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你只是一名士兵
2022/7/23 23:30:37 雨中红莲

作者:操风琴(新闻人,出生于安徽,国际政治专业,伊拉克战争期间曾任驻中东记者)

我们不能接受侵略者的“灵位”被供奉;抵抗侵略而战死的人,则不应被我们忘记。
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并不为人们熟知,但是这里的一句墓志铭,几十年来却流传五洲,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阿拉曼是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的一片沙漠,从埃及名城亚历山大出发,沿着与地中海平行的公路向西一百公里,就到了这块二战期间盟国与轴心国展开激烈角逐的北非战役所在地。行驶在沙漠公路上,我想起上中学时,历史教科书上只有短短的几段介绍二战时期的北非战场,那薄薄的一页离我一直是那么遥远,可如今它是那么近,近在咫尺,成千上万战死在这里的年轻士兵把这页历史演绎得如此悲壮、厚重,历经七十余年的岁月而依然动人心魄……
阿拉曼墓地 摄影:操风琴1940年,意大利军队入侵北非,开辟北非战场,意在控制作为欧非战略要道的苏伊士运河,伺机进攻英国本土。为粉碎其阴谋,同盟国军队在这里与意军以及赶来增援的德军展开千里鏖战,历时两年有余。
1942年,蒙哥马利元帅麾下的英国第八集团军被迫东退到埃及阿拉曼地区,在这里修筑工事,阻挡德军朝苏伊士运河方向前进。10月23日深夜,双方在以阿拉曼为中心、纵深50多公里的战场上展开血战,有“沙漠之狐”之称的德军元帅隆美尔匆匆从德国赶回,接替因心脏病发作而猝死的最高指挥官,但已无力挽救希特勒非洲军团一溃千里的败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的转折点:阿拉曼战场阿拉曼战役成为二战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从此德意法西斯军队在北非走上了灭亡之路,而盟国付出的是死伤1万余人的沉重代价。
昔日的硝烟已随着几十年的时光慢慢淡去,只有几千座齐刷刷地排列在黄沙中的英军阵亡将士的墓碑,在默默告诉所有的行人:这里曾经是千军万马厮杀的世界。
阿拉曼战场残存的坦克经过锲而不舍地询问,我们终于在公路边一座不显眼的矮墙边停下,走进小门,再走过又长又宽的甬道,一座壮观的拱门和上好大理石砌成的长围墙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围墙光洁平整,内墙上用英文记载着这座墓地的由来和建造经过,并感谢埃及政府将这块土地无偿赠送给英国人民,安葬这些未能马革裹尸还的将士。走过拱门,几千座整齐划一的墓碑方阵顿时进入视野,上方是晴空万里,地上是黄沙漠漠,只有一簇簇紫红色、深红色的小花树被修剪成球状,给这片震撼人心的墓群增添些许亮色。
我站在墓群前,用静默表达我对这些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的勇士们的敬意,而其他同行者则很快展开了寻找那块举世闻名的墓碑的行动--这里所有的人都知道那句感人肺腑的墓志铭。不一会儿,有人在密密麻麻的墓碑林中发现目标,我们纷纷围上去,仔细端详这块长方形洁白大理石上的文字_世界上,你只是一名士兵;对于我,你却是整个世界!石碑上铭刻着这位名叫G·F·戈弗雷的小伙子的兵种、家乡、牺牲日期和年龄。这名战死沙场时才22岁的小伙子来自英格兰沃里克郡,部队编号为7907008,牺牲于1942年10月24日 ,也就是阿拉曼战役打响的第二天。
墓碑上的英文:世界上,你只是一名士兵,对于我,你却是整个世界 摄影:操风琴墓碑上并没有立碑者的姓名和身份,也许立碑者是这年轻人的恋人,也许是母亲,不得而知,可是全世界人类的情感都是相通的,这么一句简短的话,不知蕴含了多少哀痛和悲伤,政治家一千篇洋洋洒洒的演说都没有它厚重。这名年轻士兵倒下已七十多年了,而战后含悲为他立墓碑的亲人或许也已不在这个人世了,但碑文却口口相传,不胫而走,以致现在每个到阿拉曼的游人都必来这块墓地,寻找这块饱含无限亲情、让人潸然泪下的墓碑。可是,饱蘸深情的碑文又岂止这一处呢?几千座墓碑中,几乎每个墓碑上的文字都让我驻足——“孩子,在你牺牲的地方,高速公路会带你回家”;“亲爱的丈夫,我们在记忆的天堂里日夜相会”……感人的话语实在是太多,太多。战争与和平,亲人与敌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气势磅礴的历史与渺小血肉之躯的消逝……这一块块情深意长的墓碑展示得淋漓尽致。在万马奔腾、千军厮杀中,一个普通士兵不就是漫漫大漠中的一粒沙、莽莽森林中的一棵草吗?可是在至爱亲人的心里,他的位置是无人可以替代的,他的消逝是亲人们永远的悲伤。英国驻埃及大使馆在这里专门设立了管理处,巨大的墓碑林俨然是一个整齐的军人方阵,一律面朝地中海的方向。浩瀚大海的那边就是他们的故乡,但他们只能永远长眠在异国的这片黄沙中了,只有地中海拍岸的碧涛和亲人的思念日日夜夜陪伴着他们的灵魂。
作者在阿拉曼战场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她的公众号:有风来无声——

荐读(请点击标题):
★事情做过头,就离结束不远了★今天,仇富为什么是一个普遍现象?★假如当年台湾失守,蒋介石宋美龄准备逃往哪里,谁也没猜到★辨别真相太麻烦,告诉我谁是“坏人”就行了★战后台湾那些事,真相全在这里★秦制VS周制:一部两千年血写的史实★西安事变,原来如此★“决定性瞬间”,中国人没有真正读懂★对“最熟悉的日本”,其实我们误解最深★莫言获诺奖的,到底是部什么作品,为何有人要攻击,他们看过吗?★“窑洞对”:逃不脱的“历史周期律”?★斯大林女儿为何放弃优渥生活投奔美国?★深入骨髓:看见不一样的中国★张维迎:市场经济的最大受益者,其实是普通人★他是中国两百年来思路最清晰的领导人★奥威尔与《一九八四》★大萧条的11个特点★今年高考语文又考《红楼梦》!一本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张维迎和张维为,你信谁?
★鲁迅的这些话,仿佛就是说给今天的人听的!★《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读懂现当代中国的珍贵史料★里根:如果正义足够勇敢,那么恶魔将失去力量★木心:我追索人心的深度,却看到了人心的浅薄★穿透真相的迷雾:有些话,只有《剑桥中国史》敢说★知识分子没有“沉默的权利”
★三种典型的“中国式”逻辑
★一旦失去自由,人们就会崇拜邪恶
★最好的预言家就是历史学家
★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是对待真理的态度
★绝版:1938年影印版《鲁迅全集》,真正的“全集”★国士无双:不该被人们忘记的伍连德★沈志华:历史的转折,美苏冷战的最后一根稻草★该不该信任任泽平?★沉默是最高的轻蔑,讲真言是最大的勇气★有知识而无良知,是一场灾难★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四十年★不要活在童话里★酒局识人术,你说的每句话都在暴露你!★人类绝大多数的灾难,恰恰是自以为最聪明的群体造成的★疯狂的绞肉机:法家文化
★孙立平:没有中西之分,只有文明与野蛮之别★民国最后的精神贵族:《南渡北归》作者岳南倾情推荐★以确凿的史实纠正人云亦云的讹错★在糟糕的时代里,那些拒绝随波逐流的人★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幸的一群人★日本有一个很悠久的传统,就是研究中国★一位县委书记的中途离场★一切建于荒谬的高墙,终将倒于荒诞★伪精英的六大病征★新闻不是生活的全部,不要活在新闻里★守住良心的“一厘米主权”★商鞅虽死,其强国之术流传至今
★惨烈朝战:《最寒冷的冬天》★80年代人的勇敢,是现在年轻人不曾有过的叛逆
★辛亥110周年,我们应该汲取怎样的历史遗产?★一个人不讲道理的7种表现★阴谋论为什么这么流行?
★《长津湖》火了,但想知道真实历史还是得看他的作品
★ 苏联xx简史
★一个国家的“精神名片”:各国如何庆祝国庆?
★历史深处的民国:想了解近代百年,有它就够了!
★一场声势浩大的永别——读完我泪流满面★“天才作家”王小波居然是撞墙而亡?葬礼上竟无同行肯送!0?阅读原文支持本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雨中红莲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