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品先院士:82岁深潜南海,85岁成为科普博主
2022/3/17 玉姐的生活美学

     作者 / 玉姐

     在B站,有一位院士爷爷,屏幕前深入浅出地讲解着深海的知识与趣味,流动的弹幕铺天盖地。

     短短三个月,就赢得了百万粉丝纪念奖牌,他成为B站年龄最大的科普UP主。

    

     在同济大学的礼堂,掌声阵阵,一位鹤发童颜的先生与百余名学生面对面,普及科学,遨游在文化与海洋的知识中。他就是85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

     人们这样评价他:

     他是享誉国际的中国“深潜院士”;

     82岁乘坐国产载人深潜器,连续数次深潜南海,亲身探索瑰丽的海底世界;

     仅凭简陋的科研设备研究几抔海底泥沙样品,发表了赢得国际同行尊敬的研究成果;

     主持中国海区的首次大洋钻探,提出关于南海形成新论……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样一位了不起的院士,他的教育情怀,他的深蓝梦,他浪漫的爱情。

    

    “深海勇士”

     汪品先,1936年出生于江苏苏州,是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地质系。现任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科学的征途充满艰辛,汪品先的科研足迹正是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之路。

     1960年,在华东师范大学专司海洋地质最为基础的准备工作;

     70年代,完成了《中国海洋微体古生物》文集,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80年代起,将目光瞄准国际前沿领域,于1998年正式加入国际大洋钻探计划(ODP);

     1999年初,他作为首席科学家,成功主持了中国海区的首次大洋钻探,即大洋钻探184航次,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2011年起,作为国家“南海深部计划”指导专家组组长。深入60多个项目研究,是我国海洋领域第一个大型基础研究计划。

     科学本身意味着探险 ,像居里夫人发现镭,“天眼之父”“南仁东建造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像汪品先一头钻进海底斑斓的世界。

     “深海勇士”因此而得名。

     “在巴黎的一个宴会上,我旁边坐着一个瘦瘦的法国科学家,他在深潜领域颇有建树,曾经下潜到地中海底,说那里的海百合特别漂亮,他让我有机会一定要下去看看。没想到40年后我也下到了海底。”

     82岁高龄,已是耄耋之年,下潜至1400余米的深海进行科学实验。作为团队中年龄最大的科学家,他9天3次下潜,丝毫不惧年龄的限制。

     胡适先生曾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是科学研究严谨务实、批判求索的精神。而他以“德育崇尚信仰,科学贵在怀疑”,自醒、自勉。

     传统观点认为,南海在地质形成等意义上来说与大西洋类似,是“小大西洋”。经过十年的奋斗,提出了‘板缘张裂’‘低纬驱动’等新认识,向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

     从三尺讲台到国际科研,从科学院士到深海勇士,汪品先让中国的海洋研究走向了世界,向国人展现了海洋文化的魅力。

    

    

    心系 “中国学派”的教育

     在同济大学美丽的校园,汪品先院士的身影极其普通,一辆单车穿梭在教室、礼堂、办公室。单车的篮筐里,时常有学生们赠送的鲜花。再熟悉不过的“单车院士”,却让步学子们在一次次聆听中,感受师者的能量。

     多年前,某场讲座结束后,有一位青年学生特意找到汪品先向他表达感谢。学生告诉他,正是因为汪品先多年前的一场讲座,激励他投身海洋地质事业。

     相比于“有名”、“有货”的老师,关心学生未来和发展的教师,总能够得到学生的敬重。

     汪品先院士从教40余年,率先出版了古海洋学教材,培养出了数十位古海洋学博士和硕士。

     为表彰他在古海洋学和古季风方面的研究与教学成果,特别是中国南海古季风研究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欧洲地学联盟(EGU)于2007年授予他"米兰科维奇奖",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该盟奖项。

     “一位好老师的一节课、一句话都可能影响学生终生。课堂的成功,不仅在内容,更在于精神。”这就是汪品先院士遵循教育的““道”。

     科研中,教育始终是他思索的话题: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教育体系?我们应争当怎样的教师?

     他认为:

     大学不该是生产学位的工厂,也不该是攒取分数的考场。

     学校就是个苗圃,在大学里度过的应该是形成基本能力、塑造基本性格的黄金岁月。因此,也往往是人生最值得回忆的时光。

     基于这样的想法,《科学,文化与海洋》应运而生,成为学生踊跃争读的课程,在写给同济学子的信中,他说:

     “开这门课,也就是想要通过我和几位同仁在课堂的演讲,和你们在网上的讨论,能激发起热情和火花,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构筑桥梁——哪怕只是架在校园角落里的一座小木桥。”

     在高校教育模式中,汪品先教授一直认为:国外的教育制度并非全盘完美,更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的实际。所以,他致力地探索具有中国学派的教育。

     1978年,他参加石油科技代表团出访,在美国大学的书店里发现一本“新生指南”,书的内容竟然是教学生如何分析老师。

     从那时起,创新启发式教育的生态环境,成为他的倡导与追求。

     一节短暂的课,如何让学生感到有趣、被吸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找到学生乐于接受的共情点,就是老师授课的创新。

     汪院士85岁高龄开设新课,并在网上打卡授课,旨在激励年轻人的创新意识,点燃科学与文化的智慧之光。

    

    

    我热爱海洋,也热爱你

     汪品先与妻子迎新的一段视频,温馨浪漫,让网友赞叹不已。

     妻子孙湘君是一位古生物学家,他们7年同窗,青丝白发,风雨同济。在相伴相守59年的研究事业中,两人分离长达30年之久。

     面对采访,他们的双手交错相握。给老伴儿佩戴红色围巾时,夸赞道:这老头子好漂亮呀!妻子满眼的热爱溢于言表:“他聪明,睿智,智慧。”

     《诗经》有云:“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在同济大学一间普通的办公室,二个办公区域,汪品先院士端坐在电脑屏幕前。与他一墙之隔的,是妻子孙湘君的办公室。汪品先说,学校分给她单独的一间办公室,但是她却愿意挤在这里,把会议室作为自己的办公室。

     85岁“正青春”。与妻子谈论未来时,他计划再干5年,再做3件事。妻子说:我陪着你。

    

     他们的爱情故事,让我想起了另一位科学家。

     《朗读者》中,董卿采访了同为院士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元喜。在40余年的研究中,他与北斗人一起,实现了北斗系统完全自主创新、自主设计、自主建造和自主可控。

     当问起院士背后的“幕后功臣” :“杨院士个子不高,家境贫寒,您看中他什么?”

     他的妻子说:“我一心追求的就是学习刻苦、积极努力的人。我一往情深啊,一直追。”

     杨院士腼腆地、机智地回应:“我就非常地努力,争取成为她希望的那种人,就是为了等到这一天她能爱上我。”

     两位院士妙语连珠,珠联璧合。不是撒狗粮,更不是做秀,真实流露的是心灵的默契,朴素的感动。

     歌曲《因为爱情》,曾经唱遍大江南北,它唱出了爱情的真谛,如汪品先、杨元喜院士的爱情,是灵魂之伴侣,是爱情最好的模样——

     因为爱情,怎么会有沧桑,

     所以我们还是年轻的模样;

     因为爱情,在那个地方,

     依然还有人在那里游荡,人来人往……

    

     曹操在《龟虽寿》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问及今后的规划,汪品先院士显得从容坚定:

     “70多岁的时候,我想干到80岁,80岁的时候想干到85岁,现在我即将满85岁,我要干到90岁,把早期因科研条件不具备而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八旬院士,仍然以五年为单位计划着未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

     他的身上,我们感受到耄耋老人的事业激情,年轻心态,永葆创新、接纳的精神魅力。

     新的一年,愿你感悟院士风采,心中有火,眼里有光,活出鲜活的自己。

     - END -

     作者 / 玉姐

     我是玉姐,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走进【玉姐的生活美学】。

    
玉姐”生活美学,优雅于心“

     写作爱好者:一位10年资深人力资源师的生活记录。职场成长,人生感悟,影视点评,管理思想......都是点滴生活的原创。

     生活美学设计:专注于形象设计,穿搭指导,衣橱管理,田园插花。线下线上培训,网络课程,沙龙面对面。

     ▼今日推荐

    

     看更多走心原创美文点击下方卡片关注【玉姐的生活美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玉姐的生活美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