸血症、痛风经常和高血压等病合并发生。很多人不知道,经常吃的某些降压药,可能会让你尿酸升高,所以选择降压药物时,需要平衡降压与高尿酸的利害关系,权衡利弊后遵医嘱调整可能造成尿酸升高的药物。

    

     治疗痛风要

     回归科学

     1. 低嘌呤饮食。

    

     2. 每天饮水量不少于2000ml,但不包括牛奶、汤、浓茶、咖啡等其他流食。

     3. 每天有氧运动30分钟,或者微信运动每天10000步。不是越多越好哦!过量运动,尤其是一次超负荷运动可以使体内乳酸产生过多,从而使尿酸增高,诱发痛风发作。

     4. 保暖,主要针对常发痛风的关节,比如大脚趾、踝关节、膝关节。

     5. 规律作息,定时进餐;吃的不宜过饱,保持理想体重,避免劳累和精神刺激。

     6. 定期检测血尿酸水平,找风湿科医生系统规范治疗。

    

     中医治疗痛风

     1.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药治疗痛风主要是以中药汤剂为主,通过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等来达到治疗痛风的目的。常用的中药包括薏苡仁、泽泻、牛膝、黄柏、秦艽、茯苓、土茯苓、黄芪、桂枝等。

     2.中药外治法:

     痛风发作期,将中药制成各种外用制剂,贴、敷在患处或相应的穴位上,起到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的作用。

     3.针灸治疗:

     针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经络、穴位来调节身体的功能,以达到治疗痛风的目的。如选取三阴交、丰隆、曲池、行间、阴陵泉等穴进行针刺。

     作者:汤小虎、官鑫

    

     本期专家:汤小虎

     博士,教授,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病中心主任医师。

     擅长:痛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

    

     扫码咨询

    

    


     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病中心简介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病中心,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试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类风湿关节炎、拓展病种痛风建设单位;国家药物临床实验机构中医风湿病专业;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风湿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特色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云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云南省重点专科、中医名科。建设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吴生元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孟如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彭江云工作室;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张烜工作站、云南省中西医结合风湿病研究所等,在省内牵头成立了云南省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病专科联盟,是立足云南,辐射东南亚的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病医疗、教学、科研中心。

     风湿病中心现有病床100张,设有类风湿关节炎、结缔组织病、脊柱与骨关节病3个亚专科。专业团队共50余人,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8人;有全国名中医、云南省国医名师1人、云岭名医1人,云南省“万人计划”名医2人、云南省名中医2人,云南省中医领军人才2人,云南省中医药学科学术带头人2人,云南省中医药后备人才3人,云南省青年名中医2人,技术力量雄厚。近年来,先后承担各级科研课题5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7项),其中国家公益基金行业专项1项、国家自然基金10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出版著作教材25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7项。

     风湿病中心建立有风湿免疫实验室、关节超声室、免疫吸附室和专科治疗室;研制有蠲痹颗粒、痛风消颗粒剂、痛风清洗剂、尿酸清颗粒、痛风贴、痛风消气雾剂、寒痹散、热痹散等10余种专科制剂;开展了微创针刀镜、水筋针、经筋针、中药热敷、熏蒸、熏洗、药物离子透入、药罐、针灸、针刀、穴位敷贴、督灸、蜡疗等特色疗法;形成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医疗与康复相结合、养生与健教相结合的诊疗模式;擅长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诊治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骨质疏松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银屑病关节炎、白塞病、血管炎等疑难风湿病。

     责任编辑丨马春丽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云南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