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才女林徽因:一个女人的幸福,藏在她高贵的灵魂深处
2022/3/17 玉姐的生活美学
(点击上方音乐,阅读更美好)
她是公认的民国才女,不凡的家世,美丽的容貌,至今让人赞叹、羡慕。
人们尊称她为‘先生’,她与丈夫志同道合,夫唱妇随,不懈探索,毕生贡献于我国古代建筑事业。
她是著名的建筑师,建筑教育家,诗人,作家,却是儿子眼中“长期卧床的病人”。
她天资聪颖,深得父亲的喜爱。
短暂的一生与时代跌宕起伏,遭遇坎坷。军阀混乱,抗战流亡,解放战争,文化运动……
但无论何时,她的生活有点阳光就灿烂,永远充满着热爱、活力和生机,以及旺盛的创作热情。
她的名字——林徽因。

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位杰出的女性。了解她,学习她,景仰她。
虽然她的年代已久远,但其独立的思考,治学的严谨,永恒的爱情却成为一代经典,传为佳话,值得缅怀、追忆。

她的学识
林徽因祖籍福建,出生于杭州,父亲林长民是我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
父亲的开明思想,在林徽因孩提时期,就开始传授中西合璧的新文化思想。
12岁,进入北平培华一所英国教会学校学习,接收到西方文化教育;
16岁那年,父亲林长民出访欧洲,她成为父亲随行翻译和秘书。父亲对女儿寄予厚望:
“第一要汝多观察诸国事务,增长见识;
第二要汝近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
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繁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
在父亲的培养下,她的成长兼具中西文化的熏陶。高中毕业,前往美国学习建筑学。初入美国,因为报读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当时不招收女生,只好转入到美术系学习。
但是,这丝毫不能阻止她学习建筑的志向。在学习美术专业期间,她几乎选修了所有建筑系学生的专业课程,虽然最后以美术系的学生毕业,实际上接受了成为一名建筑师的训练,并且日后成为建筑系的助理教员。

当时的《蒙大拿报》对她进行了采访,题目是:中国女孩致力拯救祖国艺术。她骄傲地告诉记者:
“等我回到中国,我要带回什么是东西方碰撞的真正含义;
令人沮丧的是,在所谓“和世界接轨”的口号下,我们自己国家独特的原创艺术正在被践踏;
应该有一场运动,去向中国展示西方人在艺术、文学、音乐、戏剧上的成就,但是绝不是要以此去取代我们自己的东西。”
大学时期的林徽因,展现了对艺术独到的见解,立下报效祖国的愿望。
正是这种远大的抱负,宾大毕业后,她选择在耶鲁大学深造舞台布景艺术专业。宽广的学识,国际的视野,更加坚定了她的发展方向。
学成归来,与梁思成共同加入营造学社,开启了前无古人的中国古代建筑的系统研究。
在兵荒马乱,人烟稀少的荒野中,他们并肩同行,完成了一座又一座古迹考证、实测、绘制工作,为后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图文史料;
不同时期发表的建筑论文和著作,彰显了她的专业素养,对建筑发展前瞻性的思考;
新中国成立之初,呕心沥血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成为永久的标志性建筑,载入史册。
除了在建筑学的卓越贡献,林徽因创作诗词,在专栏写作,成为当时的文坛新星。
关于兴趣,梁启超说:
“我一年到头不肯歇息。问我忙什么,忙的是我的趣味,我以为这便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我常常想动员别人也学我这样生活。”
诗歌和文学正是林徽因的兴趣,她充满灵性的诗作,率真激扬的文字时常在《诗刊》、《新观察》、《文学杂志》上发表,被邀参加第二届文代会。
她的诗作受当时新诗词的影响,清新脱俗,流传至今;作为一名学者身份的作家,她目光长远,对未来居住的构想,对建筑的深度思考,对社会的责任感流淌在字里行间。
儿子出生时,她深情写下了经典传诵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

100年过去了,她的远见思想,她的博学见识历久弥新。
她不囿于家庭,大胆追求自己的理想,在混乱的封建年代活出了新时代女性的风采,成为父亲希望的“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的人。

她的爱情
徐志摩说: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父辈是相交至深的密友,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爱情,恰逢最美的青春相遇,一起前往美国读书,共同醉心于建筑学。
求婚时,梁思成曾问林徽因,为什么是他?林徽因回答:
“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你准备要听了吗?”
这对学者伉俪自从相遇,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如影随形,相互成就,可谓真正的灵魂伴侣。

林徽因和梁思成
野外考察古代建筑,记录着他们爱的足迹。
日本人曾断言:‘中国没有现存的唐代木制古代建筑,要看就到日本的奈良和东京’,为了戳穿这种谬误,1937年,他们依据敦煌壁画对于五台山大佛光寺的记载,把两个孩子委托给家人,第三次踏上了寻找唐代木构建筑的征途。
考证工作异常艰苦。骑着毛驴,夹着铺盖,行走在荒郊野外。
这一次,他们发现了佛光寺,证实了这座保存完好的唐代建筑,这是我国建筑史上重大的发现,也是她们用爱情谱写的相互支持,共同勉励,温暖与共的高光时刻。
沈从文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灵魂伴侣如是,人生知音莫如。艰难的岁月相扶相助,唯有精神的力量照亮前行,伴随左右。
战后梁思成出访美国,与费正清的回信中,他遗憾地写道:
“如果还有机会来美国,我一定要带徽因同行,但我怀疑她今后是否还有体力远行。
每当想到这里,我就非常难过,我觉得是我的忽视,我的不够尽力,造成了徽因现在的状况,
我永远也无法原谅我自己。”
而身处大洋彼岸的林徽因,为了支持丈夫安心访问,选择了默默接替梁思成的教学工作。
建系伊始,仅有一位教员,每次上课的讲义,都是教员与林徽因商量后,再讲授给学生。
当时的林徽因不是清华的教职工,没有任何收入。完全是凭着对建筑的热爱,为丈夫分忧,更是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清华学生回忆他们的先生,总是如影随形,关系甚笃,不可分割。梁思成不在时,林徽因代表他。而林徽因不在时,梁思成是代言人。学生们更以“梁林”,亲切地称呼两位先生。
新中国成立,面对全新的生活,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他们满怀激情,投入工作,相互鼓励,彼此督促。
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清华大学建筑系的组建,城市规划方案…..一个个杰作面市,书写着他们的智慧与心血。
林徽因故去,梁思成亲自为他设计了墓碑,并沿用了林徽因亲手设计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纹饰。
这最后的作品,静静地诉说着他们灵魂相伴,爱之永恒。
正如林徽因描写爱情的样子:“如同相爱,在一个时候里,你同你自身以外另一个人,互相以彼此存在为极端的幸福。”

林徽因和梁思成

她的美丽
1924年,林徽因的照片出刊在上海《图画时报》第268号头版人物。当时的她,年仅20岁。
她的美,如果只是单纯来评价外表,会显得过于单调、苍白,不足以形容她的全部。
她的美,美在神韵,美在个性,写满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魅力。

1925年《图画时报》刊载的林徽因照片
1924年6月,奔赴美国学习建筑,却最终进入到艺术系学习。同时代的女子,仍处于封建思想的拘束,过着传宗接代的日子,林徽因却已经走向世界精英的舞台。
正因为如此,她的美丽,与传统的审美截然不同,是骨子里透露的知性美,有着持久的内在底蕴。
博学与视野,使她的美丽具有国际风范。时至今日,仍然光彩夺目,充满魅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关肇邺,曾经是梁思成、林徽因的学生。
谈到初次见到林徽因,是在教学楼门外 ,一抬头正遇到林徽因,特别不一样的感觉,让人眼前一亮,有过目不忘的神韵。
或许我们不能感同深受她的美丽,但在过往的照片里,或典雅,复古,或摩登,雅静,窥见了她多彩的生活画卷。
服饰仪式的基本原则是TPO原则,是指:根据地方,时间,目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穿衣搭配。这方面,林徽因绝对是美学管理大师。
她喜欢在西式的服装中,融入自己民族的服装特色。结婚照时,因为找不到适合的婚纱,索性重新改造,设计了有帽沿,流苏,纱质的样子,表达一种个性的东方美。
中式旗袍装搭配盘发,复古又高雅;外出勘测时,她喜欢中性风的工装裤,方便工作,又酷又飒。
帽子,项链,包包等配饰信手拈来,匹配到不同的服装 ,让整体形象更有趣,更文艺,同时增添了女性味,时尚感。

关于美丽,迪奥先生说:
“无论你做什么,无论是工作还是休闲,你都必须满怀热情。你要带着热情生活,这也是美丽和时尚的秘诀;
缺乏热情的美一定是缺少吸引力的;
真正的好时装背后一定包含着精心、热心和热情。”
林徽因的美丽,旷世持久,正是源于她对生活的爱,始终带着热情生活。
抗战时期,流亡生活家徒四壁,她用乡下的陶罐,摘取一些野花,温暖整个房间;流亡途中,古迹,作坊,蓝天碧水,野花野草……都是她眼里的美,笔尖下的诗作。
这一刻,我们读懂了美丽。
单纯的、外在的美因缺乏热情的生命力支撑,显得苍白无力。美丽,只有充满热情,直抵内心,才有源源不断的生机,美得长久,美得高贵。


写在最后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51岁的生命虽然短暂,却活出了一束光,温暖着自己,照亮着别人。
一百年前,她遵从自己的内心,追逐梦想,实现了改良社会的能力,成为一代大师。
她爱情甜蜜而忠贞,以彼此存在的方式成就幸福,是包容,理解,共同成长的精神伴侣。
她的人生经历,思想火花,为我们塑造了新女性的范本:独立,自强,美丽,自信。

林徽因说:
“活在当下,做每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去每一座和自己有缘的城市,看每一道动人心肠的风景,珍惜每一个擦肩的路人。纵算经历颠沛,尝尽苦楚,也无怨悔。”
愿我们能够从林徽因的传奇中,学习,借鉴,感悟你的人生旅程,过无怨无悔的生活。
- END -
作者 / 玉姐
我是玉姐,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走进【玉姐的生活美学】。
玉姐”生活美学,优雅于心“
写作爱好者:一位10年资深人力资源师的生活记录。职场成长,人生感悟,影视点评,管理思想......都是点滴生活的原创。
生活美学设计:专注于形象设计,穿搭指导,衣橱管理,田园插花。线下线上培训,网络课程,沙龙面对面。
▼今日推荐

看更多走心原创美文点击下方卡片关注【玉姐的生活美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玉姐的生活美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