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解决一切苦难和人生问题的工具
2022/10/7 11:32:37 玉姐的生活美学
(本文玉姐朗读,点击即可收听)
十一前,一篇假期安排的文章让我眼前一亮,作者这样写着:
day1 打开一本买了很久还没有读过的书
day2 跟至少一个陌生人说话
day3 写下经验总结
day4 学习一项动手的小技能
day5 整理笔记和知识框架
day6 审视目标,方向和阶段性成果
day7 把需要做的事情放在手边

不难看出,作者选择的是以充电方式来度假,既有看书,总结,思考,审视内观,也有与陌生人说话,学习一项技能这样的外查。
假期里,好好休息,放松精神,当然很有必要。难能可贵的是自律,不分场合,不分节假,时刻自我约束。
一件事情自律并不难,难就在于全面、坚持的自律,将它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人与人之间能否自律,并不是思想的差距,而是行动之间的区别。
心理学家M.斯科特.派克说:“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疫情时代,生活所迫,“焦虑”成为频率最高的现象。斯科特“自律”的观点似一扇窗,让我们欣喜发现,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工具,消除痛苦的重要方法。
用自律管理自己时,不再认为是严苛地对待自己,忍受痛苦,过苦行僧的生活,因为自律的本质是内心有爱。
正如斯科特在《少有人走的路》里所说:
“我们之所以能够成长,在于持续地努力;
我们之所以能够付出努力,是因为懂得自尊自爱。
对自己的爱使我们愿意接受自律,对别人的爱让我们帮助他们去自我完善。”



01
推迟满足感
科学家曾做过一个试验:
给一群孩子发糖,每个人都可以无偿得到一颗糖。但规定,如果拿到糖果过10分钟再吃,可以多得到一颗糖。
有些孩子看到精美的糖果,马上吃了起来;而有的孩子忍着,只看不吃,又得到一颗糖。
后来科学家对这些孩子进行跟踪调查发现:10分钟后再吃的孩子,明显在以后的成长有较好的定力,在抑制诱惑,承担压力方面有优势,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这个小小的举动,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就是推迟满足感。
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先感受痛苦,然后在解决过程中享受快乐。
工作中,你或许会遇到这样的人:
他们处理问题会先解决容易的,困难的先放着,等再来处理时,已成为棘手的问题;
吃东西时,先挑好吃的,不喜欢的留在最后;
做计划时头头是道,执行起来,却迈不开实质的进展;
与人交往时,只愿意与熟人联系,不主动开拓新的人际,发展空间越来越狭小……
这些问题的根源恰恰在于推迟满足感。
“在充满问题和痛苦的人生中,推迟满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只有通过自律,才能逐步克服现实的痛苦,及时修改自己的地图,让心灵获得成长,心智走向成熟。”
美国开国先哲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唯有痛苦才能给人带来教益。”
面对自律,往往需要先苦后甜,学会推迟满足感,直面惨淡,接受现实,在困境中历练,在痛苦中受益。



02
关于爱
什么是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但斯科特的观点却刷新了我的认知,让我看到了爱的广阔。他说:
“爱是自律的动力。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
在俞敏洪老师的直播间,有一期的嘉宾是诗人余秀华。俞老师年轻时也是诗歌爱好者, 这让两人的谈话有了更多的共鸣。
直播时,余秀华90后男友就坐在身边,谈笑风生,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谈到爱,她说:“爱的本质就是自我完善,没有其它。”
这与心理学家M.斯科特.派克探索的爱的本质,如出一辙。

爱不等同于精神贯注。
比如:爱钓鱼,爱权力,爱金钱,爱园艺等等,都不能简单称之为爱,如果这种爱好增长了知识,获得了自我界限的拓宽,这就是真爱。
爱也不是感觉,如:坠入情网的行为,或许是一段时期的全神贯注,可以暂时消除寂寞,却无法有目的地促进心灵。
所有的爱,都离不开自律。真正的爱是:其价值在于始终如一的行动,这远远大于转瞬即逝的感觉或者精神贯注。真正的爱,出自自我意愿,只能依靠实际行动来证明。
爱的具体表现形式,还在于真正地倾听。
对待孩子,父母最为关键的任务之一,就是在听与不听之间,做出恰当的选择,找到最佳平衡点,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周末的餐厅里,最为普遍的是:为了让孩子自己玩,给他们看手机动画片,或是打游戏消磨时光。于是,孩子们安静地玩自己的,家长们手机煲粥,刷屏,聊天。
偶尔孩子一句话,既不能引起家长的注意,更没有耐心倾听孩子真实的想法,沟通的时光就这样无情挥霍了。
其实在沟通中,父母和孩子都可以从爱的互惠中,感受成长和进步的力量。“价值创造价值,爱诞生爱。”
单位里的倾听亦然。倾听越多,你所收获的有价值的表达就越多,更可以掌握信息,进行思考、分析和筛选,有助于正确决策。
认识一位地产老板,文化不高,生意风生水起,他的做法让人刮目相看。
每次从外地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请高管聚餐,吃吃喝喝,轻松热闹,老板只是笑呵呵地听大家聊,不谈工作的事。
一个饭局下来,单位发生的事情,各自心态和表现,老板已洞察一二。
真正的倾听,就是意味着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这是爱的具体表现,其过程也是彼此自我界限的拓展。



03
你或许有这样的感受:
本来定下每周两次锻炼,临时却没有时间;约定朋友的聚会,却珊珊来迟;计划睡前读书一小时,刷手机刷过去了……
心理学家从自我价值认可的角度,挖掘了它与自律的关系:
“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自律的基础,因为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时,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照顾自己;
自律是自我照顾,自我珍惜,而不是自暴自弃。”
从这个思路来看待自律,需要从心态上做出调整,认为自己很有价值,从而珍惜时间,加以善用。做到及时“修改自己的地图”,逐步成长。

全球著名领导者培训先驱,马歇尔.古德史密斯提出了“每日提问法”,帮助你做到自律。这种方法可以强化承诺,有效地激发动机,具体操作是:
1)制定每天具体目标;
他强调动手写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用笔记下来,意味着正视自己的缺点,想改变,逼迫自己进入反思和审视的领地;
2)为每一天的表现打分,评分标准要体现努力程度,清楚每天的目标成效;
3)根据自律情况调整设定目标。调整是为了更好地贴近实现的真实过程,跨越一个个目标,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最后的话
圣经里有这样的故事:
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因经受蛇的蛊惑,违背上帝的规定,偷吃了智慧果,被逐出伊甸园。
其实,上帝喜欢黄昏时到伊甸园散步,如果亚当和夏娃主动与他沟通,争取由“合法”途径取得禁果,就不会听了陌生的蛇的话去“偷吃”禁果。
懒惰,最终酿成了大祸。
懒惰也是自律的最大阻碍。选择性忽视问题和矛盾,偷懒不去面对,结果错失良机。
克服懒惰,推迟满足感,合理的自我价值认可,让我们走向自律。
每个人都需要获得爱。但唯有变得自律 ,心中充满爱,才可能接受爱的恩典,让自己值得被爱。

- END -作者 | 我是玉姐
我是玉姐,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走进【玉姐的生活美学】
精于收纳整理,田园插花,形象设计
线下线上培训,网络课程,沙龙面对面

玉姐”生活美学,优雅于心“
▼今日推荐

更多走心原创美文点击下方卡片关注【玉姐的生活美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玉姐的生活美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