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市民出行增添亮色的“地铁站文化”
2023/2/22 18:35:09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点击上方蓝字 可以订阅哦!

     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高,对原本“冷冰冰”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也愈发提升。地铁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民不仅关注车厢是否拥挤、温度是否适宜、运行是否平稳等出行问题,也愈加关注地铁内部建设情况,从多方面折射出市民的城市主人翁意识。

    

    

     人们审美意识提高,对地铁服务有了新看法

     公共空间是城市生长、更新与发展的关键场所,开展公共空间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策略,对于推进城市社会和谐发展至关重要。各类公共空间也是平衡不同社会阶层空间利益冲突,促进城市公平的重要载体。而数量庞大、覆盖密度极高的地铁线网系统,为城市开辟出一个新的空间维度与体系:地铁站点公共空间。这个空间成为许多市民日常工作与生活路线中最为规律的交叉点,被称为城市的公共客厅。同时,随着现代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及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与审美意识的逐渐提高,对地铁站承担的服务与角色也提出了新的看法。

     为满足市民需求,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末,《北京市轨道交通场站与周边用地一体化规划建设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由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实施细则》鼓励车站毗邻用地建设项目与轨道站点一体化衔接、同步投入使用。轨道交通场站不仅是交通通行空间,更是城市的公共客厅。该举措受到多家媒体积极报道,也吸引了广大市民的目光。

     《实施细则》的提出与轨道交通项目密不可分,应当同步实施的交通接驳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可由轨道交通投资建设主体,随轨道交通项目申报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纳入轨道交通项目可研或初步设计同步实施。支持轨道交通项目通过一体化规划建设提供便民服务,并将相应收益反哺轨道交通。相关负责人介绍称,轨道交通与周边用地同步实施,能够有效保证轨道及周边公共空间的服务品质。

    

     精致文化的需求,把地铁站改造成市民打卡新去处

     北京市打造市民“第三生活空间”工程正在推行,多个车站打造轨道交通微中心。其中,地铁崇文门站将被打造为“服务好精致文化生活的聚集区”。改造方案针对当前该站换乘通道较窄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增设换乘厅并拓宽换乘通道,以缓解站内换乘拥挤,改善换乘环境;菜市口站通过合理布设地铁附属设施,提升站点辐射范围,优化进出站流线,并在两出入口间增设联系通道,使乘客进出站更便捷;北海北站改造提升方案,把突兀的地铁风亭移至北海公园南侧绿化景观内,调整B出入口位置,避让三岔路口,增加缓冲空间。未来,北海北站将以文化探访路线为载体,增补配套便民设施及文化特色展示空间,成为一座公园式地铁车站。

     同时,多地也认识到地铁作为新兴公共空间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功能,不约而同地对地铁站进行改造,如厦门地铁湿地公园站6000平方米“城市客厅”成市民打卡新去处。

    

     让“城市客厅”更具鲜明特征

     城市管理者以细腻精准的治理方式和敏锐长远的建设目光,充分发挥每一寸空间的社会功能。“城市客厅”在建设公共空间的基础上也不断发展着文化空间,展现公共文化空间自身的公益性、便利性、平等性和人文性,使人们能够在公共文化空间的群体氛围中达到个体感情的升华,并增强对自身和文化的个体认同。基于此,“城市客厅”这一公共文化空间日益凸显出全方位、多功能的鲜明特征,如休闲功能、信息传播功能、娱乐与商业功能与文化功能等。

     总而言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承担着具体的便民服务功能,其本身也是建构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应综合协同发展,共同打造和谐城市公共空间。北京等地的地铁“城市客厅”建设,不仅把地铁站融入了城市空间,为市民出行增添亮色,也是把城市服务做到了细处。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舆情分析师 李怡欣

     来源:《网络舆情》杂志

     编辑:武昊璇 | 责编: 刘鹏飞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