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成年,你就该“2”啦?
2018/1/19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1型糖尿病 or 2型糖尿病,可不是根据年龄来区分的!

     作者丨把阳光埋进土壤

     来源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医生啊,我是几型糖尿病啊,2型吧?我都成年了!

    

    

     相信大多数内分泌科医生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患者,经历过上述的对话,现在告诉你,NO,NO,NO,不是你成年,你就应该是2型糖尿病啦!口说无凭,咱们拿证据说话。

     1型和2型,先来一波干货

     一个“绝对”一个“相对”

     1型糖尿病多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所致,胰岛β细胞破坏往往多是由于免疫损伤所致;2型糖尿病多从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发展到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

     一个“绝对”,一个“相对”,一字之差,意义差得可大了去了。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把胰岛素比作“钱”,“绝对”就是咱们的胰岛压根没挣钱的能力,挣不了钱;而“相对”则是咱们的胰岛能挣钱,需求大,挣得不够花。

     一个“急”一个“缓慢”

     从临床症状上说1型糖尿病多年轻起病,患者消瘦,发病急,症状明显,多有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则是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多在中年起病,肥胖患者居多,症状不明显,有的甚至是在体检时发现,无酮症倾向。

     ★ 一个“有”一个“没有”

     从实验室检查方面来说,常常需要胰岛素抗体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进行鉴别。由于1型糖尿病患者多存在免疫破坏,因此胰岛素自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胰岛细胞抗体(ICA)以及胰岛素抗体(IAA)多为阳性,而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则不存在这些抗体。

     同时由于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绝对缺乏,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从始至终处在低水平甚至为0,不受进餐影响;而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在发病前期胰岛素水平是升高的,随着病情进展,体内胰岛素水平逐渐下降处在低水平,因此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可以是增高、偏甚至是正常的。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区别

    

     那么为啥分型呢?

     因为二者治疗方式不同。1型糖尿病一旦确诊,必须起始胰岛素治疗,常常需要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MDI)治疗甚至是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进行治疗;而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初期口服降糖药物是有效的,随着病情进展才需要胰岛素治疗。

     虽然1型糖尿病发病率较2型糖尿病低,但是在治疗上,1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更为困难,多数患者可能死于急性并发症。因此,作出分型显得尤为重要!

     你成年,就该“2”了吗?

     正是由于2型糖尿病发病率高,大约占糖尿病患者的90%,且相对来说1型糖尿病似乎和遗传因素更为相关,因此很多老百姓会错误的以为只要自己是在成年后得的糖尿病都是2型糖尿病,其实并不然,你成年,你就一定是2型糖尿病吗?告诉你,不见得,口说无凭,咱们来拿大数据说话。

     近日,《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了一项有关中国全人群1型糖尿病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是全球首个国家层面的全年龄段1型糖尿病发病特点和规律的研究,不仅更新了全球1型糖尿病发病地图,也填补了中国成人1型糖尿病发病的空白!

     这是一项由国内内分泌糖尿病领域和儿科专家共同开展的研究,覆盖2010-2013全年龄段中国1型糖尿病患者,样本量高达1.33亿人,调查范围占中国总人口数量的10%,可谓中国的1型糖尿病的大数据,权威又可靠!

     这项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全年龄段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1.01/10万,0-14岁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1.93/10万;15-29岁人群发病率为1.28/10万,30岁及以上人群发病率为0.69/10万。中国每年有13000例,这些患者中65.3%在20岁以上!

     看到没,新发1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超过2/3的人都是成年人,这下可别说自己成年就了不起,就该是“2”型了,中国的大数据为你揭开了真相!

     成年发病成负担,孩子们发病也不乐观!

     不难看出,这项研究成果提示1型糖尿病在儿童发病率增加,成年下降,发病高峰多在10-14岁,约为2.68/10万人,这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相关研究的结果一致。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0-14岁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1.93/10万,之前相关研究如 DIAMOND 报道的该年龄段发病率0.50/10万,中国人群该年龄段发病率是其近4倍,祖国的花朵们还是深受其害啊!

     可喜总体发病低水平,环境似乎参与其中

     虽然这项研究结果显示的成年及儿童发病似乎都不乐观,但是咱们大中国1型糖尿病总体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仍处在低水平。

     此外,这项研究还做了1型糖尿病发病率和年龄、纬度还有光照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提示0-14岁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发病率和纬度显著相关,并且北方比南方发病率高,这提示环境因素可能参与其中。紫外线辐射和病毒感染的流行似乎能够解释纬度和1型糖尿病发病率的相关性,但是具体的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去证实。

     总之,咱们再遇到问自己是几型的患者,尤其是对20-30岁患者而言,切不可因患者成年发病就断定为2型糖尿病!

     “医生啊,我是几型糖尿病啊?2型吧,我都成年了!”

     “不见得,大数据告诉你不一定,检查了再说,自行对照!”

     参考文献:

     Jianping Weng,Zhiguang Zhou et al,Incidence of type 1 diabetes in China, 2010-13: population based study,BMJ 2018;360:j5295

     更多阅读:

     中国1型糖尿病发病率居然和纬度有关? | 一周资讯

     BMJ发布中国全人群1型糖尿病研究成果:15岁以下人群发病率增加近4倍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