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脊柱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来听听大咖们的真知灼见!
2023/3/28 20:23:46 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智慧荟萃,观念交锋,权威巨匠齐聚,为临床实践提供独到指导。

     2023年3月18日,“诺中华·可创茁越”第二届诺华免疫高峰论坛在上海圆满落幕。本届高峰论坛通过1场全体大会+7个主题论坛的形式,汇聚了2位院士、150余位知名专家讲者、参会学者1000余名,对推动我国免疫疾病诊疗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次高峰论坛现场,“医学界”诚挚邀请到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卓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董凌莉教授,他们将分享脊柱关节炎(SpA)诊疗领域中最新的发展动态,并介绍最新学术进展和个人见解。

     突破诊治瓶颈,提高SpA诊断准确性

     SpA为一种多系统炎症疾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S)、反应性关节炎(ReA)等[1]。该病特点是由骶髂关节发病,后呈渐进式且反复发作,对患者造成极大痛苦,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2]。尽管如此,由于SpA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更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对于患者和临床医师而言,SpA的准确诊断,是开展有效治疗计划的前提和基础。

     谈及如何提高SpA的诊断准确性,两位教授也基于自身的临床经验发表了看法。张卓莉教授首先表示,目前临床上致力于实现所有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以求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为了实现SpA的准确诊断,需要在三个方面加强努力,第一是科普教育,让更多基层医生和患者了解到炎症性腰背痛可能是SpA的高危人群[3],促进及早就诊;第二是多学科合作,避免病情的遗漏或延误;第三是应用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技术,以期提前发现病变,从而改善患者结局。

     董凌莉教授也指出,在临床诊断和治疗SpA时,不仅需要深入了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以便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理生理改变。此外,结合先进的影像学检查,也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以制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除此之外,董教授还期待未来临床上能挖掘更多的生物标志物,来更好地预测和评估SpA患者的病情。

     相得益彰,影像学之光照亮脊柱关节炎诊疗路

     近年来,影像学技术在风湿病学领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除了传统的X线技术之外,CT、超声和磁共振技术也逐渐被应用于风湿病学领域。这些技术在等SpA等风湿疾病的诊断、治疗和评估方面发挥了重大的辅助作用。

     对于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在SpA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董凌莉教授进行了相应解析。在她看来,SpA的诊断和治疗与影像学的进展是相得益彰,彼此促进的。如果临床上仅凭症状进行诊断,可能会出现错误,因此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另外影像学的发展还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尤其是对于AS患者,仅关注骶髂关节而忽略脊柱受累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局限性。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结合影像学和代谢方面的数据将有助于临床更加精准地选择靶向药物,这也是未来风湿免疫学攻克的方向。

     不仅如此,从2009年开始,张卓莉教授就致力于在国内推动影像学技术在风免疾病中的应用。对于影像技术革新推动SpA临床诊断进步这一话题,张教授有着更深的感悟,“影像学技术在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银屑病关节炎患者,超声等影像学技术能够在非常早期发现多部位的病变,而这些病变的发现对于疾病的认识和治疗选择至关重要。对于AS患者,磁共振等影像学技术能够早期发现骶骨、髂骨或骶髂关节部位的骨髓水肿,是判定患者为早期SpA的关键依据。当然,不同影像学技术各有优缺点,X线虽是传统技术,但在评估骨结构改变和脊柱是否发生新骨形成和脊柱融合时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临床中需要使用多种方法,才能更好地管理SpA患者。”

     另外,张卓莉教授还介绍了她与团队所举办的北大医学影像学习班,每年通过举办多次影像学培训,涵盖不同层次和难度的影像学技术,旨在为医生提供学习机会和提高技能水平。此外,张教授还通过影像学技术开展了许多科研工作,以此来解决临床问题,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管理策略。

     实践检验疗效,司库奇尤单抗进入医保为患者带来福音

     2023年1月1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公布2022国家医保目录结果,作为最早在国内获批上市的全人源IL-17A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不仅续约成功,其医保支付的适应证范围也从“NSAIDs充分治疗3个月疾病活动度下降低于50%患者”扩展至“常规治疗疗效欠佳的AS的成年患者”,成功实现了为国内AS患者“减负”,并带来了切实的惠利。在银屑病方面,司库奇尤单抗的医保支付范围也拓宽至6岁及以上儿童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

     对于这一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董凌莉教授表示热烈祝贺,“司库奇尤单抗进入医保后,患者可以享受到更低的药品费用,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同时,这也提高了患者接受这种治疗的临床可及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总之,司库奇尤单抗进入医保是一项重大的进步,对于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保障民众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结

     SpA是一个集合多种疾病的总称,主要以侵犯脊柱、外周关节和关节周围结构为特征。国内调查资料显示,SpA患病率达0.9%左右,估计我国有SpA患者约1000万人,其中80%是青壮年患者[4]。另外,SpA是一种慢性疾病[5],其进程很难预测。只有进行准确诊断并尽早治疗,才能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现在,影像学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早期的SpA病变,还可以用于评估疾病的活动性和进展情况,指导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另外,以司库奇尤单抗为代表的生物制剂的出现,为SpA的长期规范治疗提供了可靠的选择。此次“续约”医保的成功,不仅保障了广大患者的长期治疗,更为风湿免疫科医生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治疗选择。期待未来我国SpA的治疗能再次展开崭新篇章!

     敬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无需下载便可浏览更多风湿前沿资讯???

     参考文献:

     [1]徐卫东.中轴型脊柱关节炎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2019年版)[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13(03):261-266

     [2]潘美娟,徐胜前,潘发明,童辉,王欣荣,纵何香,滕玉竹,程梦明.脊柱关节炎患者各疾病特征的发生率及其对诊断的参考价值[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9(07):441-448.

     [3]赵征,黄烽.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精准诊断策略[J].中华内科杂志,2020,59(07):559-562.

     [4]古洁若.中国脊柱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规范监测和研究展望[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36(01):1-5.

     [5]温义权,蒋雨彤,刘仲宇,黄彩鸿,陈启云,陈洪尚,潘云峰,古洁若.脊柱关节炎患者临床特征及共患病的性别差异[J].中华医学杂志,2019(11):812-817.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点击阅读原文学习临床实践知识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