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在床上都舍不得用力的女人”
2022/11/25 19:31:33 雨中红莲

     1“你是我在床上都舍不得用力的女人”

     祖国语言博大精深,妙不可言。这不,又有新词横空出世了。

     比如,流动性管理。

    

     摘一段报道:记者从11月23日晚召开的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结合郑州疫情防控形势,该指挥部将于11月25日0时到11月29日24时,用5天时间对郑州主城区(市内八区)进行流动性管理,每日进行核酸检测。在这5天时间里,高风险小区单元居民足不出户,其他区域居民非必要不外出。

     嗯,在这里,没有封控,没有静默,有的只是流动性管理。

     照我的理解,这里的流动性管理,大约就是对街面上流动的人进行管理的意思,意即非必要不外出。我的理解也许不对,但不管怎样,一个“流动性”,在这里简直是神来之笔啊,至少从字面上与封控、静默形成了鲜明对比。

     再比如,居民健康环境监测活动。

     如图所示。

    

     如果没有通知里的“只进不出”字样,我还以为是某个单位在搞什么科普活动呢。

     将封控或者静默改为“居民健康环境监测活动”,真的是清新脱俗。

     如果要进行PK的话,我认为它比“流动性管理”更胜一筹。毕竟,尽管有“流动性”作为掩护,但“管理”一词仍然给人一种居高临下之感,亲和力不够。而清新型的“居民健康环境监测活动”,虽然给人云山雾罩、不知所云之感,但也许人家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很好奇,有关部门是不是最近引进了一批语言学人才,代替专业性的语言工作者不断创造新名词、新概念,不断丰富了祖国语言的内涵。

     想起了网友的一则创作——“你是我在床上都舍不得用力的女人”,这是我听过的把肾虚讲得最文艺的。

    

     这也是我听到过的最辛辣的比喻。我忍不住要把这句话作为文章的标题,

     其实,有关部门文艺起来也不遑多让,过去的什么“待富者”、“慢就业”、“返乡创业者”等五花八门的新词就不说了,单单新鲜出笼、热气腾腾的“流动性管理”、“居民健康环境监测活动”就令人刮目相看、肃然起敬。

     还可以再接再厉。

     比如,国际庄在夺回核酸检测阵地之后,痛定思痛,迅速组织力量,以建设高质量方舱为行动纲领,重磅推出全国首家“书香方舱”。

    

     一个自称为高质量方舱理论开创者,核酸产业资深观察员、名叫叶家松的人士表示,打造高质量方舱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让人民群众忘记隔离。第二个阶段是让人民群众爱上隔离,第三阶段是让人民群众在方舱隔离中受益,“书香方舱”即承担此功能。通过图书馆与方舱医院的有机结合,不仅增添了方舱医院的“书香气”,使隔离人员放下思想包袱,忘记隔离并爱上隔离,而且还能使人民群众,在隔离管控中接受知识的洗礼,在方舱生活中领悟人生的真谛,在方舱学习中培养专业的素养。

     不过我想,要实现这样的愿景,还有必要在名词上做文章、下功夫。“书香方舱”虽然令人眼前一亮,但到底还是有“方舱”二字。要知道,一些人不怕封控,不怕静默,就怕方舱,闻方舱色变。

     如果将方舱改为幸福村、快乐小镇、阳光城——据说有些方舱规模宏大,称得上是一座城——会不会更有利于实现让人民群众爱上隔离的目标?

     在下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相信会有更多新名词陆续有来,更多砖家会为丰富祖国语言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2“请叫它:急性新冠感冒”

     《“你是我在床上都舍不得用力的女人”》,主要是调侃一下某些地方创造性地将封控、静默改为“流动性管理“、“居民健康环境监测活动”等新名词。

     下面认真地、正襟危坐地说一下另一件改词的事儿。

     近日,广州政协常委曹志伟在个人公众号发表文章《请叫它:急性新冠感冒》,引发关注。

    

     他说——多项研究结果均显示,感染新冠奥密克戎毒株与发生肺炎之间的关联性已大大降低。从广州自10月22日开始的这一轮为期1个月的8.2万余例感染病例来看,95%为无症状,即使有症状,除2例并发病例外,其余为轻型感冒症状。

     无独有偶,据财新网近日报道,截至11月20日24时,全国新增26824名本土感染病例,包括24547宗无症状感染者。与2020年初的新冠原始毒株以及Delta毒株相比,近期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致病性较低,感染者鲜有肺炎症状,有香港专家称,新冠这类疾病的命名是否还应加上“肺炎”二字,值得商榷。

     新冠肺炎命名由来与早期感染者的肺炎症状直接相关。但是,今天,奥密克戎具有传播变快但毒性降低的特点,已渐成共识。

    

     也因此,与其为封控、静默等创造“流动性管理“、“居民健康环境监测活动”之类的新名词,不如务实地将由奥密克戎引发的这类疾病中的“肺炎”二字去掉,以“感冒”代替之。

     虽然,据澎湃新闻日前报道,“近期,奥密克戎BF.7变异株在全球感染占比上升迅速,我国多个城市也相继出现奥密克戎BF.7变异株导致的疫情。”但新闻也写道,“BF.7变异毒株感染后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持续性咳嗽、身体疼痛、头痛、喉咙痛、嗅觉改变和食欲不振等“——这样的症状与感冒类似,并没有说它会攻击肺部。

     将新冠肺炎改为急性新冠感冒,并不意味着要“躺平“,而是有助于祛除两个”过度‘,一是降低部分人无根由的过度恐慌心理。

    

     中科院院士陆林说,这三年,我国新增了大量的抑郁症、焦虑症,这其中至少有一部分,是由于对这种疾病过度恐慌而造成的。

     二是可以更好地落实国家的防控二十条,避免层层加码,避免过度防控乱象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说实话,过度防控已经造成了太多的悲剧。

     刚刚看到一个帖子,一个妇产科医生吐槽,大意是,她准备出门为一个产妇接生,但是,因为封控原因她无法离开,于是,产妇只好在路边生孩子,“从医17年,第一次就这样看着产妇路边毫无保护的生产,自己无能为力……”

    

     于是她爆了粗口。

     对于一些无脑的过度防控,相信很多人都有爆粗口的冲动。

     而且,一些地方的过度防控,也往往有利益纠缠的嫌疑。

    

     “请叫它:急性新冠感冒”,这样的声音值得有关部门关注与倾听。在一场“感冒”面前——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感冒”,过度恐慌与过度防控的荒诞更容易被显现。

     顺便说一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表述,对该疾病命名为Coronavirus Disease,直译为汉语就是“冠状病毒疾病”,简称COVID-19。将“肺炎置换为“感冒”,也能更好地与国际对接。

     防失联,请关注红莲观潮

     被活活烫死的两个女生!

     校连夜放假让大学生离校,学生们拖着行李箱,流落街头等车返家石家庄的问号:从“全网追捧”到“全网嘲讽”

     高校连夜放假让大学生离校,学生们拖着行李箱,流落街头等车返家

     站在弱者一边,站在良知一边

     一份非常“鸡贼”的情况通报

     大势不可逆,但国际庄还是个寓言

     泽连斯基没有辜负乌克兰

     西南财大错失诺奖得主,引全网群嘲!

     做号不易,打赏随意

     赞赏

     真心感谢每位打赏的朋友

    公众号商务合作请加微信2150111或加qq2150111留言请理性讲技巧未关注,不上墙?阅读原文 支持本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雨中红莲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