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了一粒补脑药,人就“傻”了!
2018/1/19 医学界儿科频道

     那个小男孩两眼枯槁、木讷站立着,吃错药还是自杀吃药?大家互相猜测……

     作者 | 谢宇飞(上海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 主治医师)、燕小六

     来源 | 医学界儿科频道

     一

     冬夜,初中男生“吃错药了”

     一个寒冷的冬夜,急诊室灯火通明,医护在抢救室穿梭忙碌着。

     突然,急诊室大门被推开,匆匆闯入一对焦急的父母和一个神色僵硬的初中生。“医生,赶快!我家小孩吃药了,不好了……”妈妈呼喊着。

     急诊室的病人和家属们都投去惊讶的目光:那个小男孩两眼枯槁、木讷站立着。吃错药还是自杀吃药?大家互相猜测。

     护士急忙赶来:“爸爸赶紧去挂号,妈妈快扶小孩上诊疗床检查。徐护士赶快电话通知急诊儿科医生。”身经百战的急诊护士,有条不紊地下达着工作指令。

     “吃啥药了?情况怎么样?有家属陪同吗……”我一路小跑赶过来,看到小男孩僵僵躺在床上,面无表情。

     检查发现,孩子的生命体征比较平稳,我的心情稍稍放松些。

     妈妈把我拉到墙角,拿出一盒药:“这是今天在**医院配的,用来营养大脑、补脑子。晚上临睡前给小孩吃了一粒。然后,他就情绪难控,莫名哭泣,就成这样了。我们只吃了1粒呀!”

     我在心里忖度,单凭一粒药是不会引起如此的反应,会不会是……

     “孩子最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我问。

     原本沉默的爸爸开口了。原来,孩子抱回家一只小狗,特别喜爱。但爸爸觉得家里不适合养狗,执意要将小狗送走。父子俩发生了争执。此后,儿子吃了一粒补脑药,准备睡觉时,就开始出现症状。

     “或许起因还是小孩的情绪波动,所导致的癔症。”我明白了。

     二

     考试、老师家长严厉、打疫苗 都可能诱发儿童癔症

     若用“儿童癔症”做关键词,发现网上有很多相关新闻。

    

     癔症(Hysteria)或歇斯底里,都属于分离转换性障碍。这是一类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比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等,都可能是诱因。

     所谓“分离”,是指对过去经历与当今环境和自我身份的认知完全或部分不相符合。“转换”是指精神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接着出现躯体症状。一旦躯体症状出现,情绪反应便褪色或消失。这些症状被认为是患者无法解决的、内心冲突和愿望的象征性转换。

     儿童癔症的主要发病原因,主要是个体对应激性事件的经历和反应。情绪因素如委屈、气愤、紧张、恐惧、突发生活事件等,均可导致发作。父母教养方式不当,更易促发癔症。

     发作时,孩子会出现很多原始应激反应。包括兴奋性反应(哭闹、狂笑、烦躁等),抑制性反应(木僵、嗜睡、瘫痪、失语等),退化性反应(幼稚行为等)。

     一般,儿童癔症有明显的集体发作特征,多发于学龄期,以女童较为多见。集体发作往往出现在教室、课堂、操场、集体宿舍或医院病房内。诱因可能是面临考试、教师过于严厉、打预防针、同班同学死亡或受伤、疾病流行等。

    

     图片说明:2005年安徽泗县疫苗事件最终被证实为儿童癔症群体性发作


     对于怀疑是儿童癔症者,应尽快完善相关必要检查,确定其无器质性损害,然后着手治疗。治疗要注意个体化,即根椐孩子的个性、心理特点、病因、所处环境等,制定治疗方案。治疗方法有很多,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如果孩子有焦虑、抑郁、失眠、疼痛等症状,可以针对性选用药物,改善情绪、减轻躯体不适感。

     儿童癔症的预后一般较好。但这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除了及时消除病因,还要改善孩子性格中不利的人格特点。

     三

     爱孩子,更要爱护TA的心

     回到那一夜的急诊现场。

     我来到男孩身边,试着和他沟通。他表现得相当抗拒,眼睛蔑视着,朝外看着。

     这时外婆外公闻讯赶来。据说,男孩从小是由外婆、外公带大的。一见外婆进来,男孩的情绪明显好转。他哭着喊出一句话:“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话?”

     他喊得声音相当大。周围的病人和家属都吓了一跳。我赶紧抓起他的手,轻轻拍着。这时,我发现,男孩的十个手指甲,全部啃得只剩下半个了。

     这个在父母眼中优秀、开朗的孩子,内心却充满了焦虑和不安。平时只能通过自我伤害,来达到平衡。

     这次的养狗事件,只是一个应激。可以推断的是,当心爱的小狗要被剥夺,而父母又是一副不通情达理的态度,他极度愤怒,可自己又无力摆脱这种又爱又恨的情绪。最终,导致情绪突然爆发。

     父母都是爱孩子,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只是,儿童健康不只是身体上的呵护,还要注重心理关爱。良好的教育方式和心灵上的慰籍,也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资料来源:

     1.http://baike.baidu.com/item/%E5%84%BF%E7%AB%A5%E7%99%94%E7%97%87

     2.http://baike.baidu.com/link?url=114EWWVWX37E0ciGAOaWLfbF391Wnzj9mvQDGKzKhUO4Tty7pF3ZMzhFXzpzHLkIlvRUcVzpxNgA4A4f6T-e9kw6oYaR73WX1z86R2Fldd_

     版权申明 | 本文转载 欢迎转发朋友圈

     投稿邮箱 |yxj_ek@yxj.org.cn

     商务合作 |021-58545118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儿科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