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游戏遇上医疗,看这家儿科医院如何让“玻璃心”家长秒变“佛系”
2018/2/8 医学界儿科频道

    

     全国首个“儿童医疗游戏辅导项目”基地落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看游戏如何让医患关系更和谐~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针管在哪里?针管在哪里?针管在那小熊的手背里……”,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博爱小屋里,一个小朋友在游戏师和医务社工的指导下扮演起了“小护士”,他用已经消毒和去掉针头的留置针在小熊玩偶手上模拟穿刺过程,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穿刺”后,小朋友顺口改编了一首歌来安慰手中的小熊。原本在一旁的“玻璃心”家长也秒变“佛系”:“看到宝宝住院以来第一次那么开心,我原本焦虑的情绪大大缓解,医院如此独特的治疗,真是太棒了!”

    

     图 护士和游戏师进行穿刺示范

    

     图 患儿在社工辅导下给小熊穿刺

     全国首个“儿童医疗游戏辅导项目”基地长啥样?

     2018年2月6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携手儿童乐益会(中国),共同启动了全国首个“同心童趣,医路相伴”儿童医疗游戏辅导项目基地。该项目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社工部作为主要对接部门,国际公益组织儿童乐益会(中国)提供技术支持,并邀请了台湾基隆医院临床心理师陈静怡博士担任专家顾问。主要针对住院儿童开展专业的医疗游戏辅导,同时培训医务社工及医护人员掌握游戏辅导的技能,把医疗游戏辅导的体系融入医院诊疗体系,并开展相关介入成效的研究。

     启动仪式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徐虹教授介绍说:“‘儿童医疗游戏辅导’项目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深入探索与第三方公益机构合作的创新模式,目的在于消除儿童的医疗恐惧,提升患儿诊疗过程中的依从性,丰富医护人员游戏治疗的照护技巧,从患者和医院的角度来促进医患同盟的合作关系,从而为构建和谐就医环境、提升患儿及家属就医体验、缓解医患矛盾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希望这个项目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推广到全国。”

    

     图 儿童医疗游戏辅导项目基地启动仪式(左为徐虹教授、中为儿童乐益会战略顾问张烨霞女士、右为BD大中华区公共事务及传播部高级总监韦春艳女士)

     医疗游戏怎么玩?

     项目基地将研发一套医疗游戏包,包含7个游戏袋,主要针对不同年龄、病种、医疗场景,配合符合患儿特点的专业医疗游戏,用于日常的项目开展。比如,“分散注意力”游戏包、“陪伴”游戏包、“认识身体”游戏包、“我是小医生”游戏包等。

     每个游戏包都会有不同的主题和道具,针对性强,包内均有“使用说明介绍卡”,详细介绍了游戏包内的物资、使用方法、游戏示例、注意事项等。由志愿者或医护人员带领患儿或患儿家长一同进行改造和创作,通过游戏来模拟医疗过程,把“看病游戏化”的概念融入到项目中,让患儿们了解治疗过程、熟悉常用医疗器械产品,消除对于医院的恐惧心理,提升他们各项检查的配合度,并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与病魔抗争。

    

    

     图 患儿参与医疗游戏

     医疗游戏真得有用吗?

     台湾基隆医院临床心理师、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咨询商学系博士陈静怡老师表示,“有数据显示,80%的住院儿童会出现消极行为,有54%的儿童在出院2周后还会持续出现这种心理问题,包括沮丧、不安、焦虑的消极情绪随之而来,严重的还会产生失眠、噩梦、恐惧、进食退化等心理问题。项目基地引入了‘医疗游戏’这个概念,将医疗和游戏有机结合,不仅能帮助患儿和家长获取知识和保持健康的方式,而且还能激发出每个孩子身上的活力。在基地中,针对医疗场景以及患病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我们为他们设计专属游戏,这对于特殊群体儿童的心理建设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也让恐惧的患儿和焦虑的家长能更理解医疗的本质,并配合医疗措施的开展。”

     据悉,目前已有60多项研究结果发表,为医疗游戏辅助治疗的效果提供了证据支持。在欧美发达国家,游戏治疗师已经有了职业化体系,在我国台湾地区虽然没有职业性的游戏治疗师,但要求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人员经过培训后才能成为游戏治疗师。虽然在国内首个落户的“儿童医疗游戏辅导项目”基地中没有上述“门槛”,但医护人员接受游戏治疗的相关培训后会成为燎原的星星之火,将更多人带入到游戏与医疗的火花碰撞中。

     如何探索医疗游戏辅助的本土化路径与模式?

     作为项目对接的主要负责人,儿科医院社工部主任傅丽丽介绍道:“此前乐益会在国内多家医院开展过医疗游戏活动,但没有形成体系化。项目基地成立后,我们希望把医疗游戏辅导项目形成每周至少2次的常态化开展,这样能更好地探索医疗游戏辅导如何与医院原有医务社工服务和志愿服务体系的有效融合。在项目中,我们将结合实际的就医场景,开发游戏道具以及专业医疗辅导游戏,最终找到医疗游戏辅导本土化的路径与模式。”

     “社工部作为儿童医疗游戏辅导项目的主要对接方,结合我院目前的诊疗水平以及病童的心理社会需求,同时在已有完善的多元合作模式医务社工服务体系基础上,将进一步在医院公益模式探索上在深度和广度上持续发力,项目内容包含前期调研、常驻医院提供服务、儿童医疗游戏辅导技术资源开发、医护人员及企业志愿者的医疗游戏技能培训、医疗游戏辅导督导等。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医院游戏辅导体系,为临床提供帮助,以期帮助儿童消除就医恐惧的同时,提高医院医护人员游戏辅导专业能力水平,更好地为患儿家庭提供照护,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及诊疗环境。”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儿科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