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振聋发聩的10个观点
2022/12/4 23:00:30 雨中红莲
思想的竞争不在当下
张维迎振聋发聩的10个观点
文:张维迎 编:先知书店
经济学家张维迎老师曾多次因经济见解与众不同而陷入舆论的风口浪尖。
1.中国人容易骄傲,稍微做出一点成绩就觉得自己了不起,厉害了。其实没有那么厉害。我们取得的成就虽然值得欣慰,但远远没有达到让我们骄傲的程度,比现在再多10倍、20倍、100倍都不一定值得我们骄傲。你看看现在的汽车,一辆宝马车里面的专利发明有数千项,有哪一个是我们的?没有。 2.有人说,中国用了40年的时间走了西方200年的道路,说明“中国模式”是全世界最好的。这种说法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中国过去40年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西方二三百年技术积累的基础上。正是西方过去二三百年创造的技术、产品、思想、管理方法,为我们这种赶超式的发展、超常规的增长提供了可能。模仿总是比创新容易。别人在前面修路,我们在后面跟着走,我们走的速度快,一点也不奇怪。
3.人类犯错误,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无知,不明白。一个是无耻,太明白。中国的很多错误,都是因为多数人的无知和少数人的无耻。
4. 我曾主持光华管理学院工作12年,把学院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管理学院变成中国的旗舰商学院,但也确实得罪了一些人。2010年12月院长换届时,我被选下去了。我的经验告诉我,经常是,支持你的人,正人君子,有心没肺,甚至忘了投票日期;而反对你的人,小恩小惠,处心积虑,投票时绝不会缺席。5.我追求“四无”,自称“四无居士”——“上无领导,下无群众,目无组织,心无旁骛。”我的意思是,我不愿意接受任何人对我的指手画脚,也不愿意对别人的行为后果承担责任。我是人类的一份子、社会的一份子,而不是某个组织的人。
6.任何思想都是个体思考的产物,集体不会思考。一种有价值的新思想在出现之初,一定只被少数人接受。如果没人反对,往往说明这套东西不是新的。这是任何创新的一个基本特点。所以,学者必须有独立精神,只有如此才能对人类做出有价值的贡献。
7.我不赞同用结果导向论,来判断一个人做事的正确与否。有的人赚钱了,甚至当官了,我都不认为那是成功的。关键是你走的路对不对?若成功是基于,搞阴谋诡计,勾心斗角,我都不认为那是成功,因为他没有发挥人性本身的优点,总是生活在焦虑中。 8.一个人若在某个单位没被提拔,不要认为自己失败了。如果那个单位的领导本身是个小人,是个没有正义感、没有原则的人,而你却是一个正派的人,那在某种意义上,这恰恰是你的成功。 9.经济学家最重要的使命是改变人的观念,以此来推动社会进步。亚当·斯密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学术企业家之一,因为他改变了人的观念。在亚当·斯密之前,如果说某个人为自己谋利益,就说这个人不道德;亚当·斯密则证明,一个人谋自己的利益,也可以给社会带来好处,所以谋利本身并不是不道德的。 10.在过去40年里,中国经济学家的一个重要贡献是让中国人开始接受市场经济的理念,不再相信计划经济、人民公社、铁饭碗和大锅饭,转而相信市场竞争、私有产权、企业家精神。
过去40多年,中国从一个贫困潦倒的国度,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疑得益于“市场”的力量。在“市场”被污染、污名化,甚至遭遇前所未有危机的当下,是否真正理解“市场”的力量,既关乎我们的财富,更关乎我们未来的命运。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需要捍卫市场经济。
在诸多经济学家投奔政治的道路上,张维迎老师仍然坚持说真话,孜孜不倦地普及经济学常识,对中国现实有极深的思考和洞察。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张维迎老师沿着米塞斯、哈耶克等先知的思想轨迹,通过一本又一本著作,推广自由市场的理念和常识,被誉为“自由市场的捍卫者”。其影响力早已超越经济学界,开启了无数人的思想启蒙之旅。
在越来越多的政治正确面前,张维迎这样的经济学家越来越稀有,以简明的经济学逻辑,让我们看到看不见的东西。“市场经济布道者”张维迎老师的作品,无疑是剧变时代,每个人更新认知、坚定信念的最有力“武器”。
姚洋:维迎的文字简练达意,经常有警句出现,读他的书是一种享受。
周濂:张维迎老师的书,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一页我都划下很多下划线。
张维迎老师的作品有着思想的超前性和持久的影响力,但是却搜集不易——有些不断地被修订、再版,有些却由于某种原因,常常断货,甚至绝版。先知书店深知张老师作品的价值,经多方努力,为书友集齐了目前能找到的张老师全部作品。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张维迎作品全集(包括张维迎最新力作《回望》亲笔签名版):
荐读(请点击标题):
★赶出几千年的精神温室★三个被误解最深的医学常识★大清百姓以为,天朝在甲午海战中狂胜!★乔布斯的死亡真相:任何生命都是平等的★1768年,一种名为“叫魂”的妖术在华夏大地盘桓★所有的战争宣传,都来自那些不上战场的人★人性是怎样被时代扭曲的?★近代史上的关键一步,竟然是某个人一念之差★库页岛——近代史上永远的痛★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文明的征服与连接:人类历史最具代表性的五位征服者★一位史学家五十余年对真相的追问★喜:一个秦吏和他的世界★犹太人,最值得中国人借鉴的一面镜子?★帝国黄昏:苏联解体亲历记★危险的绝版: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它为何被称为“中国人的精神地狱”?★罗翔:一个社会不能没有必须坚守的底线★当世界冲向悬崖时,需要有一种力量拉住它★君王好大喜功,后果有多严重?★从东北到台湾:一个女人的一生,埋藏了一个世纪的两岸悲伤★古代统治者最不希望老百姓读什么书?★警惕群体的狂欢,避免不思考的恶★中国冷战研究“第一人”:读懂冷战,也就读懂了当下世界格局★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日本侵华,耽误了中国多少事?★伊丽莎白二世与一个时代的落幕★没有一种伟大是天生的★不朽的光荣:20万黄埔生,8年战死19万★集“英雄”与“祸首”于一身的戈尔巴乔夫,至少中国人应该缅怀他★戈尔巴乔夫去世,中国人欠他一枚一吨重的金质奖章★“切尔诺贝利”惨烈背后,藏着多少惊天谎言?★读透国人人性!
★庶民的悲歌
★大萧条对普通人而言意味着什么?★需要多么强大的意志,才能面对如此真实的恐惧★你还能看到他,已经是一种“奢侈”★8.19大国崩溃:苏联解体前,克格勃垂死一搏★两千多年帝制血泪史的根源★人类的愚蠢和疯狂一如既往★大清百姓以为,天朝在甲午海战中狂胜!★解放台湾与反攻大陆往事★台湾为何与我们渐行渐远?★台湾问题,短期内展现出的只是其冰山一角……★佩洛西开始亚洲行,美智库专家说,若访台,美军F-22战斗机或护送★绝版:希特勒是怎样一步步走向众叛亲离的★邓小平对金庸说:担任领导的人,不能出太多的主意★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事情做过头,就离结束不远了★今天,仇富为什么是一个普遍现象?★假如当年台湾失守,蒋介石宋美龄准备逃往哪里,谁也没猜到★辨别真相太麻烦,告诉我谁是“坏人”就行了★战后台湾那些事,真相全在这里★秦制VS周制:一部两千年血写的史实★西安事变,原来如此★“决定性瞬间”,中国人没有真正读懂★对“最熟悉的日本”,其实我们误解最深★莫言获诺奖的,到底是部什么作品,为何有人要攻击,他们看过吗?★“窑洞对”:逃不脱的“历史周期律”?★斯大林女儿为何放弃优渥生活投奔美国?★深入骨髓:看见不一样的中国★张维迎:市场经济的最大受益者,其实是普通人★他是中国两百年来思路最清晰的领导人★奥威尔与《一九八四》★大萧条的11个特点★今年高考语文又考《红楼梦》!一本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张维迎和张维为,你信谁?
★鲁迅的这些话,仿佛就是说给今天的人听的!★《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读懂现当代中国的珍贵史料★里根:如果正义足够勇敢,那么恶魔将失去力量★木心:我追索人心的深度,却看到了人心的浅薄★穿透真相的迷雾:有些话,只有《剑桥中国史》敢说★知识分子没有“沉默的权利”
★三种典型的“中国式”逻辑
★一旦失去自由,人们就会崇拜邪恶
★最好的预言家就是历史学家
★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是对待真理的态度
★绝版:1938年影印版《鲁迅全集》,真正的“全集”★国士无双:不该被人们忘记的伍连德★沈志华:历史的转折,美苏冷战的最后一根稻草★该不该信任任泽平?★沉默是最高的轻蔑,讲真言是最大的勇气★有知识而无良知,是一场灾难★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四十年★不要活在童话里★酒局识人术,你说的每句话都在暴露你!★人类绝大多数的灾难,恰恰是自以为最聪明的群体造成的★疯狂的绞肉机:法家文化
★孙立平:没有中西之分,只有文明与野蛮之别★民国最后的精神贵族:《南渡北归》作者岳南倾情推荐★以确凿的史实纠正人云亦云的讹错★在糟糕的时代里,那些拒绝随波逐流的人★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幸的一群人★日本有一个很悠久的传统,就是研究中国★一位县委书记的中途离场★一切建于荒谬的高墙,终将倒于荒诞★伪精英的六大病征★新闻不是生活的全部,不要活在新闻里★守住良心的“一厘米主权”★他虽死,其强国之术流传至今
★惨烈朝战:《最寒冷的冬天》★80年代人的勇敢,是现在年轻人不曾有过的叛逆
★辛亥110周年,我们应该汲取怎样的历史遗产?★一个人不讲道理的7种表现★阴谋论为什么这么流行?
★《长津湖》火了,但想知道真实历史还是得看他的作品
★ 苏联xx简史
★一个国家的“精神名片”:各国如何庆祝国庆?
★历史深处的民国:想了解近代百年,有它就够了!
★一场声势浩大的永别——读完我泪流满面★“天才作家”王小波居然是撞墙而亡?葬礼上竟无同行肯送!
阅读原文 支持本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雨中红莲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