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集,怎一个美字了得
2022/9/30 12:01:07 玉姐的生活美学


(本文由玉姐朗读,点击上方即可收听)
上周日,有幸参加了一场“竹林论书道,琴诗古韵声”的雅集活动。
活动现场,大家亮出自己的书法作品,在老师点评,古琴的韵律中,高山流水觅知音,相互切磋技艺。
雅集,古来有之。古代文人的雅集活动多以赠诗、送画、题跋、和诗为主流,参加者多为士大夫阶层,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现象。
延续至今,雅集仍然是文人志士热爱的集会。既然是风雅之事,如果形象能够符合环境,顺应交流的需要就更加完美了。
生活中,诸如雅集的文化活动越来越多,我想从专业的角度,给大家一些指引,希望展现你的独特风采。



01美的原则
服饰礼仪有TOP原则的说法。就是说:穿衣需要考虑具体的时间,地点和出席的场合,与周边环境相融合,达到协调。字母的含义分别为:time时间;occation场合,place地方。
时间,就是时候,季节的因素,比如:中午和晚上,夏季和冬季,仅化妆一项就存在天壤之别;
场合,是了解活动的流程和主题,做好相应的准备,比如说,以画竹为主,可以选取服装有竹子的图案,或饰品的绘画元素,这些都与雅集的氛围十分融洽;
地方,是环境的考虑,之前的雅集活动较多选择在高档、舒适的度假村、会所,现在则更多走向农舍,田园。
这样的场景,便利、舒适是首要的考虑。漂亮的细高跟鞋,适合会所,农舍显然不太适合。
杨澜采访英国王室时,也曾有过穿衣的尴尬:
因为事前没有考虑天气,采访时,正是伦敦连绵的雨季,她穿着高跟鞋在花园行走,每走一步,后跟就深深陷入泥土,简直想脱掉鞋子光着脚走。
其实,参加线下的雅集活动,我们只要关注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提前设计好搭配就从容了许多。
明白了穿衣的TOP原理,穿衣时,遵循时间、场合和地点的对应关系,与出席的美景融合。人是画中人,景是人中画。




02美在得体
日常生活,我们评价一个人穿衣好看,印象深刻,会用“得体”来形容。得体看似简单,却是大道至简的境界。
得体不仅需要与身型,身高,胖瘦这些基本特征相协调,还应与性格,爱好,身份做到统一,和谐。
有句话说:穿衣是人穿衣,不是衣穿人,人衣合一才是真正的美丽。
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比如,一件衣服一眼看上去不错,但禁不起细看,感觉衣服和人是两张皮,不能做到融合。
好的穿着,恰恰是整体和谐。不是衣服把整个人给罩住了,而是衣服衬托人美,服装也美。
台湾作家、画家蒋勋,年轻时在法国巴黎留学,巴黎圣母院是他每天上课的必经之路。
于是,勤工俭学做起了导游。每次,目睹中国游客疯狂购买奢侈品时,蒋勋不由得感慨:
“我觉得名牌之所以成为名牌,是因为它们背后有文化的支撑。如果你跟这个文化并不协调,放在身上有时候会很勉强。”
他眼中的衣之美,就是注重衣服蕴含的文化与自身的吻合度,即人衣合一。
雅集活动的装扮,要做到得体应该突出三点:
雅一点:高雅、精致是其内涵。以诗歌、书法、歌唱为主的聚会,穿着上可以增加一些古典元素,如:绣花、滚边、立领、盘扣的设计,与主题相互辉映。
素一点:素主要体现色彩的纯度,也就是饱和度,不过分追求鲜艳,夸大的色块;从款式风格来说,简洁明快,没有繁琐的设计,多余的装饰;体现素雅和脱俗,是一种极简的生活态度。
“君子之交淡如水”。从这点来说,素也是淡,正好契合“淡如水”的意境,这正是雅集的深意。
静一点:关于静,老子的《道德经》里说:“空生静,静生定,定生慧,慧至从容”。
一个“静”字,竟然生发出定力、智慧、从容与安适,这是老子所追求的自然而来,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静表现在服装上,有着简洁的款式,浅淡的色彩群;体现在内在修养,一言一行,处事风格,分寸把握,在低调、朴素的格调中,有着静水流深的底蕴。



03美是和谐
活动间隙,小师妹与我说起,每次雅集不知道穿什么好。
我细细打量了她的装扮,整体来说并没有出错。色彩是淡淡温暖的橙色,与秋季的成熟,丰收应景;款式是一袭连衣长裙,棉质与刺绣工艺,有舒适休闲的意味。
但是,为什么感觉不美呢?这就是服装的整体与局部的协调了。
参加雅集活动,这身装扮一定很舒适,但舒适之外,褶皱却是美的大敌,显得过分慵懒,就精致不起来。
从整体装扮来看,头发是呼应服装的有力武器,什么样的服装风格就应该搭配怎样的发型。如果是古典风格的服装,简单的盘发就很美;搭配披肩发,会增添青春的气息。
我们常说,鞋子决定服装风格的走势,其实,它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强调鞋子的重要性。不能随意穿着,要确保鞋子整洁、品质,烘托出美感。好比文章的结语,总结性表述文章的中心思想,弹奏出最强音。
二是“鞋子决定风格”,所以在挑选鞋子时,要对整个装扮有清醒的认识,通过服装给外人带来怎样的形象,用穿衣的形象表达自己,讲述自己。
一席话让小师妹如梦初醒,没有想到,穿搭也是一门智慧啊!的确,会穿衣的人往往能够突出自己的风格,有个性、有选择地穿衣。




04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里的经典向我们讲述:一个人只重视内在而忽视外在形象,会显得粗野;而过分包装外在形象,不注重内在修养,则变得浮夸和空洞。内外兼修,才是完善的人。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指导生活就是,提升能力的同时,让外在形象逐渐接近内在真实的自己。因为文化滋养的内心,如涓涓细流,延伸至外在形象,融为整体的美。
雅集意在一个“雅”字,风雅之事,以雅会友,以雅聊志。愿雅集不仅展现你的才华,也定格“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美丽瞬间。
- END -
作者 | 我是玉姐
我是玉姐,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走进【玉姐的生活美学】
精于收纳整理,田园插花,形象设计
线下线上培训,网络课程,沙龙面对面

玉姐”生活美学,优雅于心“
▼今日推荐

更多走心原创美文点击下方卡片关注【玉姐的生活美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玉姐的生活美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