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2023的健康之路:学会吃饭
2023/1/11 11:44:22 玉姐的生活美学

    

    

     (本文由玉姐朗读,点击上方即可收听)

     吃饭,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生存能力。

     但是,如果说学会吃饭,或许很扎心——

     我们天天吃饭,或许没有掌握正确的吃饭方式;

     因为不会吃饭,肥胖,节食,减肥的痛苦,反复来回;

     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三高”病人呈几何数增长……

     美国心理学教授珍.克里斯特勒,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创建了正念饮食觉知训练,在《学会吃饭》一书中,她说:

     “正念饮食是利用一种全新的方式看待我们与进食、食物之间的关系。

     它有四个核心元素:静坐、了解你的意志力量、拥抱而非对抗食物、感受科学调节的影响。”

     新的一年,是布局新生活的开始。如果能够从一日三餐入手,学会积极地吃饭,智慧地吃饭,所获一定比吃饭这件小事更为深远,更为丰富。

    

    

    

     01静下来,慢吃饭

     有个同事,下午时段养成了吃零食的习惯,到了那个点,非吃不可。

     为了控制这种不良习惯,她在桌面的屏风上大大地打上几个字提醒自己:“不吃你不会死”,就这样坚持了好一阵子。

     想想这种控食方法就好励志,但最终收效不佳,因为依靠意志力来控制,很容易逆反,走回头路。

     关于吃饭,首先要明白为什么吃,是真的饿了还是压力作怪?或许就是嘴巴痒,吃习惯了。如果特别想吃,好吧!就吃一点,注意让自己情绪保持安静。

     “正念饮食觉知训练”之所以科学有效,它可以帮助我们清空思想的杂念,不是惩罚自己,而是与真实的感受对话。

     我们吃得过多过饱,通常是因为饮食过快导致的。餐前静坐,心平气和地面对一粥一饭,感知食物的美好,慢下来方可享受吃饭的乐趣。

     一位大姐,年轻时为了减肥,从网上收集的果蔬汤来充饥。苦熬一个月,该吃的东西不吃,喜爱的美食断然拒绝,体重因脱水减轻了,但本来的水润肤色消失了。

     接下来,面对一日三餐的苦行僧日子,难以坚持,体重迅速回升。

     如果试着正念的饮食来看待,同样是管住嘴,却不是强忍着不吃,逼迫自己不做。而是可以品尝一口,开心享受,但是知道什么时候停止进食。

     通过自我调节让自己享受美食的同时,能够控制好进食时间。这就是我们与食物之间的协调平衡。

    

    

    

    

     02感知自我体征

     西游记《大闹五庄观》,讲述了镇元大仙的宝物人参果树失而复得的故事。

     徒弟三人偷吃人参果时,猪八戒贪吃,刚一拿到就扔进了嘴里。果子较大被卡住,硬是强行呑tun了下去。眼睁睁看着师兄师弟慢慢品尝,羡慕极了。

     当我们沉浸在品尝食物的色香味时,味蕾被打开,与吃的联想调动、丰富起来,产生愉悦和满足感。

     书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提法叫:“随着冲动的海浪飘浮”,是说在强烈情绪反应或是想进食时,伏着海浪飘动。

     它的要点是,让身体停顿,深呼吸,保持这种波浪状态,静静地感受食物的诱惑、吸引力有多强烈,并留意这种情绪、渴望、想法直到它消失。

     通常,我们说吃饱了,是很笼统的概念,当细心体验饱足感时,会感受到肚子从饥饿,到半饱,再到撑起的感受,感知腹部逐渐变化。

     比如体验饥饿的不同程度,用1-10分来进行评测。1分等于“完全不饿”,10分等于“十分饥饿”,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生理饥饿感和其它感受的不同。

     从感知腹部饱足感、味觉满足感,再到身体到内心极大的愉悦感。时常保持与身体讯息的这种链接,就会避免盲目进食,不满足和情绪空虚的状态就会消失。

    

    

    

     03外在力量和智慧

     《学会吃饭》的封面有一句话:

     “为什么吃,比吃什么、怎么吃更重要。”它引发我们吃饭之外更有意义的思考。

     1)外在智慧

     有时候,我们选择吃,并不是因为饥饿,而是因为焦虑、空虚、叛逆、悲伤、寻求慰藉或是喜悦。

     面对压力,仅仅依靠吃来排解,短暂地满足了口福,压力却没有消失,反而变得异常焦虑。

     通过外在智慧丰富自我,是有效解决压力,烦恼,焦虑等情绪反应的途径。比如:散步 ,交流,户外活动,聊天,家务等都可以分散注意力,转移思维。

     五十年代,汪曾祺被划成右派,各种大字报的围攻袭击而来。

     在无数次的检查和批判中,终于给了“一般右派”的定论,下放到农业研究所劳教。离家前,未能与爱人见上一面,留下一张“等我五年,等我改造好了再回来”的便条匆匆离去。

     他的随遇而安,也体现在晚年的生活。

     自誉平生最大的乐趣就是:画画,写字,做饭。平时,做上一大桌子菜,看着家人吃完,心里很开心;自己的手艺在圈内有点名气,独创的“塞肉回锅油条”更是津津有味。

     2)重质不重量

     重视食物的质量,而不是用数量来填满肚皮,关注营养成分,减少盲目地吃饭。

     一代圣贤孔子,日常的规范至今给予后人启示。

     子曰:“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对于孔子来说,什么吃,什么不吃,吃多吃少,都有自己明确的见解。再好吃的东西不多吃,喜爱喝酒也不被酒困,喝到神志不清,更不会吃不合时令的果蔬和肉干。

     孔子的饮食原则,今天看来是重视生活质量,健康饮食的典范,更是他修身养性的行动和实践。

     3)了解食品

     也就是说,了解食物热量以及营养成分的知识,从而为健康、体重、人生做出弹性的选择。

     比如说,选择食品时有意识地了解一下产品的成分,帮助你做最正确的选择,至少是筛选更贴合自己的物品。

     传统的酱油,在北方是做红烧肉的主要酱料,色泽红亮,盐分较高。南方的酱油则分为生抽和老抽,清楚了这些差异,就不会因选择错误影响健康。

     同样是选购纯牛奶,也有全脂和低脂之分,针对自己的需求选择性购买,在购买的乐趣中体现智慧。

     关于吃饭,樊登老师说:

     “当你尝试打破过去的饮食习惯,用正念的方法去体会食物,你可以从四粒葡萄干中吃出幸福和美好。这不是简单的吃饭,这是有关哲学和生活态度的训练。”

     现在,就来审视一下自己习惯的吃饭方式,体验正念的吃饭,或许一个小小的改变,真的刷新你的生活认知。

    

    

    

    

     04最后的话

     台湾作家蒋勋说:

     “我经常跟朋友说,‘吃到饱’绝对不合乎生活美学,应该是有所品味地去吃,很精致地吃,不要把‘吃得饱’作为饮食的唯一目的。”

     生活中,我们最容易忽视的是小事。但往往小事蕴含着生活常识,大的智慧。况且关乎吃饭,从来不是小事,它直接影响我们身体的健康,决定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高下。

     今天开始,好好吃饭吧!

     - END -

     作者 | 我是玉姐

     我是玉姐,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走进【玉姐的生活美学】

     精于收纳整理,田园插花,形象设计

     线下线上培训,网络课程,沙龙面对面

    

    
玉姐”生活美学,优雅于心“

     ▼今日推荐

    

     更多走心原创美文点击下方卡片关注【玉姐的生活美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玉姐的生活美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