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糖尿病没那么简单,正确方法在这里!
2018/1/17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其实诊断糖尿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诊断糖尿病是有前提条件的。

     作者丨向建平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会长

     来源丨糖尿病之友

     最近总有些朋友找我咨询,我平时没有任何自觉不适,这次体检的空腹血糖7.0mmol/L,是不是得了糖尿病?其实诊断糖尿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诊断糖尿病是有前提条件的。

     确诊糖尿病的6个前提条件

     1.检查OGTT时,要空腹至少8小时以上,早上8点钟前抽血,试验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克(生重)。

     2.要以静脉抽血检查血浆葡萄糖浓度为准,并同时检查糖化血红蛋白。

     3.要排除喝茶及咖啡、吸烟、剧烈运动对血糖的影响。

     4.要等到应激状态去除2周后再评估是否有糖尿病。

     5.要停用能影响血糖的药物1周后,再诊断糖尿病。

     6.要先治好其他内分泌疾病后,再评估是否有糖尿病。

     以下6种情况不能诊断糖尿病

     1.不要用尿糖诊断糖尿病:仅有尿糖阳性不是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因为正常人有时尿糖中也会出现加号(+)。

     2.不要用指尖血糖诊断糖尿病:指尖血糖受温度、外周血循环、血糖试纸的有效期、血糖仪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只能作为血糖监测用,不能用于确诊糖尿病。

     3.不要因一次血糖升高就诊断糖尿病,因为一次血糖可能存在误差,也可能是受食物、进餐时间等影响。

     4.不要在应激状态时诊断糖尿病:如外伤、寒冷、发热、脑卒中、有其他严重身体疾病时等,体内在应激状态下,各种升血糖激素增多,可引起应激性高血糖,所以有应激情况时,不能做OGTT。

     5.不要在服用特殊药物时诊断糖尿病:如利尿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避孕药、某些降血压药物、某些抗菌素等,这类药物通过干扰肝糖原异生或糖代谢导致血糖升高。

     6.不要在有其他内分泌疾病时诊断糖尿病:垂体生长素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等,这些疾病都可以导致血糖升高。

     诊断糖尿病的方法

     1、馒头餐试验

     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简单地讲,如果血糖升高达到下列标准,就可诊断糖尿病。

     糖尿病诊断标准(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报告,1999年)

     诊断标准

     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mmol/L)

     1.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

     ≥11.1

     或

     2.空腹血糖(FPG)

     ≥7.0

     或

     3.OGTT试验2小时

     ≥11.1

     注:这里的餐后2小时,常是以进餐2两馒头为标准,因为我们知道进餐的多少也会影响血糖的高低。

     2、OGTT试验

     又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当血糖升高的程度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使诊断摸棱两可时,而进行的一种进一步确诊糖尿病的检验措施。

     让患者在空腹情况下将75克葡萄糖粉溶于300毫升温水中,5分钟内喝完,于2小时后抽血检查血糖水平,然后评价糖代谢状态。

     糖代谢状态分类(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报告,1999年)

     糖代谢状态分类

     空腹血糖(FPG)

     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 PPG)

     正常血糖

     <6.1mmol/L

     <7.8mmol/L

     空腹血糖受损(IFG)

     6.1-<7.0mmol/L

     <7.8mmol/L

     糖耐量减低(IGT)

     <7.0mmol/L

     7.8-<11.1mmol/L

     糖尿病(DM)

     ≥7.0mmol/L

     ≥11.1mmol/L

     :上述指标为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mmol/L)。

     3、妊娠糖尿病(GDM)

     既往无糖尿病史,妊娠24-28周行75克OGTT,达到或超过下列至少一项指标诊断为GDM:空腹血糖≥5.1mmol/L,负荷后1小时血糖≥10.0mmol/L和(或)负荷后2小时≥8.5mmol/L。

     医生观点

     对于“我是不是糖尿病?”这样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别自己去查百度,最好到正规医院找糖尿病专科医生看病,根据您的具体情况确定所需要的检查方案,然后依据您的病史和检查结果来明确是否糖尿病诊断。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