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命运当自己能力的人,会死得很惨
2022/6/6 22:59:34 雨中红莲

    

    


     1

     有一个著名品牌叫俏江南。有一对姐妹花艺人叫大S、小S,我对她们都不熟悉。

     以前我从未想到俏江南三个字会和大S、小S联系在一起。直到有一天,听说大S嫁给了俏江南家的富二代公子。

     我想,一个艺人嫁给著名服装品牌店的富二代,也算合适,说不定她还能当旗袍的代言人。

     那时候,我以为俏江南是苏州人、无锡人或杭州人创办的旗袍和各种女装的著名品牌。因为在看得到H&M广告牌的大楼里,经常也能看到俏江南三个字。

     看了一篇很长的文章,说的是俏江南的发家史,以及俏江南家族和大S家族的恩怨是非。

     我第一次记住了大S姓徐,俏江南创世人姓张,富二代叫汪小菲。

     也第一次记住了俏江南是做餐饮的,不是做女人旗袍的。

     2

     这篇文章的作者回顾了名门豪族的兴衰恩怨,得出一些结论:张兰这人虽然有点能力,但是更多的是得益于时代,当属于她的时运过去,留给她的就是衰落。

     而过去的成功,让她忘掉了自己的真实能力。比如进入到金融圈这种事,并不在她的能力范围之内。

    

     但是,俏江南好歹红了十五年,这已经很不错。

     有个研究浙商的学者,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浙江其实早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已经有很多人成为成功商人,从七十年代到现在的五十年间,大多数红极一时的浙商都只能红20年左右,超过20年的只是很少一部分。

     对此,主流的解释的观点是:某些商人在生意做大后,自身能力跟不上,或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因此被淘汰了。

     持这种观点的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一声」。

     但是,为什么在有些国家,商业帝国经常持续上百年,很少像中国这样普遍存在「旺不过20年」的现象?

     为什么中国的商人这么容易被时代抛弃?

     因为这时代变化快。

     3

     第一代先富起来的中国人,并不是改革开放以后富起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以前就发财。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各种民间的「投机倒把」就非常多,比如倒卖粮票布票、倒卖福建干荔枝、倒卖红糖之类的「投机倒把」。以「地下工厂」为代表的「挖社会主义墙角」的「犯罪事件」也层出不穷。按照当年的法律,这些先富起来的人毫无疑问都是「不法分子」,很多人被判刑坐牢,甚至处死。

     到七十年代中期,沿海走私开始大发展。依仗着走私业,形成了庞大的黑市产业链,有人收购银元、黄金、鳗鱼苗之类的物品作为走私资金,有人从事海上走私,有人销售走私货,有人为走私犯提供各种服务,甚至还有人为购买走私表的人提供真假鉴定服务。

     这一批跟走私集团相关的先富起来的人,按照当时的法律,也属于「不法分子」。

     再接下来的一批富起来的人,是以温州柳市「八大王」为代表的私营个体企业家。由于私企在当时非法,他们要挂靠单位。这些单位,原本是为解决回城知青、劳改释放犯、各种待业青年而创办的各种街道企业,比如八大王所在的集体所有制街道企业,就叫「乐清县柳市镇反修工艺社」。1979年,「反修工艺社」的年产值高达上亿,在人均工资只有几十元的年代,可谓高得不可思议。

     这些人虽然在账面上不贪污不违法,但是涉及很多原本只允许国企才允许插足的领域,和国企竞争市场和各种资源,只要政策一变,随时可能以「投机倒把罪」抓捕。

     1982年初,在全国掀起「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以柳市「八大王」为代表,在温州抓捕1500名私营企业家。

    

     三年后,在乐清又处理了「台会」案件。台会,其实是一种民间金融借贷,类似于今天暴雷的那些p2p集资。乐清台会案,处死了一批人,自杀了一批人。由于政府抓捕,导致台会头子潜逃,引发连锁恐慌,造成非常可怕的连锁反应。

     「抬会」在温州乐清蔓延,总发生额约10亿元,实际投入资金22亿多元,10万元以上的大总人数有20多万,有的村子几乎涉及每家每户。疯狂的游戏进行了一年多,在1986年春出现断裂、崩盘迹象。很快,形势急转直下,极度的亢奋转为极度恐慌。整个秋天,温州陷入空前的混乱,讨债者冲进会主的家。短短3个月中,有63人自杀,200人潜逃,近1000人被非法关押,8万多户家庭破产。

     当年的「台会」并非某些人以为的纯粹庞氏骗局式的金融诈骗,而是有真实的大规模高利贷需求。当时温州有几十万「供销员」,全国各地接单,乐清的低压电器、龙港的小礼品之类,只要接到合同,借到一到三个月的流动资金,利润就有100%。所以即便月息高达5%,甚至10%,也有人借贷。

     但是,这种民间超大规模的「非法集资」,显然严重「扰乱金融秩序」。所以国家一定会严厉惩处。

     这就是最早富起来的一批中国人。他们中间很少有高学历的人,因为高学历的人大多数有稳定职业,辞职做生意,对他们机会成本太高。反而是那些出身底层的平民。他们原本就没有什么可以失去,几十年来穷怕了,为了发财可以无所顾忌、胆大妄为、不择手段、不惜冒各种危险,甚至经常坐牢或被处死。他们的发财路上,每一步都充满凶险。那个时代的「个体户」是贬义的。

     1987年,俏江南的创始人张兰从北京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后,还没有显示她的挣钱才能。

     二年后,她去加拿大留学,打各种黑工。1991年拿着打黑工挣到的2万美元回北京。

     4

     第二批富起来的人,是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发家的。

     靠着中国特色的双轨制,一些体制内有关系的人,在双轨之间来去自如,靠差价和各种寻租,大发横财。尤其是北京、东北、各种省会城市,有权力有关系的人,以及他们周边的圈子,靠这种时代特色捞到第一桶金。

     私营企业得到政府肯定后,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大批的体制内人士辞职或「停薪留职」,下海创业做生意,成为新一代富人。这群人与早期富人比,通常学历更高,经营更规范,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依然和体制内的人有千丝万缕关系。

     积累第一桶金的那些「投机倒把」起家的私营企业家,在这个时代大多数飞速发展,当然也有大红大紫后被抓去坐牢的。牟其中等人就是典型案例。

    

     这是私企发展的黄金年代——低税收,环保抓得不紧,劳动法宽松,不需要交五险一金,经营范围灵活。尤其重要的是:创业门槛低。农民在家里院子摆几台机器,搭个棚,到劳务市场叫几个临时工,工厂就办起来了。(按照现在的规范,早就被拆光、罚钱。)很多政府公务员家里也有人办厂,或者在别人厂里搭股份,所以执法上大家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尤其是江浙闽粤,更是私营工厂的黄金期。

     有些没有能力办企业的普通平民百姓,看到房价可能飞涨的前景,开始炒房。温州炒房团就是这个时代的代表。

     那时候炒房的人温州人,不仅挣到了钱,有些还为下一代挣到了一线城市的户口。

     1991年,张兰回国开餐厅。辛苦了9年,完成了原始积累,创立了俏江南。她大打爱国牌,说自己无法做到放弃中国国籍,无法宣誓效忠加拿大,因为对祖国的爱,她做不到入籍外国。

     2000年,牟其中判处无期徒刑,张兰创立俏江南品牌。

     5

     转眼到了另一个新时代:

     互联网开始普及。中国加入WTO。这两件事让整个中国的财富又来了一次大洗牌。尤其是加入WTO后,成为世界工厂,获得了几年经济突飞猛进的时代。

     这时代,是人民生活飞速发展的时代,出国旅游越来越普遍,也是各种公款消费大流行的年代。

     张兰的俏江南,也飞速发展。她成为富豪。但是她悄悄加入了外国国籍。俏江南也变成了一家外商企业。这和她以前打爱国牌的做法,显然不是一路。

     智能手机的出现,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成为吸引投资的新热点。比特币的流行,带动了「虚拟货币」和区块链的大跃进。5G、VR和元宇宙,都是吹到天花乱坠的未来场景。

     一些企业在互联网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几千个竞争对手尸体上屹立的独角兽。一些人靠「知识付费」和「直播」挣到钱。

     一些企业家靠「弯道超车」之类的政策,享受国家补贴,或纯粹骗补贴,也发了财。

     但是最挣钱的地方,依然是房地产和金融业。

     这个时代,把企业包装上市,割一茬韭菜,是无数企业家的梦想。张兰也是其中之一。但是她失败了,败得有点惨。也有人说,张兰失败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2012年以后大规模的「反腐败运动」,限制了公款消费,断了俏江南的财路。

     好景不长。制造业很快就到了瓶颈。「环保封风暴」、「腾笼换鸟」、「产业升级」,各种各样的新花样并没有带来期望的结果,反而是把制造业逼到更艰难的困境。早早卖掉工厂去炒房的人,都被同行羡慕。早期的企业家,因为「产业低端」就被强行关闭的也不少。

     2015年3月20日,香港高等法院下令冻结俏江南创始人张兰资产,因张兰与欧洲私人股本集团CVC卷入仲裁案,2014年4月,欧洲私人股本集团CVC以3亿美元获得张兰旗下的俏江南餐饮连锁企业83%的股份,但至今无从得知这些款项的下落。

     有人总结:回顾俏江南上市之路:一波三折、10号文堵死海外IPO。张兰从2000创办俏江南品牌,到2015年黯然落幕,也就红了15年。

     平民百姓资产增值最快的,主要还是靠房子涨价。

     不久,各种互联网金融暴雷。然后又进入了疫情时代。万达、恒大、融创、绿地……这些房地产巨头似乎都变得很困窘。

     疫情让国际矛盾激化。

     疫情年代,上海也封了二个月。外滩路面也长草。

     这个年代能挣到钱的,都是做疫苗与核酸的。

     但是转眼间,很多核酸企业被查,某些疫苗企业也开始陷入麻烦。这是个谁也躲不过去的时代。

     6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这是崔健的歌。

     很少有人像这几代中国人这样,一生经历这么多巨变。从极左的计划经济时代,经历「投机倒把」到改革开放,到私有经济的飞速发展,到互联网和国际工厂,到现在又转向某个特殊的道路方向,每一个阶段都有无数巨变,即便是疫情时代的防疫政策,也是每天都在变,上海市民对此感受尤其深。

     一个社会改变太大的时候,没有谁是万能的,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政策下都能屹立潮头。遇到适合你的时代,加上好的运气,你成功了。但是一旦时运变了,你就行到水穷处,只能坐看云起——那是属于别人的时代了。

    

     回首2014年咖啡厅里到处都在谈投资和路演的那个年代,感觉已经是上个世纪的往事。当年为了拉到风投而激情创业的诸多互联网新创公司,已经烟消云散。

     某个跳楼自杀的人,或许曾经是2000年非常成功的企业家。某个住桥洞的人,或许曾经是2010年某个公司的董事长。

     给你送外卖、送快递的人,或许在2014年创办过互联网公司,拿到过天使轮投资。

     如今守着一家小店铺的八旬老人,可能是1982年声名显赫的「柳市八大王」。

     你路过的某个坟墓,或许葬着当年前因为「投机倒把」、「非法集资」、「扰乱国家金融秩序」、办「地下工厂」而被枪毙的极左年代的资本家。

     有时候,你成功,或不成功,更多取决于时代,而不是靠你的才华、努力和勇气。

     人不可太自信。若是把命运误以为是自己的能力,或许会死得很惨。

     防失联关注红莲观潮

     这也太惨了,周扒皮都惊呆了

     有些俄粉已经不可理喻

     轰动全国的小贩刺死城管案,背后故事应该被人知道

     上海解封,普通人真实感受:激动之余,排队做核酸耗尽心力

     有你们这样折腾孩子,哪用轮到境外势力动手?

     每天近万人离开上海:临走的前一夜,他们为什么哭了?

     抗战中为何几个日本兵就能管理一个镇子?

     突击队上街罚款了,魔都繁华要回来了!

     入室消杀:一种被悲观和惶恐包围着的触目惊心

     做号不易,打赏随意

     赞赏

     真心感谢每位打赏的朋友

    公众号商务合作请加微信2150111或加qq2150111留言请理性讲技巧未关注,不上墙?阅读原文支持本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雨中红莲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