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2次分娩相隔6天,可能存在哪些隐患?
2017/3/2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产妇早产生下儿子6天后,又生双胞胎女儿,到底怎么回事?

     编辑 | 张煊 D小编

     审核|熊珏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副主任医师

     来源|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昨天,@宜昌一医爱的妇产科 的一条微博引发了各大媒体的热议。

     2月21日中午,孕30+4周的陈女士突感不适,前往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求医,被诊断为羊水早破,当即被送往产房待产。当天中午14时许,陈女士自然分娩下一名重1.44公斤的男婴。

     生下男婴后,陈女士宫缩停止,此时其宫内还有两个胎儿暂未娩出。考虑到孕期短,胎儿发育不良,产科主任陈爱华决定延期分娩,让剩下的两名婴儿继续妊娠。27日晚10时许,陈女士又自然分娩下一对双胞胎女婴。

    

     宜昌一医爱的妇产科陈主任表示:这种情况在她二十多年的行医生涯中还是第一次遇见。

     那么,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如何解释呢?《医学界》有幸采访到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熊钰副主任医师来为我们讲解。

     一

     神奇的“延迟分娩”

     据熊钰副主任医师介绍,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多胎妊娠的延迟分娩”,是指在胎儿和母亲没有其他分娩指征时,对多胎妊娠中发生一胎流产或早产后的剩余胎儿进行保胎,以延长分娩间歇(≥1天)。

     第一个胎儿娩出后,机体可能产生自我保护机制,误以为分娩结束,宫口回缩,第二个胎儿就有可能留在宫内。

     在国外,一般将胎龄达24周以上的新生儿视为有生机儿(国内定义孕28周后或新生儿体重大于等于1000g的新生儿为早产儿,有存活的机会),法律上有生存的选择及权利。当双胎妊娠孕24 周以前第1个胎儿流产后,若宫缩逐渐减退,通常需要选择是否延迟分娩第2个胎儿的问题。如果未发生绒毛膜羊膜炎或出血,则面临尽快分娩存活希望极低的第2个胎儿,或者等待其有终止妊娠指征时以及自然发动分娩时终止妊娠的局面。

     二

     延迟分娩有哪些影响?

     延迟分娩对产妇和胎儿都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过去普遍认为,若两个胎儿阴道分娩间隔时间超过30min,可能会引起第二个胎儿窒息和病率上升。

     对产妇而言,

     最大的风险就是宫内感染。其一,胎膜早破本身就有50%-60%的可能是由于宫内感染导致;其二,第一个娩出胎儿的脐带可能成为感染源,使下生殖道的病原菌上行性感染,导致宫内感染。

     而如果感染没有被及时发现并救治的话,可能导致感染加重,甚至发生感染性休克,面临着切除子宫甚至生命的危险。

     除感染之外,长期卧床会增加静脉血栓的风险,也容易并发绒毛膜羊膜炎、DIC、胎盘早剥等。

     对胎儿而言,

     也会增加宫内感染和胎儿宫内窘迫的几率。

     三

     什么情况可以考虑延迟分娩?

     对于26周到28周的早产儿来说,在母亲的子宫内每多待一天,存活的几率就能增加1%。因此对于这个孕周的胎儿来说,延迟分娩能够使胎儿的体重增加,早产儿并发症的风险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存活的概率。

     但是,延迟分娩并非万能的。一般认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适宜进行延迟分娩。

     熊钰医生强调,由于延迟分娩存在较大风险,因此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经过充分评估后,才能考虑延迟分娩。

     1.第一个胎儿分娩后,如希望实施延迟分娩,须除外绒毛膜羊膜炎、胎儿窘迫、剩余胎儿先天畸形、剩余胎儿胎膜早破、严重阴道流血、可疑胎盘早剥及孕妇疾病等禁忌证。

     2、胎儿是“有生机儿”,即娩出后有存活的机会;

     3、产妇和家属有强烈的保胎意愿。

     目前多胎妊娠延迟分娩尚未有最佳处理模式,实施延迟分娩应仔细权衡利弊对母亲安全性的评估,并与孕妇及家属充分沟通。使用抗生素+宫缩抑制剂治疗,动态监测胎儿官内情况、感染指标及官缩情况等能延迟分娩孕周,从而有效改善新生儿的存活、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劳子僖,梁永昌,马润玫,马春玲. 双胎妊娠中第二个胎儿延迟分娩.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年4月第41卷第4期

     2. 丁新,范玲,余江,孔丽君. 双胎妊娠中第二个胎儿延迟分娩4例临床分析.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年5月第28卷第5期

     3. 陈梅,刘春华,刘军. 双胎妊娠第2胎延迟分娩的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2013年6月第48卷第6期

     4. 钟柳英,宋天蓉,何玉甜,苏春宏,杨洁,陈敦金. 8例多胎妊娠延迟间隔分娩的母婴结局分析.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年8月第31卷第8期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